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读音 jiā tú sì b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家徒四壁
-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解释: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解释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空无所有。
出处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典故】:
西汉文人司马相如出游求官不如意,回到成都。一次他到临邛(地名)富豪卓王孙家赴宴。酒过三巡,他应激弹起琴来。琴声打动了卓越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她连夜就跟司马相如回成都。到了相如家,发现家居徒四壁立(家中贫穷,只有四周的墙壁),于是卓文君就劝司马相如一起到临邛去。他们卖掉马车,在临邛开了家酒店。文君卖酒,相如乾杂活。卓王孙认为女儿伤风败俗,既不给他们经济上的援助,也不来见他们。
词语辨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家中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