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来自天堂:正面养育的5个原则和技巧》是约翰·格雷集30年家庭治疗经验的精华之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世界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聪明、难以管教了。《孩子来自天堂》首次提出正面教养的5个原则和技巧,帮助父母掌握 “严教”和“溺爱”的平衡。用请求取代命令,用奖励代替惩罚,用暂停取代责骂,帮助孩子尽情发挥自身的天赋。
基本介绍
- 书名:孩子来自天堂:正面养育的5个原则和技巧
- 作者:约翰•格雷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页数:246页
- 开本:16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外文名:Children ate From Heaven:Positive Parenting Skills for Raising Cooperative,Con
- 译者:张蕙仪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8632643, 750863264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孩子来自天堂:正面养育的5个原则和技巧》编辑推荐:风靡全球的亲子沟通经典,畅销200多万册,被译为50多种文字发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亲子沟通专家约翰·格雷集30年家庭治疗经验。带给你不溺爱、不惩罚的正面教养法 。上万名家长、老师感动推荐。
亲子沟通专家约翰·格雷集30年家庭治疗经验。带给你不溺爱、不惩罚的正面教养法 。上万名家长、老师感动推荐。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格雷(John Gray) 译者:张蕙仪
约翰·格雷(John Gray),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性专家、人际沟通专家、家庭治疗师,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大师。他是10部畅销书的作者,其最着名的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被奉为两性情感圣经,畅销1.4亿册,被译为4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
约翰·格雷(John Gray),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性专家、人际沟通专家、家庭治疗师,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大师。他是10部畅销书的作者,其最着名的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被奉为两性情感圣经,畅销1.4亿册,被译为40多种文字全球发行。
媒体推荐
看到孩子不听话时,心里会特别生气,嘴里蹦出来的都是“威胁、气愤”的话。“学会控制情绪”的技巧帮了我的忙。推荐大家都看看。
——一位从教20年的教师, 2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读读《孩子来自天堂》你会拥有强大的信心,掌握正面养育技巧,提醒自己孩子需要什幺,你又能为孩子做些什幺。帮助孩子,让他掌握独特的能力,去创造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新浪亲子主编艾樱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她的特质、保护她、浇灌她,让她成长,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一直待在温室的幼苗长不成大树;而任由嫩苗被风雨摧残而不加卫护,它同样也会早早夭折。
——豆瓣网友谁谁谁
——一位从教20年的教师, 2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读读《孩子来自天堂》你会拥有强大的信心,掌握正面养育技巧,提醒自己孩子需要什幺,你又能为孩子做些什幺。帮助孩子,让他掌握独特的能力,去创造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新浪亲子主编艾樱
看完全书,最大的感受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她的特质、保护她、浇灌她,让她成长,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一直待在温室的幼苗长不成大树;而任由嫩苗被风雨摧残而不加卫护,它同样也会早早夭折。
——豆瓣网友谁谁谁
图书目录
推荐序正面教养,让孩子幸福一生
引言
第1章孩子来自天堂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问题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
养育孩子要预见各种潜在可能
第2章5条原则起作用的原理
养育孩子的压力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养育简史
暴力只能导致暴力
为什幺孩子会变得难以管教且破坏力强?
养育观念的全球性转变
第3章让孩子合作的新技巧
请求,但不要命令
用“……好吗”,不用“能不能”
不要反问孩子
表达要直截了当
无须解释
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
不要用感觉来控制孩子
激发孩子合作的魔力词语
回顾下让孩子合作的方法
孩子抵制该怎幺办
第4章应对孩子反抗的新技巧
最大程度减少孩子反抗的4个技巧
孩子的4种气质
歌唱的魔力
从家务中寻找乐趣
讲故事的魔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接受型的孩子需要规律和节奏
充满爱的习惯
形成规律生活的重要习惯
给孩子真正需要的
第5章提高沟通能力的新技巧
为什幺孩子们会反抗父母
花时间聆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和理解的两个条件
严厉型的养育
溺爱型的养育
学会延迟满足
了解并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
第6章更有效激励孩子的新技巧
惩罚还有用吗?
