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华石竹

(2020-07-22 12:13:40) 百科
中华石竹

中华石竹

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实生苗当年可开花。株高15~75cm,茎直立,节部膨大,无分枝或顶部有分枝。单叶对生,灰绿色,线状披针形,长达8cm,基部抱茎,开花时基部叶常枯萎。花芳香,单生或数朵呈聚伞花序,花径约3cm有白、粉红、鲜红等色;苞片4~6枚;萼筒上有条纹;花瓣5枚,先端有齿裂。花期5~9月,果熟期6~10月。蒴果,种子扁圆,黑色。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中华石竹
  • 拉丁学名:Dianthus chinensis
  • 别称:洛阳花
  • 二名法:Dianthus chinens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亚纲:石竹亚纲
  • :石竹科
  • :石竹族
  • :石竹属
  • 分布区域:我国及东亚地区
  • 英文名:Chinese pink

形态特徵

多年生作一、二年生栽培,实生苗当年可开花。株高15~75cm,茎直立,节部膨大,无分枝或顶部有分枝。单叶对生,灰绿色,线状披针形,长达8cm,基部抱茎,开花时基部叶常枯萎。花芳香,单生或数朵呈聚伞花序,花径约3cm有白、粉红、鲜红等色;苞片4~6枚;萼筒上有条纹;花瓣5枚,先端有齿裂。花期5~9月,果熟期6~10月。蒴果,种子扁圆,黑色。

生长环境

石竹喜阳光,宜高燥,通风,凉爽环境,性耐寒,在土壤不太湿的条件下尤为显着。适于肥沃疏鬆园土,更适于偏硷性土壤,忌湿涝和黏土。

分布範围

生长环境和分布:多生于山坡旷野。喜阳光充足、通风凉爽气候,耐寒、耐旱、不耐酷暑,忌水涝。在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上生长较好。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有栽培。
原产我国及东亚地区,分布广。

主要价值

园艺价值

石竹宜花坛、花境栽植,也可植于岩石园,还可供盆栽或用作切花。
园林套用价值:石竹生长旺盛,姿态秀丽,花期长,花朵繁密,可大面积种植作为景观地被材料,也可与草坪搭配,形成缀花草坪或用于草坪镶边。

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及採收季节:以全草入药。夏、秋季花果期割取地上部分,晒乾。
性味、功能和主;台:味苦,性寒。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消肿等功效。可用于尿路感染、痈肿疮毒、淤血经闭等症。
治血淋
鲜瞿麦30克,仙鹤草15克,炒栀子9克,甘草梢6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治石淋
小便涩痛不可忍: 瞿麦一两,车前子一两半,葳蕤一两,滑石一两半。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方)
3. 治妇人经血不通
:瞿麦、木通、大黄各二两。上为细末。酒一盏煎至七分,温服,食前。(普济方)
中华石竹中华石竹

栽培技术

栽培史
栽培历史悠久。《尔雅》称蘧麦,《群芳谱》记载形态、品种和栽培法。19世纪经日本传人俄国圣彼得堡。

繁殖

石竹以种子繁殖为主,生长期也可随时进行扦插,分株于秋季或早春进行。

栽培管理

石竹种子秋播或春播,在21~22度种子约经10d出芽,苗期生长适温为10~20度。播种至成苗需9~11周,生长期每隔三周施一次追肥,并进行两次摘心,促其分枝。花后剪除残枝,注意水肥管理岁秋季还可再次开花。石竹属种间容易自然杂交,留种必须进行种间隔
离。pH低于6.5时土壤中应加石灰,用量为250g/m2。喜较低夜温。

主要品类

同属常见作一、二年生花卉栽培的种还有:
(1)须苞石竹(D.barbatus) 又名美国石竹、五彩石竹、十样锦等。原产中国至俄国,株高45~60cm,茎光滑,微四棱,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头状聚伞花序圆形,苞片先端须状,花瓣有白、粉、绯红、墨紫等色,并具环纹、斑点及镶边等複色以及重瓣品种。不喜酸性土,花期夏。
(2)石竹梅(D.latifolius) 又名美人草,为石竹与须苞石竹或常夏石竹(D.plumarius)的杂交种,形态介于它们之间。叶较宽,每花序着花1~6朵,花径3 cm左右,花瓣表面常具银白色边缘,单瓣或重瓣,背面为银白色,花萼开裂。花期长。
此外,我国与日本育种家进行了长期的工作,培育出许多品种,其中有的为重瓣,有的株型矮小,有的花大,花径达5~10cm,花色除白、粉外还有紫红、複色以及花色奇特的品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