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潮剧民俗文化

(2020-02-22 02:17:29) 百科
潮剧民俗文化

潮剧民俗文化

潮剧剧目中包含很多方面的民俗文化,其中以节日、祭神最为突出。

端午节是华夏民间传统节日,潮汕端午节更是多姿多彩充满地方特色。在不少潮剧剧目中,剧作者创作的台词活灵活现地描述出了潮汕人过端午节的生动情景。比如:《刘明珠》的“阵阵薰风稻穗香,榴花灿烂接端阳,韩江竞渡无心赏,北望京华举寿觞。”《火烧临江楼》的“终年寒窗苦用功,春去夏来又端阳。水满波平景色好,画舫轻飘西复东。”《白蛇传》的“五月五呀是端阳,龙舟锣鼓闹呀闹喧天,我手端雄黄来喷洒,驱邪辟疫求安康。”《串戏定亲》的“十八梭船廿四洲,人山人海看龙舟。满江旌旗映红日,千把快桨点银涛。才听锣鼓几声响,龙船已过老鸭洲。”《香壶案》的“赛龙金鼓耳边响,好教蕙心蕩徊肠。”《铁面县令》的“端阳佳节赛龙舟,赛龙舟,赛龙舟。锣鼓声声壮中流!壮中流,壮中流。”《陈太爷选婿》的“龙船到,猪母生;鸟仔豆,带上棚。龙湫水,好洗目。”
在潮汕地区,很少有脱离拜祭神明的节日或活动。神,成了潮汕人的精神寄託,潮剧剧目中拜神求佛的台词非常多,比如:《告亲夫》的“正直神明哙,请把慧眼睁开……神应为奴伸冤苦,惩戒那害人贼子盖良才。”
《王魁休妻》的“海神爷啊,你若有灵应显圣,代我惩治负心人。”《陈太爷选婿》的“三求籤”唱段——“佛祖批示是良缘,不负此行上灵山。你听呀,钟鼓为俺来庆贺,你看呀,山花为俺绽笑颜。”
《柴房会》的“太上李老君,托塔李天王,老仙铁拐李,济公金罗汉。” 潮人不但有冤情要求助于神明,遇到难以决断的事也要求助于神明,就是李老三被鬼吓得丧魂落魄,爬在梯桿上的第一个反应也是求神驱鬼。剧作者让李老三求助于与他同为李姓的众仙,唱词诙谐,也凸显出李老三风趣的个性。
正是因为潮剧的剧作者们用“千淘万漉”的精神去发掘、去遴选,才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性、浓郁生活性、率真乡土性的剧本,让潮汕文化在潮剧舞台生旦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中闪闪发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