用惩罚来唤醒感觉
惩罚的积极作用
惩罚让孩子困扰
用奖励替代处罚
孩子行为偏差的两个原因
为什幺奖励更有效果
负面评价
“收集”孩子的良好表现
奖励的神奇力量
孩子为什幺不肯合作
理解型的奖励
根据孩子的气质进行奖励
运用奖励的实例
常备一些奖品
奖励的清单
重複的奖励
如何奖励十几岁的孩子
在公共场合应付胡闹的孩子
奖励就像甜点
从自然后果中学习
对奖励的担忧
第7章维护父母主导地位的新技巧
学会如何命令孩子
命令时,不要带着情绪
犯错没关係
不要对孩子表达你的消极情绪
吼叫是没用的
肯定的命令
命令但不必解释
如何命令十几岁的孩子
给出理由,孩子就会反抗
更好的命令方法
更有效的合作
选择你自己的方式
第8章保持控制的新技巧
必要的“暂停”
如何释放消极情绪
理想的“暂停”
向孩子解释“暂停”
4种常见的错误
拥抱父亲
调整意愿≠屈服
何时“暂停”
给孩子3次机会
当“暂停”无效时
5个技巧为什幺有用
第9章与众不同没关係
性别差异
对信任和关心的不同需要
重建信任和继续关心
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
“答疑先生”
“纠错女士”
在合适的时间提建议
男孩会忘记,女孩会记住
代沟
暴力文化
气质差异
气质的转变
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活动安排
体形差异
智力差异
学习速度的差异
各有所长
对孩子进行比较
第10章犯错误没关係
从无知到承担责任
到底是谁的错?
要有责任感
自我纠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孩子的学习曲线
重複必不可少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学会弥补过失
不惩罚,但要调整自由度
孩子犯错时怎幺应对
尽力就好
如果不準孩子犯错误
隐藏错误,瞒住真相
离异家庭的孩子
不设定高标準,不愿意冒险
为错误辩解,指责他人
消除“成长的风险”
自我贬低,自我惩罚
犯错误没关係
第11章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
情绪处理的重要性
消极情绪的化解之道
应对强烈的失落情绪
为什幺表达情绪是有好处的
同情的作用
暂停5秒钟
如果孩子不接受同情
当父母情绪低落时
不要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感觉
询问孩子有何感觉
父母克制什幺,孩子就会表达什幺
家里的“黑羊”
允许消极情绪的表达
第12章要求更多没关係
允许要求更多,孩子会不会索求无度?
感恩的美德
谈判的权利
如何学会说“不”
说“不”的10种方式
要求更多
模仿如何提要求
要求的力量
给予孩子太多
孩子总会要求更多
父母离异的孩子
要求更多很正常
第13章说“不”没关係,但父母才是主导者
父母怎样才能影响孩子
如何处理消极情绪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安慰孩子
孩子的记忆是有区别的
孩子的意志逐渐增强
平衡“自由”与“管束”
没有管束所带来的两个问题
孩子的3个“9年”
建立起责任感
认同父母与孩子的差距
离异对代沟的影响
怎样管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网路可以改善沟通
和其他父母交流以获得支持
第14章将5个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母女之间
父女之间
母子之间
父子之间
十几岁的孩子懂得心存感激
如果孩子吸毒,你该如何应对
孩子说“髒话”,父母怎幺办
允许孩子自由地说话
自己作决定
3个“7年”
为什幺十几岁的孩子逆反心理很严重
提高沟通技巧
尊重孩子的想法
把孩子送出去
用“我希望”代替“不準”
问问孩子怎幺想
养育是个挑战
成就伟大人生的礼物
致 谢
引言
第1章孩子来自天堂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问题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
养育孩子要预见各种潜在可能
第2章5条原则起作用的原理
养育孩子的压力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养育简史
暴力只能导致暴力
为什幺孩子会变得难以管教且破坏力强?
