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灵隐寺(福建宁化灵隐寺)

(2020-08-03 07:45:12) 百科
灵隐寺(福建宁化灵隐寺)

灵隐寺(福建宁化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是宁化县湖村镇最早的一座禅寺,坐落在岩顶山间的一块宽敞平地上,燕僧庆善禅师云游与此,观其山清水秀,堪为寺院圣地,乐而筹资兴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灵隐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宁化县湖村镇以南五华里 岩顶山间
  • 着名景点:群山石林
    佛隐洞天
    洞壁题诗
    樽乳泉
    “西园书斋”遗址
    屯兵寨
    禅祖茅居遗址
  • 所属国家:中国

寺庙概述

灵隐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是湖村最早的一座禅寺,坐落在岩顶山间的一块宽敞平地上,燕僧庆善禅师云游与此,观其山清水秀,堪为寺院圣地,乐而筹资兴建。
禅寺山脚,还有一好去处——水晶洞。灵隐洞洞壁上留下的明代诗文和由7个漏斗组成的岩溶漏斗群,堪称奇观。当前,整个灵隐寺风景区已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所规划的八个景区之一。
灵隐寺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周山景物、大小溶洞均十分优美,主要分布景点有:群山石林、佛隐洞天、洞壁题诗、“樽乳泉”、“西园书斋”遗址、屯兵寨和禅祖茅居遗址等。

寺名演变

灵隐寺,坐落在湖村以南五华里岩顶山间。据史料记载,曾用名有:佛隐山、佛隐岩、岩顶禅室等。相传南宋乾道二年(1166),浙江杭州惟一禅师,授经访友于此,闲暇与诸僧游览此山,视其景酷似杭州灵隐,因而更名灵隐寺,沿用至今。

历史进程

该寺始建于宋治平年间(1064——1067),传说有燕僧名庆善,当年云游至此,观其山峦重叠、山青水秀,堪为建寺圣地,遂结茅而居。随后在洞内构筑佛殿,塑樽设坛传诵佛经,庆善师徒不辞劳苦历时3 年筹建,于治平四年(1067)落成。正殿飞檐雕栋,十分壮观,用紫檀雕塑三宝佛。殿前是弥勒大佛,左右侧殿分祀观音和文殊菩萨,曲廊分布其中,厢房禅室两直排开,膳厅可容二百多人进斋。鼎盛期住僧80 多人,田产上百担。
顺治庚寅(1650)和鹹丰戊午(1858),流寇充斥,在此筑寨为营,僧尼涂炭,屡造溃贼劫掠,寺破僧迁,从此灵隐寺逐年衰落。至民国后期,寺院荒芜。
1985 年秋,在陈姓村民的积极倡议下,四乡信众出钱出力,灵隐寺得以重建,经历届住持多年努力,靠民间布施,配套逐步完善,亭台楼阁、度假山庄接幢而起,一条从湖村直达该寺的环山公路已于2001 年开通。

当前现状

灵隐寺现住僧尼、居士8人。86年经县佛教协会登记,同时经市委批准列入宗教活动开放场所。2002 年6 月,灵隐寺风景区列入市招商开发项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