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硬蜱病

(2020-06-17 00:49:33) 百科
硬蜱病

硬蜱病

硬蜱病是由蜘蛛虫纲、蜱螨目、硬蜱科的各种蜱寄生于羊体表引起的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病。硬蜱又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等。硬蜱除直接危害羊外,还可传播焦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极大。硬蜱不但侵袭羊,而且还可以侵袭人和其他多种动物。

基本介绍

  • 别称:壁虱,扁虱,草爬子
  • 中医病名:硬蜱病
  • 英文名称:Hard tick disease
  • 英文别名:Hard tick 
  • 多发群体:墙缝等阴暗处 ,羊群
  • 常见发病部位:口器刺入皮肤可造成局部损伤
  • 常见病因:硬蜱科的各种蜱寄生于羊体表引起的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病
  • 常见症状:组织发生水肿、出血、皮肤肥厚
  • 传染性:甚至由此引起细菌感染化脓或瀰漫性肿胀,产生皮下蜂窝织炎。 

形态特徵


椭圆形,背腹较平,头、胸、腹融合为一体。虫体前端为假头,后部为体部。假头由须肢、螫肢、口下板和假头基部组成。假头基部的形状因种属而异。雌虫的假头基部背面有一个多孔区呈圆形或近似三角形。体部由盾板、眼、缘垛、足、生殖孔、气孔板、肛沟、腹板等组成。盾板在虫体背面,雄虫的盾板覆盖整个背部,雌虫的盾板只覆盖前1/3部分。眼为小的圆形突起,有的蜱无眼。腹面有四对分节的足。生殖孔位于腹面第二、三对足之间的中线上。肛门位于腹面中后部,并有肛沟围绕前方或后方。有的雄蜱腹面有角质的腹板,根据位置分别称为生殖前板、中板、肛板、肛侧板和侧板等。 在幼虫期和成虫期之间有一个若虫期。成虫和若虫均为4对足,幼虫有三对足。 硬蜱的种类很多,与羊等动物发生疾病关係较密切的有六个属:血蜱属、璃眼蜱属、硬蜱属、牛蜱属、扇头蜱属、革蜱属。

发育过程

硬蜱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
大多数硬蜱在宿主身体上交配,交配后雌蜱吸饱血落地,在墙缝等阴暗处产卵,而后死亡。卵经一定时间孵出幼虫,幼虫爬到宿主身上吸血,吸饱血后蜕皮变成若虫,若虫吸饱血后蜕变为成虫。成虫又在宿主体表吸血、交配。
硬蜱的整个发育过程包括两次蜕皮,三个活跃期。根据硬蜱的发育过程和採食方式可将其分为三类:
一宿主蜱:蜱的整个发育过程(从幼虫到成虫)都在同一个宿主身体上完成。如微小牛蜱。
二宿主蜱:在全部发育过程中需要更换两个宿主,即幼虫在宿主体表吸血并脱皮变为若虫,若虫吸饱血后落地,脱皮变为成虫后再侵袭另外一个宿主,在第二个宿主体上吸血,交配后落地产卵。如某些璃眼蜱。
三宿主蜱:全部发育过程需要更换三个宿主。幼虫侵袭一个宿主,蜕皮变成若虫后再侵袭第二个宿主,若虫落地蜕皮后又侵袭第三个宿主。如长角血蜱等。

危害

1.直接危害:蜱侵袭家畜后,口器刺入皮肤可造成局部损伤,组织发生水肿、出血、皮肤肥厚,甚至由此引起细菌感染化脓或瀰漫性肿胀,产生皮下蜂窝织炎。
当大量蜱侵袭幼畜时,蜱的唾液进入血液后可破坏造血机能,溶解红细胞,形成恶性贫血,、甚至幼畜发生蜱唾液中毒,出现神经症状及麻痹。
2.间接危害蜱可传播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如森林脑炎病毒、布氏桿菌、立克氏体等。而在临床上危害最大的是蜱能传播羊的焦虫病。

防治措施

1.消灭畜体上的蜱
(1)人工捉蜱;一般个体养羊户,在羊少、人力充足的条件下,每天坚持刷试羊体,在放牧、使役归来时检查羊体,发现蜱时,将其摘掉,集中起来用火烧。摘蜱时应与畜体皮肤垂直角度往外摘,否则蜱的假头容易断留在体内,引起局部发炎。
(2)药物灭蜱:向羊体喷洒2%敌百虫,0.2%的马拉硫磷,0.2%的害虫敌,0.2%辛硫磷,0.25%的倍硫磷等乳剂。羊等每头200毫升。每隔三周喷涂一次,喷涂后应在被毛稍乾后再饮水餵食,防止药物滴入饲料、饲养用具中,引起中毒。
(3)皮下注射依维菌素,羊每公斤体重0.2毫克,每隔两周注射一次。注射长效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每隔2个月注射一次。
2.消灭畜舍内的蜱
有些蜱常生活在畜舍内的墙壁、地面、饲槽等的缝隙中,为了消灭这些蜱,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的缝隙。堵塞前先向缝隙内撒布克辽林油或杀蜱剂。堵塞后用新鲜石灰乳剂粉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