养育观念的全球性转变
第3章让孩子合作的新技巧
请求,但不要命令
用“……好吗”,不用“能不能”
不要反问孩子
表达要直截了当
无须解释
避免长篇大论地说教
不要用感觉来控制孩子
激发孩子合作的魔力词语
回顾下让孩子合作的方法
孩子抵制该怎幺办
第4章应对孩子反抗的新技巧
最大程度减少孩子反抗的4个技巧
孩子的4种气质
歌唱的魔力
从家务中寻找乐趣
讲故事的魔力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接受型的孩子需要规律和节奏
充满爱的习惯
形成规律生活的重要习惯
给孩子真正需要的
第5章提高沟通能力的新技巧
为什幺孩子们会反抗父母
花时间聆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和理解的两个条件
严厉型的养育
溺爱型的养育
学会延迟满足
了解并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
第6章更有效激励孩子的新技巧
惩罚还有用吗?
用惩罚来唤醒感觉
惩罚的积极作用
惩罚让孩子困扰
用奖励替代处罚
孩子行为偏差的两个原因
为什幺奖励更有效果
负面评价
“收集”孩子的良好表现
奖励的神奇力量
孩子为什幺不肯合作
理解型的奖励
根据孩子的气质进行奖励
运用奖励的实例
常备一些奖品
奖励的清单
重複的奖励
如何奖励十几岁的孩子
在公共场合应付胡闹的孩子
奖励就像甜点
从自然后果中学习
对奖励的担忧
第7章维护父母主导地位的新技巧
学会如何命令孩子
命令时,不要带着情绪
犯错没关係
不要对孩子表达你的消极情绪
吼叫是没用的
肯定的命令
命令但不必解释
如何命令十几岁的孩子
给出理由,孩子就会反抗
更好的命令方法
更有效的合作
选择你自己的方式
第8章保持控制的新技巧
必要的“暂停”
如何释放消极情绪
理想的“暂停”
向孩子解释“暂停”
4种常见的错误
拥抱父亲
调整意愿≠屈服
何时“暂停”
给孩子3次机会
当“暂停”无效时
5个技巧为什幺有用
第9章与众不同没关係
性别差异
对信任和关心的不同需要
重建信任和继续关心
男孩来自火星,女孩来自金星
“答疑先生”
“纠错女士”
在合适的时间提建议
男孩会忘记,女孩会记住
代沟
暴力文化
气质差异
气质的转变
不同气质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活动安排
体形差异
智力差异
学习速度的差异
各有所长
对孩子进行比较
第10章犯错误没关係
从无知到承担责任
到底是谁的错?
要有责任感
自我纠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
孩子的学习曲线
重複必不可少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学会弥补过失
不惩罚,但要调整自由度
孩子犯错时怎幺应对
尽力就好
如果不準孩子犯错误
隐藏错误,瞒住真相
离异家庭的孩子
不设定高标準,不愿意冒险
为错误辩解,指责他人
消除“成长的风险”
自我贬低,自我惩罚
犯错误没关係
第11章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
情绪处理的重要性
消极情绪的化解之道
应对强烈的失落情绪
为什幺表达情绪是有好处的
同情的作用
暂停5秒钟
如果孩子不接受同情
当父母情绪低落时
不要与孩子交流自己的感觉
询问孩子有何感觉
父母克制什幺,孩子就会表达什幺
家里的“黑羊”
允许消极情绪的表达
第12章要求更多没关係
允许要求更多,孩子会不会索求无度?
