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橿(学名:Lindera reflexa Hemsl.)是樟科、山胡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棕褐色,幼枝条光滑黄绿色,冬芽长角锥状,芽鳞红色。叶互生,纸质,上面绿色,下面带绿苍白色,羽状脉,伞形花序着生于叶芽两侧各一,总苞片内有花。雄花花梗密被白色柔毛;花被片黄色椭圆形,花丝无毛,雌花花梗密被白柔毛;花被片宽矩圆形,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盘状。果球形,果梗无皮孔,花期4月,果期8月。
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的山谷、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山橿
- 拉丁学名:Lindera reflexa Hemsl
- 别称:副山苍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樟科
- 亚科:樟亚科
- 属:山胡椒属
- 亚属:山胡椒亚属
- 种:山橿
形态特徵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棕褐色,有纵裂及斑点。幼枝条黄绿色,光滑、无皮孔,幼时有绢状柔毛,不久脱落。冬芽长角锥状,芽鳞红色。叶互生,通常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有时为狭倒卵形或狭椭圆形,长(5)9-12(16.5)厘米,宽(2.5)5.5-8(1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有时稍心形,纸质,上面绿色,幼时在中脉上被微柔毛,不久脱落,下面带绿苍白色,被白色柔毛,后渐脱落成几无毛,羽状脉,侧脉每边6-8(10)条;叶柄长6-17(30)毫米,幼时被柔毛,后脱落。

伞形花序着生于叶芽两侧各一,具总梗,长约3毫米,红色,密被红褐色微柔毛,果时脱落;总苞片4,内有花约5朵。雄花花梗长4-5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花被片6,黄色,椭圆形,近等长,长约2毫米,花丝无毛,第三轮的基部着生2个宽肾形具长柄腺体,柄基部与花丝合生;退化雌蕊细小,长约1.5毫米,狭角锥形。雌花花梗长4-5毫米,密被白柔毛;花被片黄色,宽矩圆形,长约2毫米,外轮略小,外面在背脊部被白柔毛,内面被稀疏柔毛;退化雄蕊条形,一、二轮长约1.2毫米,第三轮略短,基部着生2腺体,腺体几与退化雄蕊等大,下部分与退化雄蕊合生,有时仅见腺体而不见退化雄蕊;雌蕊长约2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盘状。
果球形,直径约7毫米,熟时红色;果梗无皮孔,长约1.5厘米,被疏柔毛。花期4月,果期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的山谷、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分布範围
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
主要价值
【药用部分】 根入药,夏秋採收。
【用途】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理气,止血,消肿,杀虫。主治癣疥,过敏性皮炎,胃痛,刀伤出血。
【用量】 0.8-2钱。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