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粥

(2020-02-15 09:02:33) 百科
中国粥

中国粥

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粥
  • 主要原料:枸杞子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
  • 主要食用功效:补肝滋肾,滋肾明目

中国的粥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南宋着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係,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说在古代,粥的意义和价值主要针对人们的健康,那幺进入现代社会,美食的範畴已大大拓宽,餐饮的概念已日新月异,人们对粥为什幺还那样依恋、那般痴迷?
请看一位作家对喝粥的描述:__我惊奇地注意到碗里的粥,米粒烂开了,成为絮状,粥与水几乎不分。我先尝了一口,奇异更甚。淡淡的清甜,初始感觉不到粥粒的存在,未等下咽,粥突然自己滑了进去,然后就一下子没了。于是连吃几口,果然不一般。我把粥里的配料翻出来看看——只见有猪肝、粉肠、猪肚、猪腰、肉丸、葱花、姜丝__光从表面看是看不出什幺奇怪之处的,当我喝下去的时候,便觉得直透七窍,再细嚼几口,满嘴暗香萦绕……
中国粥
【功效】
益血补肝,滋肾明目。
【用法】
每日一次,常食。
【套用】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视力减退、耳鸣等。

榛子杞子粥

【原料】榛子仁30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
【製法】先将榛子仁捣碎,然后与枸杞子一同加水煎汁,去渣后与粳米一同用文火熬成粥即成。
【功效】养肝益肾,明目丰肌。
【用法】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食。
【套用】适用于体虚、视昏等。

杞子粳米粥

【原料】粳米60克,菟丝子、枸杞子各20克,白糖适量。
【製法】1、将粳米、枸杞子洗净备用;2、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并先加水煎煮,煮滚后取汁去渣备用;3、将枸杞子、粳米加入菟丝子汁中同煮,直至米熟软,再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成。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用法】每日食用1次。
【套用】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两眼昏花。

大米决明子粥

【原料】炒决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
【製法】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黄,取出待冷却后熬汁。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熟后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肝明目、通便。
【用法】每日1次,连服2周。
【套用】对于目赤红肿、怕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症,效果明显。
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维生素的食物。
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蔔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进补也需因人而异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大米有和胃气、和五脏、补脾虚、壮筋骨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还可以煮山药粥、栗子粥、芝麻粥、杏仁粥、核桃枸杞粥。
也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用以调整脾胃功能。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五味子、黄芪、白朮或者党参膏、参花膏等益气药物;食品有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蔔、牛肉、兔肉等。
那些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