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在日本兴起,用来讽刺因“和平常态化”而丧失对国防、安保的兴趣和常识的人们。特别是2003年自卫队出兵伊拉克、2006年朝核试验、2012年 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后,“和平痴呆症”彻底变成了日本人的自嘲用词,与其相关的“一国和平主义”、“墓地和平”等名词不断涌入视野。日本右翼一直非常担忧“日本民众对于日本安全保障的漠不关心、反对拥有核武器的现状”,称这是“和平痴呆症”的典型症状,并说政府有责任让国民儘快摆脱这种“和平痴呆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和平痴呆症
- 外文名:Peace dementia
- 特点:武器出口三原则
- 目的:平稳定路线
形成背景
由于宪法第九条、武器出口三原则等等法律条文的约束,日本无法像其它国家一样大力扩充军备,只能走和平稳定路线。
如果“和平痴呆症”在民主党执政时期还属于民间的小众用语,那自民党重返政权后的渲染“中国威胁”、改组防卫省、设定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推动修改行使集体自卫权宪法解释、增加国防预算等一系列动作,则是让这个词变成了日本的全民危机意识。
拥核论
政府声明
2006年11月14日,日本政府首次就是否应该拥有核武器发表声明,称宪法允许日本拥有自卫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核武器。儘管自朝鲜核试爆后,日本朝野政党高层和政府高官纷纷发表拥核言论,但大多被视为“民间讨论”。这一次儘管声明强调只是“从纯粹的法理角度来看”,并且同时表示坚持“无核三原则”,但日本以政府名义首次公开宣称拥核的合法性,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震惊和极大关注。
拥核论发展
拥核论在日本很早就出现过,但由于日本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核武受害国,日本人普遍有强烈的反核情绪,因此拥核论在日本国内并没多少市场。朝鲜核试爆后,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中川昭一2006年10月15日借题发挥,称有必要讨论日本拥核问题。1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再次公然表达相同观点。他们的言论受到了日本国内舆论的严厉批评,一些在野党甚至提出罢免外相,但被首相安倍晋三拒绝。安倍一方面说,拥有核武器并非日本的选择,日本不会改变“无核三原则”,另一方面又称不能封杀言论的自由。
此后,日本有关拥核的讨论持续升温。以前不太支持讨论拥核问题的《朝日新闻》也开始刊登该报社论主笔若宫启文与法国历史学家托德的访谈录,文章开头就说明:这是一个刺激的议论,虽不意味着鼓励拥核,但希望日本读者用它进行一次“头脑体操”。很多日本右翼军事专家和学者也纷纷从幕后走上前台,大谈日本拥有核武器的好处。
拥核讨论
有观点认为日本激烈讨论拥核问题,有助于使日本民众摆脱“和平痴呆症”。日本右翼一直非常担忧“日本民众对于日本安全保障的漠不关心、反对拥有核武器的现状”,称这是“和平痴呆症”的典型症状,并说政府有责任让国民儘快摆脱这种“和平痴呆症”。日本议员西村真悟在接受日本媒体的专访中,声称“日本目前最大危机就是不把危机当作危机,并自认日本不可能面临危机。战后,日本人只知道赚钱,其他什幺都不管,盲目‘护宪’正好造就了把日本导向死亡的土壤。日本克服‘和平痴呆症’的第一步就是修宪,政府要有勇气改变宪法,让日本自卫队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
一些右翼学者还称,虽然日本政府表示不放弃“无核三原则”,但它又不是宪法,所以不是一成不变的。怎样改呢?首先可以把“无核三原则”变成“无核二原则”,这些学者建议,日本可以不製造、不使用核武器,但应该拥有核武器,比如说服美国把核武器直接运到日本。
有分析认为,在明知不能很快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却公开确认拥有核武器的法理可行性,这一方面是试图加大自己在朝核问题上的筹码,另一方面,其背后也隐含了日本近年来日益强烈的对增强自身武装和增加干预国际事务能力的要求。在日本国内,呼吁抛弃战败国身份,做“正常国家”,放弃“和平宪法”的声音不断提高;对国际社会,面向美国和中国等审视或戒备的目光,日本试图获得更多对其拥有和使用军事力量的认可。
有分析还认为,日本宪法确实没有限制对核武器使用的条款,但此前日本官方从未公开表示日本拥有核武器“合法”。朝鲜核试爆一个多月来,日本国内 一直在为“是否应该讨论日本拥有核武器问题”而争论不休,这次日本政府声明的立场,明显对拥核派有利,从法律解释确认的角度,不但使以前被视为禁区的核问 题讨论在日本彻底解禁,甚至为日本未来开启核武大门打开了一个试探性的小口。
各方关注
拥核论再次浮出水面,也引起了日本舆论的不安。《朝日新闻》评论称,“日本要拥有核武器,必须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武攻击的国家而呼吁世界彻底废弃核武的立场将不复存在,将失去国际社会的信任。”
《西日本新闻》也发表文章批评道:“如果遵守‘无核三原则’不是骗人的话,就不应该再进行有关拥核的讨论。”
《产经新闻》2006年11月15日以《日本有核开发能力?》为题,对日本短期内製造核武器的能力提出质疑。
美国《华盛顿邮报》2006年11月15日刊登了前一天对安倍的专访,安倍表示,他将在6年内推动通过新宪法。修改宪法是为了让日本拥有更强的防卫能力。他希望这会让日本拥有“新精神”,他同时称将坚持“无核三原则”,但是他不能阻止公民自由发表意见。路透社评论认为,安倍是为日本寻求拥有更强大的防卫能力。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採访时表示,日本关于拥核的讨论甚嚣尘上的主要原因是要试探国际舆论,试探美国政策的底线。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还曾说:“日本拥核的讨论好,这样可以让中国担心日本拥有核武器,才能给朝鲜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关词语
战争不安症
在反对派兵伊拉克的声音中,除了有怀疑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外,最多的忧虑还是围绕在担心自卫队没有齐全的防身武器和战斗经验。这些声音,正巧点中了日本保守派政治家的下怀。他们筹备多年推翻和平宪法,允许自卫队携武,成为普通军队的强硬政论,在目前都可说是一跃成为理所当然的政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