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

(2020-02-28 22:20:32) 百科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

《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内容简介:草木,不管大小,都是自然的奇蹟。自然的奇蹟,不仅由苍天大树召唤,它也在不起眼的小草上在吟唱着。《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作者从小熟悉山野田间的花草树木,对中国古典诗辞文赋有痴迷之情,渐长后出游深圳、北京,在古典诗词中感受万物鲜活灵动,在美、性灵与感动中融聚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神游天地的想像,寄放现实之外的人生。作者喜欢在网路中铺展写不尽的文字,喜欢沿着心灵刻画的轨迹到山川大地上漫游。

基本介绍

  • 书名: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
  •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页数:157页
  • 开本:16
  • 品牌: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深圳一石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60536019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情怀:草木笔记》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深圳一石,本名韩育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甘肃小城秦安,从小熟悉山野田间的花草树木。曾为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主。读书随笔《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诗经)里的植物》在天涯首页被推荐阅读,成书出版之后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媒体推荐

草木,不管大小,都是自然的奇蹟。自然的奇蹟,不仅由苍天大树召唤,它也在不起眼的小草上在吟唱着。了解一个事物,不仅要懂得向上看,看高贵、勇气、尊严和智慧的光辉,更要知道向下看,看到叹息、呻吟、抽泣和无奈中存在的真相。
——【前苏联】帕乌斯妥耶夫斯基
鹰、雕、鸢、鹫、鹞、隼、魈,我在一棵卑微的植物身上,看到这些猛禽的影子。
——《日记植物笔记》
美多幺神秘,它在众人关注的地方绽放时,那片地方就会滋生出骄傲;它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现出身影,人们就说,喔,不对,这不是它,这只是它的谎言。美是无处不在的,你觉得它在你的脚边戏耍时,它已经攀上了你的膝头,你以为它要在你膝盖上小憩时,它又跑到了你的肩上,当你的手伸向肩头时,它却跳上你的眉梢,跑入你视野扩展开来的迷茫和安静里,它正在你视觉的高速路上追逐着光阴遗失下来的几柄飞剑了。
——鲍桑奎《美学史》

图书目录

皇后瓦松
浆水面——苦苣
葡萄史和葡萄舞
小仙女的舞蹈——麦瓶草
寻找走出喇叭花迷宫的路径
伊斯坦堡的“呼愁”和抱石莲的生长
胡杨——写给一个老人
蘑菇王
灰灰菜和它的家族
石松小史
榕树美学
柽柳塬和红柳海
柳无言
我的足迹——翠云草的分布界面
井栏边草
萝蔔歌
院子里的忍冬藤和金银花
毒物和媚惑者——曼陀罗
裏白——李白
法布尔胡桃木小木桌
飞燕地丁
恶人牛蒡
北京孔庙的地肤和家中院子里的扫帚菜
洋槐花跑过四季
远志
母亲讲的一个半真半假的神话:三色堇
鹅绒藤三则
时间渡轮上的向日葵
马莲
敦煌河西菊
金芦苇
上帝的圣品——马铃薯
玫瑰传奇

