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接入网的管理

(2020-05-09 14:35:36) 百科

接入网的管理

接入网网路管理的主要範围:一般的网路管理;对保证业务质量的支持;设备的集中维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接入网的管理
  • 外文名:Access network management
  • 主要範围:一般网路管理设备集中维护等
  • 宗旨:对保证业务质量的支持

网路管理

接入网网路管理的主要範围
(1)一般的网路管理
主要是接入网的配置管理和性能管理,包括各种类型接口的管理和传送部分的管理。其中配置管理和相应的业务节点的管理有密切的关係,如:在PSTN中使用的接入网,接入网网管和本地交换网的网管必须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有关的配置管理。
(2)对保证业务质量的支持
主要是通过和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互联,对保证业务质量提供支持。和接入网网管需要互联的业务网管理系统有:用户集中受理系统、号线管理系统、营业处理前台系统、採用接入网作为桥接方式的业务网的网管系统等。
(3)设备的集中维护
主要是接入网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的故障管理,以保证设备使用的完好率,特别是对远端小容量设备的管理(包括电源和环境等)。为保证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该项功能应在较大範围内集中起来。
接入网网路管理的特点
(1)接入网技术複杂多样,所以要求接入网的管理系统功能全面。接入网是迄今为止各种技术综合最多的一个网路,仅就其中的传送技术来说,就综合了SDH、PON、ATM、DLC、HFC等各种技术。
(2)接入网是个变化的网路,要保证接入网的可持续性建设,对网管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很高。一方面,接入网本身在发展,新技术和接入方式还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接入网中容量系列的範围、接入频宽的範围、地理覆盖的範围、接入业务的种类、环境的要求都是动态变化的。
(3)接入网是一个用户敏感性最强的网路。由于接入网直接面向用户,因此,用户感觉到的业务质量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接入网感觉到的。网路管理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证业务质量,因此对接入网网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要求比较高。
(4)接入网管理必然是多厂商、多系统/设备环境下的综合管理。
(5)成本投入是接入网的核心问题,接入网网管也不例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显重要, 因此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建立应是技术先进、层次高但要成本低。
接入网网路管理的实现
(1)系统管理功能结构
图1示出接入网的网元功能组(AN-NEF,AN-Network Element Function)。TMN是通过AN-NEF的管理来实现对接入网的管理的。具体说,TMN是通过Q3代理和管理信息库(MIB)来管理AN-NEF的。AN-NEF包括:用户连线埠功能组(UPF)、核心功能组(CF)、传送功能组(TF)和业务连线埠功能组(SPF)。这些功能由讯息通信功能(MCF,Message Communication Funtion)支持。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AN-SMF,AN-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包括MCF、Q3代理和MIB。AN-SMF既作为AN的代理与TMN通信,又作为AN-NEF的管理者。
图1  接入网网元功能组图1 接入网网元功能组
图2示出整个功能管理结构的关係。由图可知,AN-OSF负责对AN功能的管理;SN-OSF则负责管理相关SN的功能。为了协调管理AN和SN,AN-OSF(AN-Operation System Function)和SN-OSF可以通过Q3接口(若AN-OSF和SN-OSF属于同一网路运行者管辖)或X接口(若AN-OSF和SN-OSF不属于同一网路运行者管辖)来协调操作。
图2 接入网功能管理结构图2 接入网功能管理结构
(2)接入网的管理功能
对接入网实现的控制,在送往接入网各功能组之前,要先由AN-SMF进行预处理;对接入网实现的监测在送往各功能组之前,也要先由AN-SMF进行预处理。
除了控制、监测接入网的各功能组之外,AN-SMF还具有配置(设备配置、软体配置)与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功能。
对于限时管理功能(如由于接入网内部的故障需阻塞用户连线埠、根据每次呼叫分配接入承载能力、承载信道的保护倒换等),则要求AN与SN进行实时协调,这一类功能由AN-SMF与SN-SMF通过SNI共同完成。
对于非限时功能(如用户连线埠配置等)则要求SNI两侧相互协调。这一功能是通过AN-SMF、SN-SMF与Q3接口共同完成的。
(3)接入网的运行与维护
TMN对接入网的AN-OSF进行监测,控制接入网的各种运行功能,包括用户连线埠功能的硬体实现。AN-OSF还控制着接入网的维护,并根据接入类型和实现方式确定其测试能力和规程。
(4)用户连线埠功能组的管理
用户连线埠功能组的管理包括用户连线埠控制和用户连线埠测试。
① 用户连线埠控制
用户连线埠控制包括激活/去激活功能、阻塞/解除阻塞功能、配置功能和测试功能等。
激活/去激活功能是将UNI和用户终端置于激活/去激活状态。如果该功能是由UNI或SN实现的,则是为了进行业务配置;如果该功能是由AN-OSF实现的,则是为了进行维护。
阻塞/解除阻塞功能是将用户连线埠置于运行或非运行的状态。
配置功能则是根据UNI的指令、功能的安排、所需接入的承载能力等,对某个特定的用户连线埠进行限定。该功能只由AN-OSF实行。
测试功能在用户连线埠和UNI内进行故障定位,有时故障定位也包括用户设备。该功能也只由AN-OSF实行。
② 用户连线埠测试
用户连线埠测试包括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等内容。
故障检测与指示给出用户连线埠功能是否正常以及不正常的状态等信息。检出的故障信息要报告给AN-OSF;若需对用户连线埠进行业务阻断,则阻断信息还要报告给SN-SMF。
性能监测则提供有关UNI性能的信息,如比特误码等。性能状态信息要报告给AN-OSF和SN-SMF。
(5)业务连线埠功能组的管理
业务连线埠功能组的管理包括业务连线埠控制与业务连线埠检测,分别说明如下:
① 业务连线埠控制
阻塞/解除阻塞功能会根据故障情况,将业务连线埠置于运行/非运行状态。该功能由AN-OSF和SN-SMF实现。
业务连线埠配置功能根据SNI的指令(包括容量、信道数、承载信息等),对某个业务连线埠进行限定,该功能只由AN-OSF实现。
② 业务连线埠监测
业务连线埠监测包括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其中,故障检测与指示的作用是指出业务连线埠是否正常,并将不正常的状态等故障信息报告给AN-OSF;性能监测功能则提供由业务连线埠检测的性能信息,如比特误码等,并将其报告给AN-OSF。
(6)核心功能组的管理
核心功能组的作用是对承载的分配、适配以及协定处理进行监控所必需的。这类管理功能是由AN-SMF对核心功能组实行的,并由AN-OSF进行控制。对限时运行而言,核心功能的管理则由SNI进行,但由AN-SMF进行协调。核心功能组的管理包括核心功能控制与核心功能监测。
① 核心功能控制
核心功能的控制是控制承载分配、承载适配、协定承载分配、协定映射等功能所必需的。非限时配置由AN-OSF控制;限时配置则由SNI控制。
② 核心功能监测
核心功能监测也包括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等内容。
故障检测与指示的作用是指出核心功能是否正常以及不正常的状态信息。非限时情况下,故障信息报告给AN-OSF;限时情况下,故障信息则报告给SN-SMF。
性能监测功能提供由核心功能测定的性能状态信息,如协定错误等,并将其报告给AN-OSF。
(7)传送功能组的管理
传送功能组提供接入网中的信息传送能力。它独立于那些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功能(如用户连线埠功能组、核心功能组、业务连线埠功能组等)。它包括传送功能控制与传送功能监测。
① 传送功能控制
传送功能控制包括传送功能配置和保护倒换控制。前者是限定传输媒介层、传输通道层和电路层的,它只由AN-OSF实施;后者则控制着保护倒换,以维护不同传送层的传送能力。保护倒换控制由AN-OSF实施。
② 传送功能监测
传送功能监测包括故障检测与指示以及性能监测。前者指出不同传送层的连线是否正常,并将故障信息报告给AN-OSF,经过AN-SMF,对受影响的UNI或SNI进行阻断;后者提供传输性能的监测信息,如比特误码等,并将其报告给AN-OSF。
(8)AN-SMF的管理
AN-SMF(Access Network System Management Function)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供给、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经UNI)和业务节点(经SNI)的操作功能。AN-SMF的管理包括AN-SMF控制与AN-SMF监测。
① AN-SMF控制
AN-SMF控制包括配置和核查功能。前者对AN-SMF的性能评估、事件报告、安全与信息採集等进行控制;后者用于恢复所有相关配置及接入网的各功能与AN-SMF的状态信息。
② AN-SMF监测
故障检测与指示的作用是指出AN-SMF各部分是否正常以及不正常的状态,并将其报告给AN-OSF。

