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Midway Island)位于太平洋中部,在檀香山西北2100公里处,属玻里尼西亚群岛,是美国无建制领地。
中途岛为珊瑚环礁,地理位置为28°12'38"N、西经177°21'16",周长24公里。陆地面积5平方公里,由桑德岛、东岛和斯皮特岛组成,亚热带气候。
1867年属美国。1940年美国海军建航空和潜艇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战役(1942.6.3∼6.6)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战后其商业航空站的地位下降。1950年取消定期航班,同年海军撤离,仅剩下留守部队。现有国家野生动物(鸟类)保护区。人口453(1980)。岛上无本土居民。
1867年中途岛被美国首先发现,1903年起由美国海军部管辖,1905年建成海底电缆连结站,1939年建航空站和潜艇基地。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之一。日本海军航空队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海军随后在1942年6月4日偷袭中途岛,不过美国早有準备,日本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和“苍龙”号,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了美国手里。中途岛目前仍是军事要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途岛
- 外文名:Midway Island
- 所属群岛:玻里尼西亚群岛
- 所属国家:美国
- 面积:5平方千米
- 气候:亚热带气候
- 位置:28°12'38"N、西经177°21'16"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无
- 建议游玩时长:2天
-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宜
- 周长:24千米
- 所属洲:大洋洲
- 人口:453(1980年)
概述
1867年中途岛被美国首先发现,1903年起由美国海军部管辖,1905年建成海底电缆连结站,1939年建航空站和潜艇基地。成为美国的重要海军基地之一。
日本海军航空队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成功后,日本海军随后在1942年6月4日偷袭中途岛,不过美国早有準备,日本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赤城号”、“苍龙号”、“飞龙号”和“加贺号”,此后再也没有能力在太平洋战场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争的主动权交到了美国手里。中途岛目前仍是军事要地。
历史
1859年,美国人布鲁克斯抵达该岛。
中途岛

1867年美国占领该岛。由于该岛位居太平洋东西航线的中间位置而得名中途岛。
1903年建成海军基地,并由于其所处美国加州及日本中途的地理位置而被美海军改为现名。
1905年在沙岛上建成夏威夷与菲律宾之间的海底电缆连结站。
1935年建成民用航空站。
1940年美国海军修建了航空和潜艇基地。
1942年6月3日~6日,美日曾激战于此。二次大战后,其商业航空站的地位下降,1950年取消了定期航班。现岛上有潜艇和空军基地,还设有野生动物保护区,对公众开放游览。
1990年的一项美国国会立法要求将该岛包括在夏威夷州的範围之内。
1996年10月,该岛从美国国防部转为美国内政部管辖,现由内政部鱼类和野生动物服务机构管理。经济活动仅限于为岛上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活动提供服务。所有食品和製成品依赖进口。 岛上有32公里的高速路,7.8公里的管道,三个机场(1999年)。
战略意义
由于航空科技的进步与成熟,更重要的是为了节省民航机的製造与维修成本,越来越多的大型民航机仅使用2具涡扇发动机取代过去4具发动机。

为了保障双发动机在飞行时的安全,尤其是执行跨洲越洋的长程飞行时的安全,美国联邦航空总署和国际民航组织制定了双发动机延程操作标準,以确保仅有2具发动机的民航机,在1具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时间转降备用机场。其中,中途岛对长程的跨太平洋商业飞行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备降机场。
中途岛海战
(1940-1942)
指挥官
中途岛海战

塞缪尔.G 1940年6月- 1940年7月
Kenneth W. Benner 1940年7月- 1940年9月29日
哈罗德.罗伯茨 1940年9月29日- 1941年2月14日
罗伯特.Pepper 1941年2月14日-1941年
贝尔特. Bone 1941年- 1941年8月1日
西里尔.托马斯.锡马德 1941年8月1日-1942年
Kenneth W. Benner 1940年7月- 1940年9月29日
哈罗德.罗伯茨 1940年9月29日- 1941年2月14日
罗伯特.Pepper 1941年2月14日-1941年
贝尔特. Bone 1941年- 1941年8月1日
西里尔.托马斯.锡马德 1941年8月1日-1942年
【注】1940年美国海军在中途岛建航空和潜艇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捩点。战后其商业航空站的地位下降。1950年取消定期航班,同年海军撤离,仅剩下留守部队。
生态悲剧
中途岛(Midway Atoll)位于太平洋“心脏地”,距离最近的大陆也有2000英里(约3219公里)。这个曾在二战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如今罕有人至的小岛,是属于信天翁的。
中途岛卫星图片

每年七八月,数以万计的成年信天翁在中途岛上空聚集,白色身影遮住了大半个蔚蓝的天空。一对对信天翁从远处的海洋觅食归来,滑翔至嗷嗷待哺的幼年信天翁身边,将消化了的或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出来,餵给自己的孩子。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拥有现有鸟类中最宽阔的翅膀——在飞行中,它们的翼展能达到3.5米。数百年来,它们与海龟、鹈鹕分享着这个面积不大,却拥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小岛。
然而,这些悠然自得的“岛主”却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
2009年9月,当来自美国西雅图的46岁摄影师兼艺术家克里斯·乔丹(Chris Jordan)第一次踏上中途岛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随处可见烈日下腐化的信天翁尸体,被成片成片的塑胶垃圾包围着。剖开一个个幼年信天翁尸体,乔丹发现,这些幼鸟肚子里全是未分解的彩色塑胶垃圾:打火机、瓶盖子、梳子、牙刷柄、各种形状的塑胶碎片.....。这些塑胶,正是信天翁“父母”飞越千里为自己的孩子带回的“食物”。
信天翁的中途岛悲剧

成千上万的幼鸟还未来得及等来成年后的第一次出海飞行,就以悲惨的方式相继死去。乔丹看到,一个出生几个月的信天翁幼仔腹内就包含七八种塑胶垃圾,三分之一的胃全被塑胶充斥。吞下的塑胶製品导致它们无法吃下别的食物,有时塑胶碎片甚至会割破它们的食管,导致窒息、饥饿和脱水而死。

它们本能找到鱿鱼和鱼虾,但整个太平洋受到了愈发严重的塑胶污染,海鸟们很容易把塑胶垃圾误当作食物,使之成为导致信天翁幼仔死亡的致命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