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论人类学,亦称“现象学人类学”。德国舍勒关于通过对生命物的等级图式的描述来规定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的理论。为克服关于人的自然科学的概念和人的本质的概念之间的矛盾而提出。其对象包括一切高于无机然的真实存在者。其前提是,生命的领域和心灵的领域是同时发生的,每一个享有较高级本质形式的生物本身同时也包含有较低级本质形式的原理。
认为生命物的本质形式可分五个等级。第一级本质形式是植物的无意识的感情冲动。它是本能冲动与感情的末分化的统一,其中没有任何感觉与表象,仅有单纯的趋向和避开的运行,一种无对象的喜悦和无对象的痛苦。第二级本质形式是本能。它是一种客观上,有意义的行为,对于生命载体来说是合乎目的的行为,第三级本质形式是联合的记忆。它是一种缓慢而持续地、越来越有意义地对行为的塑造。它使无意识的本能过程机械化,并使这一过程具有脱离感官的较大的组合可能性。反覆的本能冲动及其结果和生命中枢的应答结合起来,使一个生物有可能适应它一再陷入的、对其种和属来说不具有典型性质。而对于个体来说,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状况。第四级本质形式是实际的智慧型,它在本能的形式上直接发展起来,它把本能的固定性改变为比较活动的、特别地联繫起来的形式,因而能够面对完全新的状况採取一种新的、不依赖于尝试次数的,为意义的行为。类人猿就具有这样的行为。第五级本质形式是精神。它是人的生命本质的标誌。精神从有机的东西的压力下解放出来,冲破狭隘环境的外壳,摆脱环境的束缚,使世界开放出来,使各种事物能够在不依赖于观察者本能状态的本质存在和现实存在中被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