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过山龙(学名:Rhaphidophora hookeri)异名:大岩藤(四川盐边),过山龙(云南西双版纳),大百部还阳、龙咀草(云南保山),为单子叶植物纲 天南星科崖角藤属的植物。
分布在孟加拉、越南、印度东北部、锡金、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西部、贵州南部、四川南部、广东南部、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80米至2,2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谷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介绍
- 拉丁学名:Mussaenda erosa Champ
- 别称:大岩藤,过山龙,大百部还阳、龙咀草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天南星目
- 科:天南星科
- 族:龟背竹族
- 属:崖角藤属
-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西北部、西南部至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南部
形态特徵
攀援藤本。茎圆柱形,粗8-12毫米,节间短,长0.5-1厘米。叶片纸质,不等侧的长圆形,长27.5-45厘米,先端有长1.5-2厘米的渐尖头,宽15-30厘米,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二面无毛,但中肋背面常被柔毛;中肋表面下凹,背面隆起,I级侧脉极多数,背面明显隆起,下部的与中肋成70度锐角,上部的成40度锐角,至边缘向上弧曲,II、III、IV级侧脉依次渐细弱,网脉在背面稍明显。叶柄长12-30厘米;腹面具浅槽,关节以下具鞘,向下扩展,关节长1-2厘米。
花序柄粗短,长3-5厘米,基部有l-2个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的苞片,其长3-6厘米,早落。佛焰苞肉质,外面绿色,内面黄色,长圆状卵形,长5-6厘米,具长1.5厘米的凸尖。肉穗花序无柄,倒卵状、圆柱形或椭圆形,先端钝,下部稍狭,黄色,长4.5-5.5厘米,粗1.5-1.75厘米,果时增长至8.5厘米,粗3.5厘米。子房长约6毫米,顶部不明显的六边形;柱头近无柄,长圆形,纵向,黄色,乾后变棕色;胚珠多数,珠柄细长,基部有微毛,侧膜胎座。
雄蕊花丝长约2毫米,花葯长圆形,比花丝略短或近等长,花序上部的子房基部常有长不及1毫米的假雄蕊4枚。花期3-7月。
分布範围
产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西南部至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部、广东南部,生长于海拔280-2200米,生长于山谷密林中,多攀援于大乔木上。锡金、印度东北部、孟加拉至泰国、越南都有。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茎入药,能镇痛,用于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