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诛:稽延被讨伐、被诛戮的期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稽诛
- 拼音:jī zhū
- 注音: ㄐㄧ ㄓㄨ
- 出处:《资治通鉴》
读音
稽诛(稽诛)
释义
稽:《汉典》“稽”字解释(1)“ 停留:~留。~滞”。
诛:《汉典》“诛”字解释(1)“把罪人杀死:害民者~。~灭。~锄。~戮。伏~”。
《韩非子·难四》:“稽罪而不诛,使 渠弥 含憎惧死以徼幸。”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频岁稽诛,实惟劲虏。”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会 淮 右稽诛,上遣丞相即戎以督战。” 宋 曾巩 《请西北择将东南益兵疏》:“至于 廖思 之鼠窃,而能稽诛于时月者,盖由追讨之兵不足。”
示例
卷二百三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陆贽自鹹阳还,上言:“贼泚稽诛,保聚宫苑,势穷援绝,引日偷生。怀光总仗顺之师,乘制胜之气,鼓行芟翦,易若摧枯,而乃寇奔不追,师老不用,诸帅每欲进取,怀光辄沮其谋,据兹事情,殊不可解,陛下意在全护,委曲听从,观其所为,亦未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