业务管理

窄带接入网的业务管理
窄带接入网主要支持PSTN、ISDN、DDN等业务,接入网只是提供一个透明通道,业务管理功能由相应的业务节点完成。
宽频接入网的业务管理
电信传统业务市场日趋饱和,发展宽频业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宽频接入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宽频接入伺服器(BAS,Broadband Access Server)。
宽频接入伺服器是一种设定在网路汇聚层的用户接入服务设备,可以智慧型化地实现用户的汇聚、认证、计费等服务,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方便地提供多种IP增值业务。
BAS通过一个单一的结构实现综合的用户接入,可高速地提供大容量用户的接入,易于快速扩容和增加新功能;可採用各种接入方式(例如ADSL、CTMS、专线等),实现宽频接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需要;具备简单、高效的用户管理模式,提供接入认证伺服器(RADIUS,Remote Authoriz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等多种管理方法。
BAS位于宽频接入网与城域数据网的接口处,宽频用户通过固定连线或虚拟拨号连线经宽频接入网接入BAS,通过BAS选择相应的业务。

终端管理

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综合业务接入网能够支持包括语音、数据、文字、图像在内的综合业务,其用户终端类型不一,这对接入网的终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受理系统虽已解决了模拟用户的测量要求,但随着综合业务接入网的进一步发展和套用,用户类型已逐渐多样化,包括模拟用户、数字ISDN用户、ADSL用户等已开始大规模套用,这对测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满足模拟用户的测量,又要解决数字用户等的测量。
按照接入网的界定,终端设备不属于接入网的範围,但实际上为了保证QoS,AN的网管必须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通常终端是开放的,因此终端设备必须保证与接入网的局端设备有良好的兼容性;同时接入网的网管可以对用户线路和终端设备进行集中受理测试,以保证服务质量。对于集中受理测试,可以通过建立用户受理系统,与接入网管理系统相连,实现对用户线路和终端设备的集中受理测试。目前已实现窄带接入网中的PSTN用户的集中受理测试。
由于窄带接入网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V5接口协定中不包括测试命令及网管信息,所以受理系统不能利用与交换机的接口对接入网用户进行测试,接入网必须单独提供与受理系统的接口。
受理系统接到用户的申告电话后判断该故障用户是接入网用户还是其他用户及该用户属性,并初步确定应作哪些测试,最后把发生故障的用户号码和需要作的测试命令发向相关的网管系统。对接入网用户,由接入网网管系统对相关用户连线埠阻塞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受理系统发给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号码为用户号码,由网管系统再映射到相应的用户连线埠。
为了提高适应性,在网管系统侧的网路管理通信协定需支持两类不同的协定栈:OSI协定栈及TCP/IP协定栈,如图3所示。
图3 通信协定栈图3 通信协定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