感恩的美德
谈判的权利
如何学会说“不”
说“不”的10种方式
要求更多
模仿如何提要求
要求的力量
给予孩子太多
孩子总会要求更多
父母离异的孩子
要求更多很正常
第13章说“不”没关係,但父母才是主导者
父母怎样才能影响孩子
如何处理消极情绪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怎样安慰孩子
孩子的记忆是有区别的
孩子的意志逐渐增强
平衡“自由”与“管束”
没有管束所带来的两个问题
孩子的3个“9年”
建立起责任感
认同父母与孩子的差距
离异对代沟的影响
怎样管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网路可以改善沟通
和其他父母交流以获得支持
第14章将5个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母女之间
父女之间
母子之间
父子之间
十几岁的孩子懂得心存感激
如果孩子吸毒,你该如何应对
孩子说“髒话”,父母怎幺办
允许孩子自由地说话
自己作决定
3个“7年”
为什幺十几岁的孩子逆反心理很严重
提高沟通技巧
尊重孩子的想法
把孩子送出去
用“我希望”代替“不準”
问问孩子怎幺想
养育是个挑战
成就伟大人生的礼物
致 谢
序言
推荐序 正面教养,让孩子幸福一生
焦虑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我们採取负面管教方式教育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遇到孩子“犯错误”、发脾气、没完没了提要求、与我们对抗时,父母想立刻“歼灭”孩子的这些“坏毛病”。脾气好的家长兴许能耐着性子给孩子讲讲道理,劝说几句,要是还不见效,就可能惩罚孩子。脾气不好的家长大多直接爆发,对着孩子吼叫,或者乾脆对着他的小屁股来上两巴掌。于是,你会发现孩子要幺变得越来越顽劣,让家长头痛,要幺越来越“老实”、“乖巧”,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走向两个极端。无论是哪种情形,孩子最终都会因为父母“不可信赖”,而向父母关闭自己的心扉。
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我们就没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尤其当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更是无从提供帮助。试想,倘若每个孩子都可以自如地向父母吐露心声,从父母这里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得到父母的援助与指导,那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的机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吗?
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有情绪的时候发泄情绪,偶尔做一些家长不太能接受的事情,这是孩子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毕竟,孩子只是孩子。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儘可能温和地对待孩子。但由于欠缺沟通技巧,这类家长也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即与孩子的沟通要幺变成一种软性控制,让孩子不胜其烦,要幺反过来,孩子开始掌控局面,家长被耍得团团转。一旦家长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接受了一些现代的育儿理念,懂得给孩子爱和自由的重要性,却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只知道一味迁就孩子,呵护孩子,强调给孩子爱与自由,却忽视了建立规则的必要性——完全没有规则,或者制定了规则却守不住底线,致使规则形同虚设。不仅孩子的行为得不到规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也会失去威信,导致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成长一样不是好事。
正如约翰·格雷在这本书中谈到的那样,“如果孩子们要什幺有什幺,他们就永远不会有耐心,更学不会延迟满足”;“如果孩子们事事顺心,他们就学不会合作”;“除非孩子们感觉到痛苦和失去,否则他们就无法学会同情和尊重”;“除非孩子们身处逆境,否则他们就学不会勇气和乐观”……
过度呵护、迁就孩子,他们一样会受了我们管教失误的伤。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仅影响孩子本身,还可能代代相传,影响一个家族。好的影响让孩子有更高的幸福指数,不好的影响则带给孩子创伤,并可能留下长久的疤痕。只要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们就不会受伤;即使曾经受伤,也可以更快痊癒,他们将来就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而能否妥善解决问题,则取决于我们能否採取正面有效的管教技巧。
实际上,无论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还是放任自流的养育,都会妨碍孩子健康成长,阻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正向联结,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我们的教养方式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正面养育的原则,缺乏正面养育的技巧。约翰·格雷在《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总结了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1.与众不同没关係;2.犯错误没关係;3.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4.要求更多没关係;5.说“不”没关係,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这5条原则基本囊括了亲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再配合以灵活的、个性化的管教技巧,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最终也都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开始正面养育吧,一切都将改变。
——一个超级爱孩子、喜欢研究孩子的早教专家 林怡
引 言
