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举,男,1975年2月出生,博士,现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表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2008-2009年度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控制与决策》、《钢铁》、《系统仿真学报》、《信息与控制》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凯举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75年
研究方向
工业生产过程建模与最佳化,複杂工业流程集成最佳化控制方法与控制策略;
神经网路控制与模糊控制在工业过程中的套用;
轧制过程参数建模及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轧制过程钢坯温度、轧制力等参数建模及神经网路、模糊控制等智慧型控制方法在热轧过程集成最佳化控制方面的套用;
掘进装备的动态协调控制,主要包括掘进过程密封舱压力动态检测、异常突变掘进工况的快速识别与智慧型决策和掘进装备集成控制系统研发等。
工作经历
1993年9月-1997年7月:包头钢铁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毕业;
1997年9月-2000年3月: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毕业;
2000年9月-2004年9月: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研究中心,博士毕业;
2005年4月-2008年4月: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
2005年7月-2010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2010年8月起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任教,副教授;现为硕士生导师。
作为负责人负责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一项,作为主要参与者与完成人完成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计画项目一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课题一项,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一项及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基金两项。获2008-2009年度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硕博研究
热轧过程参数(温度、轧制力等)辨识与神经网路建模;
热轧过程集成控制策略与控制系统;
掘进过程密闭仓压力模型的动态辨识;
掘进设备集成控制方法和系统。
科研成果
已在《控制与决策》、《钢铁》、《系统仿真学报》、《信息与控制》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
代表论文
1、张凯举, 邵诚, 殷福亮. 基于钢坯热轧温度最佳化的综合最佳化控制方法的研究. 信息与控制, 2006, 35(6): 755-758.
2、张凯举, 刘宣宇,林姝琦. 基于AIS聚类的模糊神经网路在热轧最佳化建模中的套用,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32(4):146-148.
3、金迪, 张凯举, 邵诚. 基于生产目标的热轧过程集成最佳化控制策略. 钢铁研究学报, 2006, 18(11): 31-33.
4、张凯举, 邵诚, 朱晖. 步进式加热炉炉温最佳化算法的改进与计算机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 2006, 18(3): 53-55.
5、张凯举, 邵诚. 基于生产目标的热轧过程集成控制方法的研究.系统仿真学报, 2004, 16(1):48-51.
6、张凯举, 邵诚. 基于温度的热轧过程集成控制方法与仿真研究. 钢铁, 2004, 39(12):43-46.
7、张凯举, 邵诚. 基于离散状态空间的钢坯粗轧阶段温度控制模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4, 44(6):892-896.
8、张凯举, 邵诚. 钢坯轧前及粗轧过程温降机理模型与计算机仿真.钢铁研究学报, 2004, 16(4):39-42.
9、张凯举, 邵诚. 钢铁工业加热炉先进控制技术及其发展.冶金自动化, 2003,27(1):11-15.
课题项目
1、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钢坯热轧过程综合最佳化控制策略,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教育部(200801411070),2009-01~2011-01.
2、多场耦合作用下掘进装备的动态协调控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 科技部(2007CB714006) , 2007-08~2011-12.
3、複杂工业装备智慧型诊断与先进控制技术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060123), 2007-01~2008-12.
4、大型複杂工业装备先进控制系统,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计画项目, 辽宁省科委([2005]36-2), 2006-01~2007-12.
5、先进控制与最佳化软体及综合自动化软体平台产业化关键技术,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画项目(2001BA204B01), 2002-01~2003-12.
6、过程工业集成最佳化控制方法及其套用研究, 教育部骨干教师计画项目(69825106), 2001-01~2002-12.
教学指导
在读硕士研究生:4人;
毕业硕士研究生: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