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平,男,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澳大利亚坎培拉大学人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瑞士洛桑大学哲学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西和哲学系;现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国际美学协会(IAA)跨国执委;曾任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访问研究员、悉尼大学哲学与历史学院访问教授、希腊奥林匹亚哲学与文化中心荣誉成员、国际普适对话学会(ISUD)副会长。迄今出版中英文着作10余部,主要包括:《<法礼篇>的道德诗学》、《<理想国>的诗学研究》、《旅游美学论要》、《跨文化美学初探》、《流变与会通》、Rediscovery of Sino-Hellenic Ideas (中希思想重估)、Reading the Dao: A Thematic Inquiry (老子道论精义)、Chinese Way of Thinking (中国人的思维)、Spirit of Chinese Poetics(中国诗学精神)、Ethos of Chinese Culture(中国文化精神)、The Classic of the Dao: A New Investigation (老子思想新释) 等,其中Ethos of Chinese Culture被雅典大学教授翻译为现代希腊文正式出版。另发表中英文论文90余篇,翻译理论着作约10 部,主要有《美学理论》、《艺术的真谛》、《艺术哲学新论》、《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与《牛津西方哲学史》首卷《古代哲学》等。
主要学术成果: 专着《<法礼篇>的道德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专着《落日的余晖——重思十九世纪英国诗学与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专着《流变与会通——中西诗乐美学释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专着《古希腊诗学遗韵》,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年。 专着《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专着《美之旅》,南京出版社,2006年。 专着《走向跨文化美学》,中华书局,2002年。 专着《旅游审美活动论》,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繁体字版,台湾地景有限公司,1994年。 专着Reading the Dao(老子道论解读), 英国Continuum国际出版公司,2011年。 专着Chinese Way of Thinking (中国人的思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 专着Spirit of Chinese Poetics (中国诗学精神),外文出版社,2008年。 专着Ethos of Chinese Culture (中国文化精神),外文出版社,2006年。 专着The Classic of the Dao (老子思想新释),外文出版社,1998年。 主要学术译着有《美学理论》(1998年);《艺术的真谛》(2004年);《艺术哲学新论》(1988年);《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1998年);《美学导论》(2005年);《鉴赏的艺术》(2006年)等。 主编全国高校旅游专业教材《旅游美学》(2006年第二版)。 主编《跨世纪的论辩: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主编《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澳大利亚《文学与美学》、希腊《哲学探索》、美国《经济与社会学》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应国外学者之邀,合作撰写《中国当代哲学》、《幸福的再发现》、《神化与逻各斯》、《比较美学探索》、《跨文化美学新论》、《广岛之后的哲学》,《全球化的挑战》、《在全球暴力与和平伦理之间》,《探寻和谐之道》等英文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