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的雷射特殊治疗是一种治疗眼科疾病的小手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眼科疾病的雷射特殊治疗
操作名称
眼科疾病的雷射特殊治疗
适应症
1.雷射眼底组织凝固术治疗眼底病视网膜裂孔及劈裂症、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瘤、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分支及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
2.雷射虹膜切除术治疗 ①光通路障碍性眼病:角膜白斑、瞳孑L膜闭、瞳孔位移。②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或临床前期、急性或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继发性青光眼虹膜膨隆、虹膜不完全切除、无晶体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3.雷射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 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外伤性房角后退性青光眼、色素性青光眼、无晶体青光眼、前房内无玻璃体、人工晶体开角型青光眼、不能耐受常规手术的青光眼。
4.雷射晶体囊膜切开术治疗 白内障囊外摘出后、人工晶体植入后后囊膜混浊,外伤性白内障部分吸收后膜性内障,配合外伤性白内障或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治疗等。
5.雷射屈尤性角膜切除术治疗近视眼 对于-5.0D或更低度数的近视矫正效果更好。
6.雷射凝固术治疗角膜和结膜病变角膜新生血管,结膜新生血管、血管瘤和色素症等。
方法及内容
1.雷射眼底组织凝固术
(1)术前检查:①视网膜脱离有裂孔者,应检查裂孔位置、形态、数目及附近网膜情况。黄斑部裂孔要查远、近视力(必要时查屈光)、黄斑注视功能,裂隙灯下裂孔背景的色调和光学切线的错位情况。②视网膜血管病变及其引起的改变,应详细描述并绘图表示,宜在眼底血管萤光造影显示下进行。手术前后做眼底照相记录。
(2)用5%-10%新福林及2%后马托品充分散瞳,1%丁卡因行表面麻醉,放置接触镜。
(3)雷射操作:①常用氩离子雷射器和氪离子雷射器。②按操作规程开机后检测输出功率或能量。③根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调整所需的功率、曝光时间和光斑大小。④看清需照射部位,瞄準触发照射。
(4)视网膜裂孔治疗方法:①一般开始用较低能量。光凝对网膜的反应,以达到Ⅱ级为宜。②黄斑裂孔:雷射束紧挨裂孔外缘作一周单排较密的光凝固点。③周边部裂孔:雷射束对準裂孔的外围作2-3排光凝斑,如裂孔周围网膜下积液的範围不超过1个PD者,可作2-3排凝固点包围,内排在裂孔边缘,外排在积液外周,术前服活血利水中药,术后用扩张血管药。
(5)眼底血管异常治疗方法:①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瘤:直接凝固瘤体,以出现灰白或黄白色凝固斑为佳,病变範围大者应分次治疗,间隔期以1-3周为宜。②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对有新生血管、灰白缺氧、无灌区或萤光渗漏的视网膜区作象限性散在光凝固。对伸展到玻璃体内的增殖血管,凝固血管根部,并作全网膜光凝固。
(6)注意事项:治疗时,术者在触发照射的瞬间应紧闭双眼,以防雷射损坏眼睛。
2.雷射虹膜切除术
(1)术前检查:①青光眼患者测眼压和前房深度,检查虹膜有无色素、脱水或新生血管。②虹膜病变检查瞳孔形状、虹膜粘连範围、有无新生血管、房水闪光、沉着物及脱落色素。
(2)患者準备:①向患者讲解治疗和配合要点。②治疗前1h用2%匹洛卡品缩瞳,每15min 1次。
(3)雷射操作:①常用红宝石雷射器,氩离子雷射器,染料雷射器和调Q开关Nd:YAG雷射器。②根据患者的虹膜色泽、厚薄和角膜的透明度等情况决定所用雷射能量参数,常用量为1-3J。③雷射照射部位选择在儘可能看到的周边部虹膜,採用适当照射角度以保证聚焦在所要照射的虹膜面上。④如1次未达透切时,可待虹膜前房反应完全消失后再行第二次透切,作第2次透切时套用较低能量。手术前后患眼滴皮质激素及阿托品以控制炎症反应。⑤对瞳孔膜闭进行粘连部位分离时,可在瞳孔缘的侧方及下方几个时钟方位点依次照射,剥开纤维膜,露出清亮区。
(4)注意事项:术者于触发照射瞬间应闭双目防护。
併发症
角膜点状混浊,前房色素颗粒、组织碎屑、虹膜出血等多可自行吸收。前房色素性混浊需口服消炎痛和皮质激素点眼。暂时性眼压升高可服消炎痛、皮质激素及降压药治疗。视网膜出血应按常规止血法处理或用雷射照射凝血块,以促进吸收。
雷射光凝固视网膜反应分级
Ⅰ级:出现不太清楚的淡灰色凝固斑点。
Ⅱ级: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乳白色凝固斑。
Ⅲ级:光凝斑比Ⅱ级大,中央伴有小出血点。
Ⅳ级:脉络膜血管破裂,出血较多并流入玻璃体,且有渗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