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25年度护卫舰计画(25DD,即5000トン型护卫舰计画,日本将其称之为泛用护卫舰,其地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平成25财年度(2013年)通过防卫省预算的新型多用途护卫舰。
本级舰是为了替换计画于2017年度开始退役的初雪级护卫舰,并以突出所谓“僚舰防空”对空作战能力的秋月级护卫舰舰体设计为基础,换装一系列新研製的反潜作战系统,同时搭配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次在主战舰艇上尝试使用的COGLAG综合燃电推进系统,开发设计完成新的一级泛用护卫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5000吨型护卫舰
- 外文名:5000トン型护卫舰
- 前型:第二代秋月级护卫舰
- 建造:计画中
发展沿革
海上自卫队在2007至2009年度编列四艘强化防空机能的秋月级护卫舰之后,随着中国等邻国的空中与水下威胁强度迅速增加,海上自卫队亟需一种能与秋月级护卫舰搭配的强化反潜机能的新舰艇。且出于预算方面的考虑,海自希望新舰艇在3000吨级左右,但重新设计新舰无论是反潜作战系统或防空系统都没有太多降级的空间;无论是低频大型舰体声纳或拖曳阵列声纳,都需要相当规模的舰体才能有效容纳与部署操作,而像样的防空雷达系统更必须使上部重量(包含上层结构与桅桿)大增,不到3000吨级舰体根本难以容纳。
秋月级护卫舰

考虑综合的成本效益之后,海自放弃了小型舰艇的构想。在平成25年度(2013年)防卫预算中,防卫省正式编列后续的平成25年度护卫舰(25DD)的建造预算,基本设计仍以秋月级护卫舰为基础,额度为723亿日元(最初概算为782亿日元),预定在平成29年度(2017年)服役;随后,防卫省又决定在平成26年度(2014年)编列第二艘同型舰的预算(即26DD)。
早期的19DD概要图

作战性能
总体设计
为了控制设计建造成本,降低大量採用新技术新装备系统所带来的不可预知风险,25DD沿用前一型秋月级舰的总体方案,总体布局大部分维持不变,高干舷、着眼隐身化设计上层建筑、四面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集成于上层建筑的设计特点依然保留。主尺度也沿用秋月级舰标準,排水量总吨位略减50吨,控制排水量的目的也在于控制建造成本和全寿命使用成本,将单舰造价控制在大约730亿日元标準以内。25DD与前一型秋月级舰在总体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后者分成前后两组两两布置的主动阵列雷达天线,变回集中于前段上层建筑四周布置,类似美国海军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到伯克级驱逐舰的宙斯盾布置变化。
2008年日本防卫技术研究所展出的25DD

对潜能力
水面舰艇对潜作战能力往往受限于贫弱的对水下威胁目标探测、跟蹤、识别能力。为此,以对潜作战设定为主要使命任务的25DD来说,拥有一套功能强大的对潜探测声吶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套系统主体包含最新的OQQ-24型舰壳声吶和OQR-4型拖曳线列阵声吶。同时此对潜声吶探测系统还具备有整合本舰声吶、拖线阵、舰载反潜直升机吊放声吶、声吶浮标之间信息能力,可以多方位探测锁定水下目标,并引导各类反潜武器实施攻击。
26年度护卫舰(5,000トン型)

除了强大的多功能声吶系统之外,25DD还计画装载具备探测敌潜艇露出海面潜望镜能力的X波段专用雷达。此型潜望镜探测专用雷达以东芝公司为P-1型反潜巡逻机开发的同类雷达为基础改进研製,将集成入四面阵列之中,该雷达除了可以提供敌潜艇潜望镜目标信息外,对于贴近海平面高速飞行的来袭敌反舰飞弹、高速航行的敌小型水面快艇目标等皆具备优良的探测跟蹤性能。此雷达正在研製之中。预计此潜望镜探测雷达将在25DD的2号舰上首次装载。根据日本方面披露的2013年9月图片显示,研製中的X波段潜望镜探测专用雷达阵面已经装置到海上自卫队飞鸟号试验舰上进行搭载测试。
P-1反潜机

25DD所搭载的主要反潜武器包括,改进型07式垂直发射型阿斯洛克反潜飞弹,该型反潜飞弹射程约16.6公里,主要战斗部即可以採用现役主力的97式轻型鱼雷,也可以换装为最新研製成功的12式。25DD还装载有轻型反潜鱼雷发射装置,可以发射最新研製的12式轻型反潜鱼雷(日方称之为12式短鱼雷)。该新型鱼雷对比于原来普遍装舰的97式鱼雷,在鱼雷战斗部和动力系统不变基础上,改进设计了更加适合浅海海域背景噪音複杂作战环境的感测器部件,可以大幅提升在浅海海域对水下目标的打击能力。12式鱼雷2005年开始研製,2009年开始进行试验发射,屡次测试皆比较顺利并达到预期目标,后于2012年完成研製工作并设计定型。
新对潜用鱼雷

