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选择性动脉造影
- 目的: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
- 适应证:临床怀疑冠心病者,为明确诊断
- 特点:选择性
适应证
1.临床怀疑冠心病者,为明确诊断。
2.临床诊断冠心病者,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治疗方式(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或药物治疗)。
3.急性心肌梗死,须急诊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者。
4.血管重建术后疗效随访。
5.心脏外科手术前,了解冠状动脉情况。
6.特殊职业者。
禁忌证
1.除了精神正常、有行为和责任能力的患者拒绝该项检查及拒绝签署知情同
意书外,无绝对禁总证。
2.相对禁忌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急性左心衰竭;
(2)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
(3)未控制的严重电解质紊乱或洋地黄中毒;
(4)未控制的高血压;
(5)急性脑卒中;
(6)并发感染性疾病或其他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
(7)急性心肌炎;
(8)主动脉瓣心内膜炎;
(9)活动性出血或严重出血倾向;
(10)正在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者;
(11)急性心肌梗死无上述适应证者;
(12)严重碘造影剂过敏;
(13)严重肾功能衰竭和(或)无尿,除非已準备透析治疗清除造影剂和体内过
多的液体,否则不宜进行造影。
操作程式
1.术前準备
(1)向患者说明术中需与医生配合的事项,向家属解释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签署手术同意书。
(2)药物:消毒用碘伏,1%利多卡因,肝素盐水,造影剂及抢救药品。
(3)动脉穿刺针和扩张器鞘管套装,左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和右冠状动脉造影导
管,常用Judkins、Amplatz型导管及共用型导管等,指引导丝。
(4)三联三通板,压力套装,注射器。
(5)心电监护仪,除颤器,临时起搏系统,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设备。
2.手术方法
(1)血管入路:可採用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等入路。
(2)Seldinger法经皮穿刺动脉并置入动脉鞘管,酌情给予肝素2000~3000
U,高凝状态或操作时闯延长(超过lh),可追加肝素。经常抽吸动脉鞘侧管,观察
有无血栓阻塞。
(3)在X线透视下和导引钢丝引导下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中部,不要过深,以
免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进入冠状动脉。导管到位后取出导丝,排除空气,连线三联三
通,观察压力曲线,确认压力曲线显示良好。
(4)通常先行左冠状动脉造影,一般取正位或左前斜位,将左冠造影导管沿主
动脉壁向下滑行至左冠窦内,多数情况下导管前端会自动跳进左主干内。这时应
先确认压力曲线无异常变化,再注射少量造影剂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合适(避免过
深或导管尖端过度顶壁)。若未进入左冠脉,可轻微旋转配合提送导管使之进入。
确认导管位置合适后,转动C形臂,以多种体位造影观察左冠状动脉。常用体位
包括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后前位及头位、足位成角投照。
(5)右冠状动脉造影通常取左前斜位。将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沿主动脉壁向
下送至右冠状窦内,顺钟向旋转导管,观察压力及导管跳动,结合注射造影剂以判
断导管是否进入右冠状动脉匿。确认导管位置合适后,转动C形臂,以多种体位
造影观察右冠脉。常用体位包括左前斜位及右前斜位。
(6)检查结束后,拔出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通常需要压迫15~25min,加
压包扎。可酌情使用血管闭合装置。
(7)经桡动脉行左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选择Juakins左(JL)或Amplatz左型导
管(AL)。AL比较容易操纵,可以在导丝的引导下进入左冠窦内,边逆钟向转动
导管,边推送导管,使之接近左冠状动脉口,然后顺时针扭动导管,一般情况下导管
会自动跳入左冠状动脉口。如果过深,可以再逆时针转动使导管头从左主干内后
退。右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选用多用途导管,Judkins右(AR)或AL导管。AL导管
也可以在做完左冠状动脉后转过来做右冠状动脉,一根导管做两个冠状动脉,不用
交换导管。近年来专门设计的左右冠状动脉共用型导管,也广泛套用,用一根导管
完成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3.术后处理
(1)对局部压迫止血的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10--—24h,沙袋压迫6h。24h
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生命体徵、心电图、穿刺部位及末梢循环状况。
(2)鼓励患者饮水或予以静脉补液,促进造影剂排泄。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4.併发症及处理
(1)心律失常:常见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等,与冠状动脉内注
射造影剂有关,多为一过性,可嘱患者咳嗽,以加快心律恢复。少数缓慢性心律失
常患者须用阿托品,甚至起搏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
动,多与导管嵌顿冠状动脉有关。应儘快调整导管位置或撤出导管,经上述处理不
能终止的严重心律失常应使用药物或立即电复律治疗除颤。
(2)急性肺水肿或心力衰竭加重:应终止检查并立即抢救。
(3)猝死:猝死通常与左主干急性闭塞有关,应儘量避免导管操作嵌入或损伤
左主干,一旦发生,应在心肺复甦的同时进行紧急血管重建治疗。
(4)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血栓或斑块脱落入冠状动脉或导管损伤冠
脉,阻塞较大的冠状动脉或分支所致。也可发生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根
据阻塞的血管不同及临床表现,考虑保守或紧急皿管重建治疗。
(5)栓塞:包括空气栓塞、血栓栓塞或斑块脱落栓塞等。根据栓塞的程度和部
位不同,其后果有差异,最严重的栓塞是脑动脉栓塞和冠状动脉栓塞。为预防其发
生,应注意将导管内及三联三通和接头处的气泡全部排尽;操作应儘量轻柔,严格
按照规範,对于高危患者应充分抗凝。一旦发生,可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处理。
(6)冠状动脉夹层,较易发生在右冠状动脉。
(7)冠状动脉痉挛。
(8)导管打结及导管、导丝断裂:避免过度转动和推送导管,为预防导管打结应
在X光透视下推送导管。导管、导丝断裂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採取相应措施,尽
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害。
(9)心肌穿孔:应立即终止手术。有心脏压塞时,进行心包穿刺抽液或心包引
流,密切观察血压及心影变化。若破损较大、出血不止,应紧急外科手术修补。
(10)与造影剂有关的併发症如过敏反应、心力衰竭及造影剂肾病:儘量使用非
离子型造影剂,并儘量减少造影剂用量。发生造影剂过敏者给予苯海拉明,对严重
过敏反应者还应使用肾上腺素、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氢
化可的松治疗,必要时给予呼吸循环支持。对于过敏高危患者术前给予抗过敏药
物(糖皮质激素、苯海拉明等),肾功能不全者酌情补液,对肺水肿和肾功能衰竭者
可给予利尿剂。
(11)与血管穿刺有关的併发症:出血、血肿、感染和血栓。应熟悉穿刺局部的解
剖结构,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儘量避免穿刺时的血管损伤,同时注意穿刺部位的消
毒和无菌技术操作。
结果判断
1.结果判断
(1)通常认为主要冠状动脉及其大分支管腔直径狭窄≥50%将影响血流储备,
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LAD、LCX和RCA病变狭窄≥70%、左主干病变狭窄≥
50%被归为严重病变。
(2)根据病变的狭窄程度、部位、长度、成角、偏心、钙化、溃疡、血栓、扩张性病
变或动脉瘤、分支受累以及病变近段血管弯曲度确定病变类型。
(3)根据病变的数量和分布确定CAD严重的程度。
临床意义
①确定诊断;②指导治疗;③评价疗效。
注意事项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风险相对较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术前準备,规範
操作过程,做好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