序言

写《诗经里的植物》是在偶然情形下开始的,写《西北草木记》同样如此。
在家的时候,一天早晨,陪父母到黄土高原连绵丘陵的小路上散步。说是散步,其实是母亲要为投浆水到山上挖一些苦苣,照例母亲会拉上父亲,临出门时,母亲对我说:“育,你不是要照照片嘛,山上花花草草都开起来了。”
山路上,两个头髮花白的老人和一个梦游般的儿子。这种情形在我心里投下阴影,从中我感觉到某种幸福和忧伤。在西北旷远寂寥的野地中间,父母儿子的身影被一片“春风吹又生”的草木世界所牵引。在亦步亦趋的田间地埂中间,父母为遇到的感觉喜悦的春草弯腰,为一朵朵像蝴蝶一样漫布山野的细碎野花把心灵惊醒。因为有一个会写作的对草木有着兴趣的儿子,两个老人对一辈子相依而生的或陌生或熟悉到已经熟视无睹的草木世界也起了一种好奇之心。当我俯下身子,爬在枯枝嫩草的坡地上,把镜头贴着一棵棵草木世界里沉默不言的微小生命的时候,父母就会在我身后铺满阳光的坡地上有些欢喜有些困惑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和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植物进行他们无法知晓的灵魂之间的神秘对话。
“父母感觉到而没有表达出来的,作为儿子的我,要把深藏在他们内心的这些迷雾用我的文字清晰的表达出来。”
那天回到家里,整理电脑里拍摄于山野上的图片,看到父母站在铺满金黄油菜花的野地里欢喜地笑,脑海里突然间有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想法,心里就像是有无形的手在牵引一样,我敲下了《西北草木记》这样一个题目,并且想把关于父母生活了一辈子的一片土地一个院落里植物世界的欢欢喜喜写下来。
之后开始断断续续写,仿佛这是一个长久的没有终点的主题,我用一颗感念的心捕获它,然后开始用一种闲散的心来书写,这成了我写作当中心灵感觉愉悦的习惯。
当我决定离开南方的城市,到北京来进入自己想像的天空时,这样的决定最初仅仅只是概念上的,也就是说我需要一个有浓郁文化特徵的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我既能够进行工作,也能够开始生活,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从容的写作。
北京给了我多少压力,这个还需要时间去验证,我只是儘可能的让自己努力,努力顶开坚硬的地表,努力顶开压住自己身心的巨石。所有的努力都可以说是愉悦的,因为它的动力完全来自内在。有几次,在梦中和某段惊艳的文字或者某个不可能相遇的人物亲切地相拥在一起,这份喜悦让梦中人笑出声来。在离开校园之后,在我备感压抑的十年左右的生活里,这是多幺少有的事。从这样的梦里醒来,坐在床上,我的心里充满诧异,因为苦苦思索而难以得到的标题或者文字的节奏,竟然在梦里由一个让我感觉美好的人儿好像在做游戏一样大声向我宣读出来。我苦苦寻找的,不再是迷雾,它们就耸立在远方。有几个夜晚,当我醒来的时候,像个孩子似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分不清楚这泪是欢喜还是忧愁,我只感觉到了一种饱含生命力的平静,这平静布满斑痕,这平静随时都会坠落,但这平静却又準确的平稳的如箭一样穿透了我心灵的幕障。
于是,在北京,我开始了把国家图书馆当成自己书房的日子。在这个时候,《西北草木记》开始如锥处囊中一般在我心里凸现。要把这本书献给父母的心愿在心里涌现,这样的想法让我仰望夜晚的星辰,感觉那个时刻的世界都在向我倾斜过来,青玉一样的天空上,星星萦绕在我的视野里。我能把握这片星空吗?孤独的痛苦远离了我,每天晚上回家的脚步里充满了弹性。开始写作的过程,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几乎都如同一种呢喃和絮语,有时候甚至是一种狂想。再没有比这样的感觉更容易让写作中的人忘记这个喧譁的世界了。忘记一个世界,然后开始进入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个“一片土地,一个院落”的世界,这不正是长久以来我梦想中的世界吗?在平静中,在安然文字的草原上,在国家图书馆安静的书桌上,我孕育了《西北草木记》,然后,按照某种内心的节奏,我要把它生出来。
完成初稿的片刻,看着窗外被太阳光照成银白色的世界突如其来的涌入我的双眼,仿佛刚刚从一场旷持日久的梦境中醒来,每一天里终于可以不再有草木的主题在我心灵的山冈上呼唤我走入异域。重新浏览眼前的文字,它们已经完成,这让我觉得自己多幺幸福。父母会喜欢吗?这个我无从知晓。父母对儿子们的期待永远都不在文字里财富里,他们唯一的期待就是自己的儿子能够在生活里平安幸福。
生活是忧伤的。其中充满了未知和奇蹟。
我们没有,也不应该停下寻找的努力。
但在前行的路上,当我回望身后生命给我铺垫的根基,看到苍灰褐绿的色彩之中掩映着的几间瓦屋,看到白髮苍苍的父母,心里有愧疚,也有温暖。
当我们没有办法回报父母以荣耀时,我们回报父母以一颗心。这是现在的我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为此,我竭尽全力,同时也用这颗心安慰了自己。
书稿的出版充满了起伏和波折,和每个孩子出生时经历的和种种力量进行角逐和平衡的过程没有两样。但它最终得以出版,总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这本书的图片,部分由衷心支持着我的朋友们提供,他们是王今满、王宏和刘彦,感谢你们。部分图片来自网路,在浩如烟海的网路中,如何和这些图片的作者最终相遇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在此真诚的向他们表示感谢。最后要感谢蔡庆华女士,没有她就没有这本书的出版,她和出版社的同人字斟句酌的阅读了所有文稿,并提出了中肯细緻的修改意见,这种态度令人感动。在蔡庆华女士休假的时候,她的同事周冀女士为这本书的编辑也付出了辛劳,我也感谢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