结婚一年后,我成为了一个新生儿和两个继女的父亲。我刚出生的小宝贝叫劳伦。两个继女一个叫朱丽叶,她8岁;另一个叫香农,她已经12岁了。儘管我的新婚妻子邦妮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母亲,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刚结婚一年,却有了3个孩子——一个小婴儿,一个不满10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女儿,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我曾给很多十来岁以及其他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上过课,很清楚孩子们对父母的看法。我还为成百上千的成年人作谘询,协助他们疗愈孩提时代的创伤——在某些方面,这些成年人的父母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我帮助他们学会用期待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给予自己那部分缺失的爱,以此疗愈内在的创伤。我靠着这些经验,开始了一个新手父亲的生涯。
在这一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沿用我父母的做法。有些做法很好,有些并不是很有效,还有一些真的糟透了。但很快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和成百上千的谘询者的遭遇,我逐渐发现了更有效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作出改变的场景。那天香农和她的母亲邦妮正在争吵。我走下楼去,试图帮邦妮解决这个问题。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加入进去,大声嚷起来。没几分钟,香农就安静下来了,默默地忍受自己的伤心和怨恨,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她。
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我错了,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每次我的父亲不知道该怎幺做的时候,他就会对我大声吼叫,而现在的我竟然和他一样。我在用吼叫和恐吓的方式来控制她。儘管我不知道还有什幺别的法子,但我清楚地知道吼叫和恐吓解决不了问题。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对孩子们吼过。最终我和邦妮一起找到了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重新掌控局面的更好的方法。
光有爱是不够的
对于父母的爱和支持,我非常感恩,正是他们的爱和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儘管他们爱我,但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还是伤害了我。疗愈了这些创伤让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父亲。我知道,我的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了解得很有限,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当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幺做会更好。
孩子需要我们的爱,也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精力照顾他们。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除非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独特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给予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父母是在付出爱,但却不是通过对孩子们的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有些父母确实很想多陪陪孩子,可因为不知道在一起能做些什幺就放弃了。也有的时候,是孩子们拒绝与父母在一起。很多父母想尽办法和孩子沟通,可是孩子们就是什幺也不肯说,于是父母也不知道怎幺办才好。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想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打孩子或是惩罚孩子,但无奈的是,对他们来说,除此之外,还有什幺更好的办法呢?因为和孩子的沟通根本不起作用,惩罚或是用惩罚来威吓孩子就变成了父母唯一的撒手锏。
要让沟通有效果,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你必须学会如何聆听,孩子们才会愿意对你说。你必须学会如何请求,孩子们才会愿意合作。你必须学会在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维持你的主导地位。当家长们学会了这些新的技巧,就可以放弃那些过时的养育方式了。
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作为数千人的谘询顾问和给上万人讲过课的老师,我很了解哪些养育方式是无效的,但我并不知道更有效的解决方式。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仅仅是摈弃以惩罚或是吼叫来控制孩子的方式是不够的。要放弃以惩罚威吓来保持控制权的方式,我们就必须找到其他同样有效的方法。在形成本书的基本观点以及正面养育的5个技巧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足以替代传统养育技巧的有效方法。
我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总结出本书中所介绍的正面养育的观点和技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我为很多成年人作谘询,处理他们个人以及人际关係方面的问题,这使我有机会了解,哪些教育方法在来访者的童年时代是无效的。后来,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开始探索并运用新的养育技巧。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不仅对我自己的孩子们有效果,对其他成千上万的家庭也同样有效。
玛吉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开始运用这些新的技巧来养育她已经十多岁的女儿莎拉。此前,莎拉从来不愿意和她进行任何的沟通,几乎已经处在离家出走的边缘。玛吉改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这最终解决了她们之间的问题。莎拉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在玛吉参加“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前,只要玛吉一开口,莎拉就开始皱眉头,但几个月后莎拉竟开始和母亲谈论自己的生活,听玛吉的话,并且很配合。
提姆和卡罗尔对他们只有3岁的小儿子凯文一筹莫展,他常常捣乱,一发脾气就乱扔东西。学习了正面养育之后,他们放弃了责打的方式,转而使用“暂停”的新技巧。凯文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提姆和卡罗尔学会了用了解并满足凯文独特需要的方式来养育孩子,重新取得了主导地位。
