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馥泉,原籍福建,台湾着名茶学家。1943年时任福建示範茶厂茶师,在武夷山研究武夷茶的栽培、製作、行销、文化等方面的工作。1943年,福建省农林处农业经济研究室出版的第二号农业经济研究丛刊《武夷茶叶之生产製造及运销》,是林馥泉的茶叶专着之一,为后人研究武夷茶提供了详实的记载。1956年林馥泉着《乌龙茶及包种茶製造学》,对台湾包种茶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林馥泉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福建
- 职业:台湾着名茶学家
1940年,林馥泉在武夷山从事武夷茶研究。由中国茶叶公司和福建省合资兴办“福建示範茶厂”,原崇安茶业改良场併入示範茶厂,示範茶场厂下设福安、福鼎分厂和武夷、星村、政和制茶所。 由张天福任厂长、 庄晚芳任副厂长、吴振铎等任茶师、林馥泉任武夷所主任、王学文任星村所主任、陈椽任政和所主任。 从此武夷山成了福建的茶叶生产、研究基地。
1941年1月张天福与吴心友(星村制茶所主任)林馥泉(企山直属制茶所主任),到天心永乐禅寺访查大红袍。
1942年林馥泉在武夷山调查武夷山中的茶叶品种、名丛、单丛达千种以上,仅慧宛一带就多达830种,列出的“花名”达286个。
1943年正式编着《武夷茶叶之生产製造及运销》,林馥泉先生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写成此书,该书堪称武夷茶的第一部专着。书中详细记述了武夷茶树资源的种类、名称及主要特徵特性等,为后人研究利用武夷茶树资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福建茶人林馥泉去台湾,从事台湾茶叶的复兴,对现代台湾茶叶的发展贡献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