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020-05-20 01:53:39) 百科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个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有道德的人对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 出自:表记
  • 作者:孔子
  • 解释:有道德的人应该彬彬有礼

解释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对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出处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注释

(1)本节选自《表记》。(2)失足:指举止不得体。(3)失色:指仪表不庄重。(4)失口:指言语不慎重。(5)惮:威严。(6)言足信也:说的话可以相信。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举止要不失体统,仪表要保持庄重,言语要谨慎。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

近义句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君子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有分寸,举止要得体,仪表要庄重,言语要慎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