菲利普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后,他认识到孩子们是多幺需要他,也了解到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够做些什幺。他小的时候,主要是由母亲带大的,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孩子们是多幺需要父亲。但是现在他知道了孩子们的需要,也知道自己该怎幺做,他开始迫不及待地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对于这些新的养育技巧,他感到非常感激,这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更快乐了,也因为他自己也重新体验到了身为人父的欢乐。他以前错过了这种快乐,却根本没有意识到。
汤姆和凯伦常常为孩子的事争吵。因为他们俩成长的方式很不一样,于是在如何管教和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双方有很大的分歧。在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以后,他们对此有了一致的看法。孩子们不仅从更有效的支持中受益,更重要的是,父母不再总是争吵了,这才是孩子最大的收穫。
已经有无数的家庭从《孩子来自天堂》的观念和技巧中受益,如果你仍然对其有效性有怀疑,那幺不妨试试看,看结果会是怎幺样。这些技巧和方法的效果很容易验证。只要你开始使用,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的每一个建议都很有意义。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阅读理清自己的思绪。也有些时候,书里的新观念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怎幺做才是正确的。
儘管本书不可能涉及你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它可以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它会让你更了解孩子,启发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育方法,更好地应对每天遇到的问题。
《孩子来自天堂》所介绍的技巧和方法,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无论你面对的是婴幼儿、蹒跚学步的儿童、青春期前的孩子,还是青少年。即便你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方法,他们也很快会对这一养育方式作出反应。
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说,我发现我的两个继女对这种新的、非惩罚性的养育方式很快就有了积极的回应。即使过去她们是在惩罚和吼叫的养育方式下长大,但这并不影响新方法的效果。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不管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是怎样的养育方式,当家长们开始运用这一新的养育技巧后,都会变得越来越合作。
即使孩子们是在被忽视、辱骂甚至是残酷的惩罚中长大,这些技巧也同样有效。当然,被忽视、辱骂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为问题,可一旦运用了新的养育方式,这些问题都会有效地得以纠正或解决。只要给予孩子们正确的爱和支持,他们的恢复和适应性会让你大吃一惊。
养育危机
西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养育危机。暴力、自卑、注意力缺乏症、吸毒、早孕、自杀,诸如此类的报导每天都在不断增加。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养育方式,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此存在质疑,似乎没有方法是有效的,孩子们的问题仍然在持续地增加。
有些家长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过于纵容孩子,给他们的太多了,还有些家长则认为过时的养育方式该负主要责任,比如说打孩子或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也有些家长认为是社会的消极变化造成了这些新的问题。
太多的电视、广告充斥着整个社会,关于暴力、性的画面在电视、电影中随处可见,这些被很多人认为是罪魁祸首。的确,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家庭的影响。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也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除了消除社会中的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要认识到培养一个健康、自信、合作、充满同情心的孩子的力量就在自己手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家长们需要改进自己的养育方法。在过去的200年里,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儘管现代西方社会是建立在自由和人权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人们仍在沿用中世纪传下来的养育方式。
家长们需要更新原有的养育方式,以培养出健康、自信、富于合作精神的孩子。商人们非常清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只有跟得上市场的变化,才能很好地存活下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当今的自由社会中有竞争力,那就必须运用最有效最先进的养育技巧,为孩子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作好準备。
基于爱的养育方式和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比较
过去,孩子们被权威、恐惧和内疚感控制着。为了激发孩子们更好的行为,我们以各种方式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是不好的,如果他们不顺从,那就不值得受到更好的对待。失去爱和权利的恐惧,对孩子们起到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当这种威慑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用惩罚来製造更多的恐惧,并摧毁孩子们的意志。不守规矩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固执己见、顽固不化的。然而讽刺的是,从正面养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坚强的意志恰恰是创造自信、合作和同情心的基础。
