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utnik:苏联发射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号".这颗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由苏联的R7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基地发射升空.Sputnik由苏联航天工业之父Korolov提议并主持建造,卫星重83Kg,绕地球一圈约98分钟.Sputnik的发射成功在政治,军事,技术,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也标誌着人类航天时代了来临,也直接导致了美国和苏联的航天技术竞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斯普特尼克
- 外文名:Sputnik
- 解释:前苏联发射的卫星名
- 类别:卫星
概述
Sputnik又为一种噬病毒体。目前已发现的噬病毒体共有3种为:Virophage,Sputnik和Mavirus。
历史
斯普特尼克计画可缘溯至1954年5月27日,当时苏联的火箭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向日后担任苏联国防部部长的乌斯季诺夫提出要发展人造卫星计画,稍后乌斯季诺夫向他的上级米海.吉洪腊沃夫报告,并由之向苏联最高苏维埃反映,获得重视。 吉洪腊沃夫强调,发展绕地球之人造卫星,是掌握无地域限制全球快速通讯之唯一途径,亦是令火箭技术得以更进一步的必经之路。 迄至1955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通过白宫新闻秘书发布美国将于1957年;即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仅一星期后,在当年8月8日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马上同意科罗廖夫有关开始苏联人造卫星计画的建议, 于8月30日,当时主导R-7火箭研製工作的国家委员会委员Vasily Ryabikov,召开了有关人造卫星计画的第一次会议,会上除听取了科罗廖夫关于发射往月球飞船的轨道数据汇报外,亦决定了以三节捆绑式R-7火箭发射斯普特尼克一号。由于恐防美国会先于苏联发射人造卫星,OKB-1提出第一颗卫星不应迟于1957年7月国际地球观测年开始前发射,更精确来说应是当年的4或5月,由于时间已所剩无几,因此设计被大幅简化:简单、轻型(仅100公斤)、易于操作并只携带一台简陋的无线电传送器。1957年2月15日,苏联部长会议準许了这一简化方案,并为此计画立下“PS”代号,以观测地球轨迹及接受人造卫星讯号为目标。计画希望于R-7火箭发射成功后一或两次后,以R-7将计画中的“PS-1”和“PS-2”发射(即后来的斯普特尼克一号及二号)。
Sputnik-2
斯普特尼克2号,前苏联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其上搭载了一只名叫Laika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