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

(2020-05-23 06:35:19) 百科
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

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

《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是2005年7月1日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黎玉琴。本书主要讲述了看待自由理念问题的不同介入角度与思维方式。

基本介绍

  • 书名: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
  • 页数:296页
  • 装帧:平装
  • 开本:32

图书信息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7月1日)
ISBN: 7221070563
条形码: 9787221070562
尺寸: 20 x 13.8 x 1.4 cm
重量: 322 g

作者简介

黎玉琴,男,贵州省开阳县人,1963年出生。1984年至2002年先后毕业于西南师範大学、贵州师範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江海学刊》、《广东社会科学》等学术杂誌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要学术方向为社会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自由理念》介绍了: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自由问题的理论关注,儘管存在着重大的差异或者分歧,却未曾使自由问题从人类理论活动的视野中退隐,反而加剧了理论活动对这个问题的高度热衷,即使在极力倡导“预定论”的基督教哲学看来,也只是由于世俗社会中的人的自由而不是相反,才证明了上帝作为万物主宰的至尊地位。正因为自由在人类实际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才致使不同的角度纷纷介入,由于介入的角度存在差异,甚至同样的学科因思维方式不同,自由理念难免大异其趣,以至于人们在涉及这一问题时总要申述对自由做出规定的困难,当代英国政治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在讨论自由问题时就特别指出已有的自由概念多达二百多种。儘管如此,我们认为还是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在近些年来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简要归纳。

目录

导言
一、研究现状概述
二、研究视野与意义追寻
三、本书的基本工作与叙述结构
第一章 自由的理念传统与现实境况
一、传统社会与人的存在方式
1.传统社会及其特徵
2.人的依赖性:传统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
二、传统社会中自由理念的两种源流
1.希腊文明中的自由理念
2.儒家文化中的自由理念
3.两种不同进路的分野
三、自由问题的现代凸现与自觉反思
1.社会转型与走向独立的个人
2.社会转型过程中自由问题凸现的原因分析
3.现代性:反思自由的实质起点
四、困惑之中的现代自由
1.社会运行系统抽象化与人的自由
2.经济活动市场化与人的自由
3.科技理性对人的自由的二重效应
第二章 自由理念与哲学思维範式的转换
一、哲学思维範式中的人与自由理念之进路
1.两种哲学思维範式
2.两种哲学思维範式关于人的理论态度
3.两种哲学思维範式中的自由理念之进路
二、理论哲学思维範式中自由理念的三种典型形态
1.理性主义的自由理念
2.自然法理论的自由理念
3.审美意识的自由理念
三、马克思:实践哲学思维範式之自由理念典範
1.自主劳动是贯穿于马克思自由理念的主题
2.马克思自由理念的二重含义
3.马克思的自由理念是悲观的吗?
第三章 自由理念的一般规定性
一、自主活动是自由理念的核心
1.人类活动的可能状态
2.自主活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3.自主是选择的现实前提
二、个体自由的内在冲突
1.个体自由的内在冲突的表现
2.个体自由的内在冲突之原因分析
3.个体自由内在冲突的可能解决方式
三、现代自由理念的三个层级及其特徵
1.在人与自然之间追求和谐
2.在人与人之间实现共存
3.在个人本身完善个性
第四章 现代自由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现代自由理念的原则概说
二、真理原则
1.真理原则在人类活动中的定位
2.真理原则与“真正的自由”问题
三、共识原则
1.共识原则的现代生活基础
2.共识原则的两种思考进路
3.共识原则及其实践结构
4.共识原则与“公共意志
四、价值原则
1.人类活动的价值导向性
2.价值原则及其与自由之关联
3.价值原则与乌托邦精神
第五章 现代自由理念之可能性
一、理性与自由的可能性
1.理性权威的失落
2.对自由的非理性追求
3.使自由成为可能的交往理性
二、平等与自由的可能性
1.问题的历史渊源
2.平等是如何使自由成为可能的?
3.平等是如何使自由成为不可能的?
三、道德与自由的可能性
1.自由在道德领域中的三种形态
2.追寻美德与自由之实现
第六章 人的自由与社会活力
一、社会活力的缘起及其构成机制
1.缺乏活力的传统社会
2.充满活力的现代社会
3.社会活力的构成机制
二、人的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
1.自由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準备了必要条件
2.自由是现代社会活力的动力机制的核心环节
3.追求自由的完善促使社会活力不断延展和补充
三、丰富自由理念,提升社会活力
1.两种传统对社会活力的消极影响
2.全面的现代自由理念对社会活力的积极作用
3.现实生活世界是提升社会活力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一)主要参考书目
(二)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续后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