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是偶然》是独立学者,诗人,国学起名师灵遁者的散文随笔作品。首发于纵横中文网和散文网。 文章收录在灵遁者个人文集《非线性波动》一书中。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写诗是偶然
- 外文名称:Writing poetry is by chance
- 创作年代:2015年
- 作品出处:非线性波动
- 文学体裁:散文
- 作者:灵遁者
作品正文
写诗是偶然
从我写诗到现在,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其实我算不上诗人。诗人只是一个好听的名头。它也没有给我带来生活的麵包,可是如聂鲁达说的:“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麵包,可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别把你的微笑拿掉。”对于我,也可厚颜说:诗歌就好比抽菸,会上瘾。
可是你如果问我为什幺开始写诗歌。我却只能说是偶然,或者是我懒的缘故。
我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对于诗歌的乐趣,是一次班级内部诗歌朗诵会上。我这个口吃的人,以一首叶挺的《囚歌》,竟然拿了头等奖。奖品是一个大皮子笔记本,我是喜欢的不得了。那时候我初一,那时候我当上了班长,那时候掌声很多。这就是我与诗歌的缘分。
我突然觉得作文写的好,不如诗歌写的好。短短几句,就那幺有力量。可是那种想法,很快就埋没在学习中。
初一的下半学期,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诗歌了。众所周知,写作文会提示:“诗歌除外,体裁不限,字数不得少于八百字。”也就是说从国小,我们几乎没有被要求写过一首诗歌。
我现在才觉得这短短的十几个字,对于诗歌是多幺残忍!对于未来的诗人也是多幺无情。
可是这次,破天荒要求写诗歌了。所以我想来想去。写了一首《海潮》,算是我人生意义上的第一首诗歌。原诗歌就如下面写的。
《海潮》
我成为蒸汽在高空漂泊
一个徘徊又回来了,在一条小溪汇聚着
海潮是我时刻的梦想
我流啊流啊
从小溪流入大溪,再汇入大河
我才知道梦不会轻易实现
我的心在永不停的前进
我深信下一站的下一站就是大海
浅滩、小湾、大山……都不能将我阻挡!
所有美丽的诱惑在梦没有醒时是平淡的
思念大海的痛苦比一路遭受的更痛苦
我流啊!流啊!
多少日,多少月——
好些同伴不相信下一站的下一站是海
我看着,想了很多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我有一个真梦
在梦里我好像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看到气势磅礴的、蔚蓝的大海
她是那幺亲切让我嚮往
她在向我呼喊着
我流啊!流啊!
往往就是这般现实
我误入旱河,梦彻底摧毁了我
一天我梦到大海母亲
她说:在你存在时只要梦在希望就在
等待,等待,等待……
一场特大暴风雨
让我重新奔流,奔流
释放我所有的力量
“看那是海潮!”岸上孩子们叫道
海潮不是一定要在大海吗?
不!不一定是!
我经历了海潮的经历,具备了海潮的具备
我仍在奔流,梦会继续下去——
我成为蒸汽在高空漂泊
一个徘徊又回来了,在一条小溪汇聚着
海潮是我时刻的梦想
我流啊流啊
从小溪流入大溪,再汇入大河
我才知道梦不会轻易实现
我的心在永不停的前进
我深信下一站的下一站就是大海
浅滩、小湾、大山……都不能将我阻挡!
所有美丽的诱惑在梦没有醒时是平淡的
思念大海的痛苦比一路遭受的更痛苦
我流啊!流啊!
多少日,多少月——
好些同伴不相信下一站的下一站是海
我看着,想了很多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我有一个真梦
在梦里我好像听到了海浪的声音
看到气势磅礴的、蔚蓝的大海
她是那幺亲切让我嚮往
她在向我呼喊着
我流啊!流啊!
往往就是这般现实
我误入旱河,梦彻底摧毁了我
一天我梦到大海母亲
她说:在你存在时只要梦在希望就在
等待,等待,等待……
一场特大暴风雨
让我重新奔流,奔流
释放我所有的力量
“看那是海潮!”岸上孩子们叫道
海潮不是一定要在大海吗?
不!不一定是!
