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依託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运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 建立于:2009年
- 硕士学位点:1个
- 留学归国人员:5人
机构简介
武汉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2009年,依託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运行。该学院下属的自动化专业于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自动化专业成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并于2005年获批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该专业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1个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电路与系统)和工程。
师资力量
本流动站所属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该学科所属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被冶金部和湖北省评定为重点学科,并于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2006年控制科学与工程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2人,教授28人,教师中有博士后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画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聘请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在内的校外特聘教授1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3人。
科研方向
围绕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别是冶金行业的发展需求,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针对冶金行业的自动化、智慧型化、信息化和集成化中的核心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形成了包括冶金工业过程控制、複杂工业对象的控制理论与套用、微机电系统与自动化装置、智慧型检测与故障诊断、模式识别与信息处理和智慧型系统与知识工程等多个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情况
近三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86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攻关项目1项、地方政府项目5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5600余万元,目前在研各类科研项目达110余项。近五年来,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发明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0余篇。
博士后所在研究单位涉及“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装备及其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机械传动与製造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冶金工业过程系统科学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等科研基地,建有网路化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高压静电雾化实验系统、多智慧型体实验系统等研究平台,实验室面积达720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万元以上实验仪器设备186台(套),拥有三维雷射测距及导航系统、波形记录与分析仪、六自由度机器人等配套实验与检测设备,能够满足高水平研究和开发的需求。
本流动站为博士后科研人员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博士后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政策外,还将享受本单位正式职工的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