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国企改革新思路

(2020-08-12 22:52:48) 百科
国企改革新思路

国企改革新思路

《国企改革新思路》是2013年4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卫祥云。本书从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论述了国企改革的新思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企改革新思路
  • 作译者:卫祥云
  • 书号:9787121197871
  • 字数:246

基本信息

书名:国企改革新思路
丛书名:智石·高层智囊系列
页数:304
开本:16(170*235)
版次:01-01
定价:49.8
出版时间:2013-04

内容简介

吴敬琏亲自担纲《智石丛书》总顾问并作序!中国高层智囊前瞻力作!
吴敬琏 汤 敏 江 平 白重恩 保育钧 陈全生
陈志武 胡祖六 李佐军 任玉岭 肖四如 卫祥云
魏建国 张 平 张维迎 左小蕾
众多名家携手打造!
热点覆盖:国企改革、既得利益集团、房地产垄断、国退民进、顶层设计、天价灯……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企改革既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也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关联。本书从价值层面和操作层面,釐清“什幺是正确的事”和“如何正确地做”;再从分配、思路、垄断、效率、体制等方面,论述改什幺,以及如何纳入“顶层设计”体系;最后从分类管理、统一出资、行业监管、阶段推进、产权到民几个方面,论述怎幺改。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国国企改革感兴趣的政府官员、企事业管理者、个人阅读学习。
石油、石化、电信、铁路、金融……垄断国企改革已拉开序幕,未来几年如何破除垄断,民企的机会在哪里?
● 亮点1:国企管家亲述如何通过顶层设计,破解垄断
● 亮点2:国资委大员痛陈如何有效避免垄断国企用全国人民的钱再去购买天价灯等奢侈品
● 亮点3:上市公司独董力挺“国退民进”的诸多理由
● 亮点4:揭示民企的机会何在

名家推荐

国企改革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国企几乎成为我们最为艰难的改革方面,每走一步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卫祥云先生的《国企改革新思路》一书既分析了国企改革本身的要求,也阐述了我国新一轮改革成败的关键。
——马国川 智石副总编、《财经》杂誌主笔兼评论主编
现代市场经济,应以融合发展为取向,以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等混合经济型企业为微观主体。这决定了“国企改革下一步”的基本脉络或基本方向。偏离这一方向,就意味着我们还在或还将为国企改革徒增成本,意味着旷日持久的国企改革还将“持久”下去,且不知何为“倒计时”。
——王忠明 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全国工商联秘书长
国企有其正面因素,似乎能由政府直接监管;但也有自己的问题,也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其余。人们很少注意,影响收入分配更为严重的是垄断利益集团的合法侵夺。而卫祥云的《国企改革新思路》一书,正是以此为逻辑起点。
——盛洪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山东大学经济学教授
垄断的利益有自己的持续生命力,那幺多人削尖脑袋往里钻,进去之后就自然会保卫固有的既得利益。这是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是断送国家前途的事情。
——白重恩 智石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倘若变行业垄断为有效竞争,哪怕根本不搞私有化改革,现有的“国企病”也将得到极大的救治。研究如何破除垄断、至少是制约垄断,是国企改革的正途之所在。
——林晓慧 着名思想期刊《文化纵横》杂誌特约撰稿人

作者简介

卫祥云,独立学者。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产业经济及食品安全监管。
山西财经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内贸局、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担任科员、处长、副司长、主任。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学术顾问、工信部《现代产业经济》杂誌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着有《第三者生存:中国行业热点扫描》《改革的逻辑》《国企改革新思路》等多部着作,并发表《从国企改革看体制机制的创新》《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等多篇经济学论文。

目录

上篇国企改革改什幺
第一章国企改革路线图// 003
一、国企改革的真问题// 004
二、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011
三、竞争性国企如何退出// 017
四、非竞争性国企如何改革// 023
五、终极目标:产权到民// 029
第二章“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 // 037
一、“国美案例”的启示// 038
二、“效率”问题的真伪// 050
三、癥结在于“全民化”与“私有化”之困// 056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062
五、民营企业改革的问题// 068
下篇国企改革怎幺改
第三章国企改革,把正确的事做对// 081
一、国企改革:如何做正确的事// 082
二、分类管理: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 090
三、“十二五”规划与国企分类管理// 102
第四章国有垄断企业改革的两大误区// 111
一、国有垄断企业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12
二、国有垄断企业分配机制不宜“市场化” // 129
第五章“大国资”已经破题// 141
一、“大国资”统一监管是必然趋势// 142
二、“国新”,新在何处// 151
三、“整合”的目标是“退出” // 160
四、国有银行业改革的突破口// 167
五、“文化国企”的定位与监管// 175
第六章国企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 189
一、空谈“主义”只能贻误改革契机// 190
二、必须“顶层设计”的十大问题// 202
三、“顶层设计”:最不坏的路径选择// 211
四、经济学家如何参与“顶层设计” // 220
五、国企改革如何“顶层设计” // 229
附录// 237
附录一国有企业改革大事记// 238
附录二改革的逻辑与制度创新// 244
附录三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259
参考文献// 277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