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级巡洋舰是日本建造的一种装甲巡洋舰,
此级舰为日本首级自行设计的主力舰,为一战时期日本的海军主力战舰系列。同级战舰为筑波号,生驹号。
筑波1917年因不明原因的爆炸沉没,生驹号1923年除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筑波级战列巡洋舰
- 外文名:Tsukuba class cruiser
- 日语名:筑波型巡洋戦舰
- 战舰系列:筑波号,生驹号
- 开发国家:日本
- 量产国家:日本
- 活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
- 用途:进行海面舰艇炮战
- 数量:2艘
- 首艘战舰:筑波号
- 命名来源:茨城县的筑波山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筑波级是日本自行设计的首级主力舰,同级舰两艘,即筑波号(Tsukuba)和生驹号(Ikoma) 1904年5月,战列舰“初濑”、“八岛”先后在旅顺港外触雷沉没,为补充这一损失,日本海军迅速以“舰船补足费”的名义建造2艘战列舰和4艘装甲巡洋舰。因为正是战时,所以不能向外国採购。同年6月拨款到位后,首先在吴海军工厂开工建造2艘巡洋舰,其建造代号分别为“子号装甲巡洋舰”(筑波)和“丑号装甲巡洋舰”(生驹)。
建造列表
本级舰共两艘,分别是筑波,生驹。
时间表
筑波
筑波号1905年1月14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05年12月26日下水,1907年1月14日竣工。
1917年1月14日,筑波号停泊在横须贺港时,因弹药库爆炸而沉没。
生驹
1905年3月15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06年4月9日下水,1908年3月24日竣工。
因华盛顿条约,于1923年9月20日退役,次年11月24日在三菱长崎工厂完成解体。
技术特点
筑波号巡洋舰按照日本海军战舰命名的相关规定,名以茨城县的“筑波山”来命名。
筑波级巡洋舰兼具当时战列舰几乎无差别的防御,火力以及当时巡洋舰的高速,抬高了前甲板,实质上是战列巡洋舰的始祖,但因为无畏舰的出现,顿时成为旧式战列舰。筑波级巡洋舰被日本人夸耀为“世界最初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公认的第一级战列巡洋舰是英国的“无敌”级,筑波级的武备、速率方面比起差出一大截。日本人自夸的原因,只是筑波级装备了和战列舰一样口径的主炮而已,但从其使用原则上来说还是与同战列舰协同作战的装甲巡洋舰一样。1912年筑波级的舰级变为战列巡洋舰。 筑波级建造之初,海军省曾与吴海军工厂厂长山内寿治商量,山内决定“排除万难也要先答应下来”,随后由于海军舰政本部造船部部长小幡文三郎造船大监鉅细糜遗地商量技术细节后,正式决定建造,吸取日俄战争中的教训,採取了强化装甲防御的原则,并取消了舰首沖角。该级舰搭载4门305毫米主炮,是首艘装备如此口径巨炮的巡洋舰。 1904年以前的日本海军主力舰全为沖角艏。
日本战舰

1897年。扶桑号铁甲舰被松岛号沖角撞沉。1904年日俄战争中,在着名“恶魔的一星期”里,巡洋舰吉野被春日号装甲巡洋舰沖角撞沉。由于这两起事故的影响,从筑波级起,日本海军废除了新造战舰的舰艏沖角。
筑波是筑波型巡洋舰一号舰。起初以拥有战舰炮力的巡洋舰而计画急造,于1912年新设巡洋战舰舰种之前一直是一等巡洋舰(装甲巡洋舰)。而在简氏海军年鉴中,在舰种类别变更之前被分类为装甲巡洋舰而在华盛顿裁军条约中与同型舰生驹则被当作为战舰,成为条约中所限制的对象。
性能数据
标準排水量 | 13750吨 |
尺寸 | 137.1米(全长)/23米(宽) |
航速 | 20.5节 |
主火力 | 2座四一式双联装L45/305毫米主炮 |
副火力 | 12座单装四一式152毫米L/45炮,12座单装四一式120毫米L/40炮,4座单装四一式76毫米L/40炮 |
鱼雷发射管 | 457毫米×3 |
装甲防护 | 舷侧178毫米,甲板76毫米,炮塔178mm,司令塔228mm |
动力 | 2台直立式四气筒三段鼓胀式蒸汽机,26座宫原式燃煤锅炉,20500马力 |
服役事件
筑波

筑波号1905年1月14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05年12月26日下水,1907年1月14日竣工。
服役后,于1907年在第二舰队司令伊集院五郎中将率领下与千岁号前往美国维吉尼亚州汉普顿锚地,参加殖民三百周年庆典,并访问北美与欧洲港口。1912年8月28日,其与生驹号同时被列为战列巡洋舰,1915年12月4日至1916年10月25日,在横滨外海的例行阅舰典礼上担任天皇座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筑波号负责保卫日本与夏威夷之间的商业航线,后来隶属第一南遣支队,攻击德属南洋岛屿(后来成为日本的委託统治领土)。
1917年1月14日,筑波号停泊在横须贺港时,因弹药库爆炸而沉没,同年9月1日除籍。
回想起筑波号的经历,原本计画1905年12月12日下水,皇太子(后来的大正天皇)也会出席典礼,但因为前一天晚上风浪大起,进水台部分发生故障而临时中止了下水典礼,改到了下次满潮时的26日。
日本主力舰在港内爆炸沉没的例子不少,前有1908年在台湾澎湖岛马公沉没的松岛,在日俄战争后在佐世保沉没的三笠,后有1918年在德山湾爆炸沉没的河内,在1914年在濑户内海柱岛爆炸沉没的陆奥,每次爆炸的原因都令人费解,成为不解之谜。筑波号在1918年后浮起解体。 筑波号的姐妹舰生驹号战历与其类似,
生驹

1905年3月15日在吴海军工厂动工,1906年4月9日下水,1908年3月24日竣工。1912年8月28日被列为战列巡洋舰。
服役后1908年至1920年间,多半担任第一舰队及第二舰队主力,1910年奉命曾赴阿根廷参加独立百年庆典,历访南美、欧洲各国。
一战期间属于南遣支队,参与攻占德属南洋群岛的任务,在澳大利亚附近保护英国商船。

因华盛顿条约,于1923年9月20日退役,次年11月24日在三菱长崎工厂完成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