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堕泪岘山

(2020-05-06 03:34:41) 百科
堕泪岘山

堕泪岘山

堕泪岘山,成语,典出《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羊祜镇守襄阳时,勤于治世,大兴学校,关心百姓疾苦,后人在他常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庙建碑,人见者无不落泪。后遂用“堕泪岘山、堕泪碑、堕泪碣”等称扬卓着的政绩,表示怀念之情或泛写伤心落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堕泪岘山
  • 拼音:duò lèi xiàn shān
  • 解释:表示怀念之情或泛写伤心落泪。
  • 同义词:岘山泪

详细释义

典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0~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所着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典源译文

羊祜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湮没无闻啊!”……羊祜所写的文章及所着《老子传》都流行于世。襄阳百姓在岘山羊祜生前游息的地方建庙立碑,每年按时祭奠。看到此碑的人无不流泪,杜预因而把此碑叫“堕泪碑”,荆州人迴避羊祜的名字,房屋的门户只称门,把户曹改为辞曹。

释义

羊祜镇守襄阳时,勤于治世,大兴学校,关心百姓疾苦,后人在他常游憩的岘山上为他立庙建碑,人见者无不落泪。后遂用“堕泪岘山、堕泪碑、堕泪碣”等称扬卓着的政绩,表示怀念之情或泛写伤心落泪。

同源典故

堕泪岘山 堕泪碑 堕泪碣 堕泪万家 岘亭 岘山泪 岘首 望岘沾裳 泪碑 登岘 登临泪 羊公碑 羊公碣

运用示例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唐 李涉《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唐 李商隐《泪》诗:“ 湘江竹上痕无限, 岘首碑前洒几多。”
明 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 铜鞮陌上穿花出, 岘首碑前枕石眠。”

人物简介

羊祜,字叔子。公元 221年(魏黄初二年)出生于今新泰市羊流。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父亲羊 为上党太守。12岁父丧由叔父羊耽抚养,成年后娶魏国大将夏侯霸之女为妻。羊祜历任曹魏中书侍郎、给事中、黄门郎、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等职。西晋建立后,升任尚书左僕射、卫将军。公元269年(泰始五年)都督荆州,镇守襄阳,历时十年,功勋卓着。当时襄阳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连年征战,百姓深受其苦。羊祜到任后,减轻田赋,安定人心,接着分半数军队垦田800余顷。羊祜在军事上深谋远虑,时刻不忘以平定东吴、统一全国为己任。他精心谋划,在做好灭吴準备之后,回洛阳晋见武帝,请求伐吴,不久病重而卒,时年58岁。羊祜死后,举国哀伤。晋武帝按羊祜计画派兵伐吴,不到四个月即灭吴国完成统一大业。他虽居官显要,但生前被服率素,死后家无遗产。他经常向晋武帝推荐有德才的人才担任要职而不让被提拔的人知道,他几次辞谢晋武帝封给他的功爵勛位。公元277年(晋鹹宁三年),晋武帝诏合泰山郡之南城、南武阳、牟(今莱芜)、梁父、平阳(今新泰)五县为南城郡(郡治未详),封羊祜为南城侯,羊祜推让多年,武帝不得已而允许,南城郡遂废除。
羊祜羊祜
莱芜城南羊庄村及城北羊里镇与羊丘山,世传为羊祜居地。明代莱芜知县陈甘雨《叙莱芜县誌》载:“余试政都省,乃冬奉莱芜檄,入其境,望羊祜之巅(羊丘山),吊史云(汉代莱芜长范丹)之祠……废存悲仰,怆然一时”。清人牟愿相《莱邑山水杂记》称:“(羊丘)山下有羊里庄,晋羊叔子隐焉”,他还在《羊里》一诗中吟道:“襄阳太守古通儒,带缓裘轻意绝殊,到处人争羊祜里,泰安新泰又莱芜”。晋书《羊祜传》载:“祜年十二,尝游汶水之滨”。今羊里村西北 250米处仍有“羊祜大寨”遗址,证明羊祜曾经在莱芜境内生活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