我经历了海潮的经历,具备了海潮的具备
我仍在奔流,梦会继续下去——

对的,就是这样的一首诗歌。当时我很满意。而真正让我后来继续写诗歌的原因,首先不是自己,是老师,是外力。当时的老师是一位女老师,姓张。
她的脚有一点问题,听说是先天的,走路一高一低。但是我非常敬重这位老师。毫不夸张的说,她就是我的诗歌启蒙老师。不是说她教给我怎幺写诗歌,怎幺理解诗歌。而是她让我点燃了我自己,不仅仅是诗歌,还有其他的信念。这些全部就在老师的十几个字里。我全部看到了。这个评语,我一直记着。
老师评语是这样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嚮往、追求和为了梦永不放弃的信念。“它”是你吗?对初学者来说,这很不错,希努力。2005年3月21日。张老师”
也只有看着老师评语的时间,我知道我写诗到现在10年了。其实后来,我喜欢上诗歌之后,我读了我2005年,2006年写的好多诗歌。都觉得太垃圾,就都给撕了。
写诗歌,一度停顿了,几乎没有在写。高中又学习诗歌了。写了两首,漂亮的女大学老师给了我肯定。
后来再写作文,我乾脆不愿意写了。其实是赖,其实是有些叛逆。那时候沉迷于读网路小说,为看小说。于是就以写诗歌代替作文。没有想到,女大学老师竟然默许了。儘管后来,女大学老师点名让我停止写诗歌。我还是坚持写。最后换来的评语是:“题材不符,不予评价。”
而那个时候,看到那样的标语。我还跟周围的兄弟们炫耀。呵呵,由此看来,我是个十足的坏学生了。
再后来,写诗歌真的就是习惯了。我从来不写日记。我就把诗歌当日记。我可以看着我的诗歌,想起我是什幺时候写的,当时是什幺情景。
10年了,我不说诗歌怎幺怎幺好,我也不说诗歌是语言的什幺什幺。很多大文豪,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关于诗歌的文章了。
10年里,我的产量并不高。撕了一些,丢了一些,剩下的大概不足150首诗歌。不过我从来,不在乎数量。因为我不是卖字的。
不是因为我不愿意卖。其实在写诗歌的路上,有这幺一件事,在当时算是对我的打击。
我用笔工工整整,抄了自己的10多篇文章,几十首诗歌,邮寄给我网上找到的一个“文化名人。”你们应该想像到结果了,结果是没有结果。我都不知道对方有没有收到我寄出去的文档。
半年后,还没有讯息,我才不再想这个事了。可想而知,对于我来说,这是个打击。最让我经常想的是,我那十多篇当时我认为写的可以的作品,我竟然没有了底稿。现在我很想回头看看,到底是什幺样的文章,让我有勇气去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可以很舒心的笑的。为当时的自己鼓掌,觉得简单可爱极了。
我唯一获得稿费的诗歌作品是《沉思》这首很简单的诗歌。原文是这样的。
《沉思》
此刻
有人在哭
有人在笑
有人在沉默
此刻
有人离去
有人新来
有人在徘徊
此刻
我在沉思——
此刻
有人在哭
有人在笑
有人在沉默
此刻
有人离去
有人新来
有人在徘徊
此刻
我在沉思——
2008年
诗歌发在一个不知名的诗刊上,叫《无花果》。稿费是20元。我把取款单给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高兴极了。可她没有去取这个钱,而是把取款单,留了起来。后来搬了几次家,竟然找不到了。但是我母亲,依然说:“很高兴,这是我儿子给我的第一笔钱。”
这就是我的诗歌之路,是很偶然的。但是别人无法体会的是我内心获得的感受。有时候能看到自己的诗歌,自己感动的不得了。这种“自导自演自乐”是很奇特的。
我也喜欢看别人的诗歌。北岛,顾城,舒婷,普希金最近又看了90后诗人余幼幼的诗歌。我觉得这个90后妹子,比我写的好。
我觉得看别人的诗歌,就是在拥抱别人,甚至是相拥而眠。他的心或者她的生活就能呈现在你面前。当然文章也具有这样的功能。诗歌并不比其他艺术高明或者美丽。我认为一样。只是喜欢什幺是大家的“口味”不同而已。
比如绘画,书法我也非常喜欢。奈何天赋不够,有心用这个来表达一些东西,却无法心领神会。或者心到手到。
“穷书生”,“烂诗人”这些词,我都在书上见过。有心效仿阮籍之类的人。想想还是算了吧。我还是别侮辱“阮籍”这样的辞彙。所以我注定是我现在这样的人。
大家看到了,我的写诗过程,就是这样的。是很偶然的,是因为懒惰,还有一点叛逆。时间一长,才发现“上瘾了。”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告诉大家都去写诗吧。诗歌美的不得了。也不是要告诉大家,别去写诗歌,诗歌的年代已经死了。靠诗歌泡妞,妞会踢死你。靠诗歌装文人,可能会说你装逼。靠诗歌混饭吃,你没有死之前,诗歌已经饿死了。
但是最后我说两点,如果你是打算给你自己写,那幺就去写吧。别人看,那幺好。别人不看,那幺也好。还有一点就是“和一个女人玩一天,那叫嫖娼。和一个女人玩三个月,那叫小三。可是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玩了一辈子,那就是千古爱情。”所以无论是写诗歌也好,学绘画也好,跳舞也好。坚持下去往往就有很牛逼的结果。不要听到有人对你说:“你快别玷污了诗歌这个词!”“就你,你还学跳舞。你先看看你长什幺样!”等等辞彙时候,就胆怯了。就记住两个字:不理!
你不但不理他,还要更加好好的写,好好的唱,好好的跳。把他这样的“绊脚石”变为“垫脚石”就好了。
各位年轻的朋友,这才是诗歌人生,这才叫偶然中有必然。我相信你听懂了。

作者简介
灵遁者,独立学者。原名王银。陕西绥德县人。现居西安。 诗人,国学起名师,面相手相学者,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触摸世界》,《行者乾坤》,《探索生命》,《变化》,《相观天下》,《手诊面诊色诊大全》,《笔有千钧》《非线性波动》等。其作品朴实大胆,富有新意。
作为80后学者,深受广大网民喜爱。 灵遁者本人也爱好广泛,涉猎颇多。其作品多被认为深沉,而带着淡淡的悲伤。语言朴实,却不失哲理启迪,让人读后久久回味其中。
诗歌《蚊子》,《假如我是一道光》,《我的墓志铭》被认为是灵遁者的成名诗作。灵遁者科普《变化》一书,也被广大网友喜欢。
灵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