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拼音:gē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商代金文。“庚”字的本义未见于文献,颇有争议。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经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古人将乾支与五行、五方、五味及五常等相配,故“庚”又被赋予“金”、“义”等含义。农曆夏至三庚数伏,所以“庚”又成为“伏天”的代称。此外“庚”还有道路、道理、年龄、更替、偿还等义,疑均为假借义。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庚
- 拼音:gēng
- 注音:ㄍㄥ
- 笔画数:3+5
- 部首:广
- 五笔:YVWI(86);OVWI(98)
- 统一码:5E9A
- 仓颉:ILO
- 郑码:TGXO
- 四角码:00287
- 字级:一级(1219)
- 平水韵:下平声·八庚
- 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