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艺,男,博士、教授、博导,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
基本介绍
- 出生日期:1963.08
- 职业:系主任
- 最终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学位:博士
人物简介
杨先艺,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导,着名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专家,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学科带头人,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系系主任,《设计艺术研究》副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会员,中国机械学会工业设计委员会员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委员会理事,超星视频《设计概论》65集主讲专家。
杨先艺教授1989年7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专业,2005年12月获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与科学博士学位,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的设计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杨先艺教授长期从事设计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史论等研究,已出版专着和教材11部,在《艺术百家》、《装饰》、《世界美术》、《文艺争鸣》、《美术观察 》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他撰写的《设计艺术历程》、《艺术设计史》和国家精品课程《设计概论》辅助教材,为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史论研究作出了贡献,其撰写的《中外艺术设计探源》专着在2005年5月获湖北省文化艺术科研成果二等奖。目前杨先艺教授正在主持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伦理思想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国家博士后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湖北理工学院彩虹学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湖南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课题
杨先艺教授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主要有: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节约型社会的造物设计伦理思想研究” ; 2009年文化部社科项目“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2007年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传统造物的和谐文化研究”。
专着及教材
1.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设计艺术历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5
2.国家精品课程《设计概论》辅助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3.《艺术概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4.《艺术设计欣赏》,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5.《西方艺术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6.《中国艺术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7.《艺术设计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8.《中外艺术设计探源》,崇文书局,2002.12
9.《设计史》,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01
10.《艺术概论新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08
11.《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第二作者〕,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08
12.《设计社会学》〔待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
13.《设计管理学》〔待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
14.《设计创意学》〔待出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6
。
主要论文
1.节约型社会设计—评生态都市主义.《装饰》.〔2013) .
2.设计史中视觉图像的政治力量传播.《艺术百家》.〔2013〕.
3.设计企业创造力评估初探.《美术大观》.〔2013〕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艺术百家》.〔2013〕.
5.知识经济时代设计创意的属性与价值研究.《创意与设计》.〔2012〕
6.小谈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之水密舱.《美术大观》.〔2012〕
7.从视觉走向心灵—解析班克西的涂鸦视觉符号.《美术大观》.〔2011〕
8.从期刊文本考察近年来台湾设计学研究的论题动向.《设计艺术研究》.〔2011〕
9.浅谈设计史中的民主观念与伦理思想.《设计艺术研究》.〔2011〕
10.设计艺术伦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文艺争鸣》.〔2010〕.
11.为弱势群体而设计—浅析设计艺术伦理学的新趋势.《美与时代》.〔2009〕
12.浅析设计伦理学的发展趋势.《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2009〕
13.浅析设计伦理的内涵.《美与时代》. 〔2009〕
14.论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徵.《美与时代》.〔2009〕
15.浅谈当代艺术设计中如何创新与继承的问题.《美与时代》.〔2008〕
16.城市的美学思考.《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
17.缘于对马的热爱—劳里德克与黛博拉·巴特菲尔德的对话.《世界美术》.〔2007〕
18.论中国传统造物的和谐意境.《湖北社会科学》.〔2007〕
19.论造物和谐.《湖北师範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0.论美术作品的形式解构.《艺术教育》.〔2007〕
21.论传统造物的和谐思想观.《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07)
22.市场与文化携手引导中国设计教育—谈中国设计教育的前瞻.《艺术教育》.〔2007)
23.论产品设计的个性与差异性.《装饰》.〔2007)
24.论中国传统造物的“器以载道”思想.《理论月刊》.〔2006)
25.论中国传统造物的设计意识.《装饰》.〔2006)
26.论仿生设计之美.《装饰》.〔2005) .
27.论我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理论月刊》.〔2004)
28.《周易》哲学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理论的解析.《江汉论坛》.〔2004)
29.少年画卷——威廉姆森及其绘画.《世界美术》.〔2003)
30.论中国先秦哲学的造物思想.《江汉论坛》.〔2003)
31.惠斯勒:刺人的蝴蝶.《世界美术》.〔2003)
32.顾恺之传神论与魏晋玄学.《美术观察》.〔2003)
33.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特徵.《唐山学院学报》.〔2003)
34.游戏绘画.《世界美术》.〔2003)
35.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特徵.《雕塑》.〔2003)
36.论设计文化.《装饰》.〔2003)
37.Material research of eco-product design.《Eco-materials processing and design X》.〔2009/01).〔EI)
38.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design in product design.《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 》. 〔2009/02).〔EI)
39.Design dad culture innovation.《Proceeding 2009 iee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2009/02).〔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