对空能力
与前一级秋月级舰相比,大为简化本级舰的对空武器系统,退回到仅仅具备所谓个舰防空(Point Defense)/本舰自卫防空能力级别。将秋月级原载的32单元舰载飞弹垂直发射系统减半配置(25DD仅搭载16单元,但依然预留另外16单元垂髮的装载空间以备未来改装加装所需)。25DD主要防空武器为ESSM舰空飞弹,在16单元垂髮中保持最低装载标準,即4个垂直发射单元,每单元可以装载4枚ESSM弹,总计16枚。搭配日本自行研製的FCS-3A多用途主动相控阵雷达系统,构建本舰对空防御火力。同时在上层建筑前后,各装载一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组成本舰最后一道防空反导火力网。
JMSDF ASE 6102 Asuka

FCS-3A多用途主动相控阵雷达系统具备多目标追蹤和导引能力,可以同时引导多达16枚ESSM飞弹应对多方向来袭空中威胁。该雷达探测距离据信不低于200公里,同时还具备向所导引短程舰空飞弹上载目标最新数据能力,可以近实时修正飞弹飞行数据,提升应对高机动规避来袭空中目标能力。但是为了节省採购费用,25DD上所搭载的FCS-3A型雷达系统,与秋月级舰所用同型系统还是有所区别的,25DD将原来由泰利斯公司提供的ICWI(Interrupted Continuous Wave Illuminator)阵列删除,所以实际上25DD 舰处理多目标能力相对于秋月级舰肯定弱一些。
改进型海麻雀

反舰能力
与前一级秋月级舰一样,25DD计画装载两座四联装90式反舰飞弹发射装置。90式舰对舰飞弹(即SSM-1B型)是在日本自行研製的88式地对舰飞弹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弹体长5.1米,弹径0.35米,发射重量约660公斤,全程亚音速飞行,公开展示时显示的射程是大于100公里,实际射程估计接近200公里,飞弹战斗部重量260公斤。作战过程中段飞行採用惯性制导,接近目标时弹上雷达系统开机,採用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方式锁定目标并实施攻击。该型舰对舰飞弹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各型驱护舰甚至飞弹艇的标準配置。
90式反舰飞弹发射架

另外,25DD还装载一门由日本制钢引用许可证生产的Mk.45 Mod4型127毫米舰炮(5英寸口径)。该炮强化对空射击、对水面大型目标和对陆上目标射击能力。採用62倍径长身管,火炮发射速度20发每分钟,最大射程约24公里,也可发射火箭增程精确制飞弹药(ERGM弹药,射程约117公里)。为了突出配合搭载舰的总体隐身设计要求,该型舰炮採用了隐身修形的炮塔外形,并大量採用强化FRP材料製造炮塔,可以将全炮重量控制到30吨级别。
Mk 45 mod4 127mm54倍径全自动舰炮

动力系统
25DD主要使命任务定位于对潜作战,所以需要与此主要作战设定相匹配的主动力系统设计,即需要强大的输出功率以保证追蹤敌水下目标时的高机动力,又需要大幅度抑制本舰自身的航行噪音,一来降低对敌水下目标探测跟蹤时的影响,二来对于自身防御敌水下攻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日本海自驱逐舰早已大量使用燃气轮机动力系统,并且建立了各种输出功率机型的批量生产线。25DD首次採用了COGLAG综合燃电推进系统以满足上述要求。
25DD主推进系统配置图

日本海上自卫队同时基于缩减採用新形式动力系统将带来的高度技术风险,并通盘考虑动力系统採购和全寿命成本,几经折中之后,确定了25DD所採用的特殊构成的COGLAG综合燃电推进系统。该系统有别于英国皇家海军现役23型护卫舰所採用的CODLAG综合柴燃电推进系统,25DD的综合燃电推进系统主要以两台许可证生产LM2500IEC燃气轮机为主机,单机最大功率标称20MW,每台燃气轮机带动一根驱动轴驱动一付可调变矩桨,同时以减速齿轮并车每轴接入2.5MW推进电机一部。
推进电机主要用于低速静默航行模式,诸如可以用在释放拖线阵声吶进行对潜搜寻机动,低航速可以确保声吶使用效能,同时推进电机的低自身噪音亦可提升全舰声吶系统效能,并且有利于本舰水声目标隐蔽。这两台推进电机所获得的电力,主要由另设的主发电基站提供,该基站包括两台2.8MW燃气轮机和一台1.8MW柴油机组成,三台内燃机分别连线一台发电机形成机组,为全舰提供不间断的、充裕的电能,并可以视情况进行搭配组合切换。而当本舰需要急加速时,就可以直接联入主燃气轮机,使全舰最高航速保持在30节左右。
性能数据
性能诸元 | |
---|---|
排水量 | 标準 5,000吨 |
舰长 | 151 m |
舷宽 | 18.3 m |
动力 | COGLAG方式 |
LM2500IEC燃气轮机 | |
电动机 (2.5 MW/3,400 hp) | |
推进器 | |
速力 | 最大30节 |
兵装 | Mk 45 mod4 127mm 62倍径全自动舰炮 |
2×20mm机炮式CIWS | |
2×八连装MK41垂直发射系统 | |
2×四联装90式反舰飞弹发射装置 | |
2×三联装短鱼雷发射管 | |
舰载机 | 2×SH-60K反潜直升机 |
雷达 | FCS-3 雷达 |
声纳 | OQQ-24舰首声纳 |
OQR-4拖曳声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