旧的养育方式试图培养一个顺从的孩子,但正面养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一个有坚强意志力同时具备合作精神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摧毁孩子的意志来迫使孩子合作,孩子来自天堂,当他们心灵不受拘束,自我意志得到滋养时,他们会更愿意和你合作。
旧的养育方式旨在培养好孩子,正面养育的方式则旨在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恐吓让他们守规矩,孩子们会跟从自己的内在指引,自发地行动和作决定。他们不会撒谎或欺瞒,不是因为这违反了规则,而是因为他们内在正直。道德不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孩子们内在原有的,也是在与父母的合作中学到的。
旧的养育方式重点是培养顺从的孩子,而正面养育旨在培养充满自信的领导者。他们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只是被动地跟着前人的脚印向前走。这些自信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幺。
这些坚强的孩子不会轻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左右,也无须通过叛逆来证明自己。他们独立思考,也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协助和支持。当他们成年以后,不会被他人的观念所束缚,而是会遵循内在的指引,自己作出决定。
现在的孩子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
世界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也在发展。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不再有效,事实上,这种养育方式反而削弱了家长的主导地位。惩罚只会激发孩子对家长的反抗,导致叛逆。吼叫和责骂也无助于家长们取得控制权,相反,只会让孩子们不愿意听话和合作。家长们正努力寻求更好的沟通方式,以帮助孩子应对当今社会日益增加的压力,但他们仍然在沿用过时的养育方法。
我记得我的父亲就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他试图用惩罚来控制他的6个儿子和1个女儿。他曾经是军队中的中士,因此惩罚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教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把我们当成他的兵来对待。只要我们反抗,他就会用惩罚来威胁我们,以掌控局面。儘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养育方式在他那个年代是有效的,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是无效的,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显然也是无效的。
当他的威胁并没有使我们顺从的时候,父亲就会增加威胁的力度。他会说:“如果你再这样对我说话,我就让你禁闭一个星期。”
如果我还继续反抗,他就会说:“如果你还不停下来,我就让你禁闭两个星期。”
如果我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就会说:“好了,现在你要禁闭一个月,马上回到你的房间去!”
增加惩罚并没有产生真正积极的效果,相反,这只会引起更大的怨恨。在接下来的整个月里,我都在想着他是多幺的霸道,他的行为非但没有让我更愿意合作,反而将我推得更远。如果他说的是“既然你不尊重我说的话,那幺我希望你暂停10分钟”,我想这会有效得多。
惩罚通常会摧毁一个孩子坚强的意志,儘管这在过去可能会让孩子们顺从,但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的孩子更有见识,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幺。他们了解什幺是不公平,什幺是虐待,他们不会一味地忍受。他们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并起来反抗。更重要的是,惩罚和惩罚的威胁破坏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们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
对孩子们大吼大叫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听不进你说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在当今自由竞争体制下更有竞争力,或是为了维持家长和孩子之间持久的情感关係,家长们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当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倾听的时候,这些技巧会更有效。
当父母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时,孩子们也会聆听父母的声音。
当你把音乐声音调到很高的时候会发生什幺?你会什幺也听不到。当家长们对孩子大喊大叫或是总是提这样那样的要求的时候,结果也是一样的。
放弃惩罚
在旧社会,人们被暴君压迫、控制和操纵,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人们不会再忍受不公以及对自己人权的侵犯,他们会起来反抗,甚至为民主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样道理,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接受惩罚的威胁,他们会起来反抗。对于惩罚的不公,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遭到惩罚时,他们会用反抗、怨恨、拒绝和叛逆来反击,而且开始对抗父母的起始年龄越来越小。
现在的很多孩子和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需要来自父母的帮助,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重要,然而他们却抗拒或拒绝来自父母的支持。他们渴望马上摆脱父母的控制,虽然这种控制可以让他们更为健康地成长。
很多父母意识到惩罚已经不管用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还有什幺别的办法。他们不再惩罚孩子,但还是不行。纵容的养育方式无法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很快会得寸进尺,开始操纵和控制父母。
当孩子们可以随意闹情绪、发脾气时,他们就控制了局面,而一旦孩子们掌控了局面,那幺家长们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很多方面,这些孩子会与那些用过时的、基于畏惧的养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不管孩子是在畏惧教育还是在溺爱教育下长大的,如果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父母主导着整个局面的感觉,那幺当父母试图重新取得或是维持主导权时,他就会反抗或者拒绝。当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若运用本书中的正面养育技巧,家长们就可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自由和自主权,又能保持主导地位,这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畏惧教育的后果
过去打孩子是让孩子们建立起对权威的畏惧感,让他们学会要遵守规矩。但今天,这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对孩子们施以暴力意味着暴力的回应。这是孩子们更为敏感的表现。现在的孩子们更有创造力,更聪明,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我们无须运用畏惧教育的方法,如今的孩子也能很好地学会尊重别人,孩子们不是因为害怕而学会尊重,而是通过模仿学到的。孩子们天生会模仿父母。他们的脑子一直在观察、记录、模仿你的言行举止。他们是通过模仿和合作学会所有事情的。
如果家长自身行为恭敬,孩子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保持冷静、镇定并满怀爱心,那幺孩子就能逐渐学会在情绪强烈的时候如何静下心来。而当家长们掌握了应对失控孩子的法宝时,保持镇定、冷静、爱心和尊重就变得容易了。
如果你依靠打孩子来重新获得控制权,那幺孩子学会的就是在情绪失控时用攻击来解决问题。有很多次,我见到有一些母亲一边打孩子一边说:“不要打你弟弟。”她希望孩子能够明白挨打是什幺滋味,但打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强化她儿子攻击他人的倾向。
以后,这些孩子只要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人来发泄内心的怒火。儘管打孩子在过去是有效的,但现在已经没用了。畏惧教育的养育方式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家长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却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不够
现在家长们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而,我们必须了解什幺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同时也能促使他们主动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由于社会生存的压力,女人们常常满脑子想着那些她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男人们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他们能做的事情上。如果父亲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幺来帮助自己的孩子,那幺他们通常什幺也不会做。而当妈妈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幺的时候,她们往往会把其他事情看得更重要。
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他们就会更愿意花时间享受家庭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赚钱。对现在的家长们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而当家长们知道自己必须做什幺以及能为孩子做什幺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在本书中,你会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更新你的养育技巧。你会学到能促使孩子合作并表现出色的新技巧,从此和畏惧教育的旧方法说再见。
我们无须用惩罚带来的恐惧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天生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发展这种能力的机会。适当的奖励以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希望父母高兴的欲望,就足以让他们轻鬆得到激励,而无须惩罚或恐吓。
在本书的前8章中,你将学会运用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来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加强孩子的合作,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后6章中,你将学会如何将最重要的5条原则传达给孩子。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是:
1. 与众不同没关係。
2. 犯错误没关係。
3. 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
4. 要求更多没关係。
5. 说“不”没关係,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
这5条原则会让孩子的天赋自由发展。当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得到正确运用的时候,你的孩子将逐步拥有获得成功所必需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宽恕他人和自己、分享、延迟满足、自尊、耐心、坚持、尊重他人和自己、合作、同情心、自信以及乐观。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再加上你的爱和支持,你的孩子将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充分地发展。
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能帮助你拥有抚养孩子所必需的信心,这样的话,晚上你就能睡个好觉了。当你遇到问题和困扰的时候,你可以不断回顾这些原则和技巧,同时提醒自己的孩子需要什幺,你又能为他做些什幺。
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孩子来自天堂,他们自身早已拥有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家长的职责仅仅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提供必要的支持。运用这5条原则和正面养育技巧,你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并体会到由此带来的为人父母的自信,同时你还会感受到,在你的帮助下孩子们有能力去创造他们想要的生活。
焦虑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我们採取负面管教方式教育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遇到孩子“犯错误”、发脾气、没完没了提要求、与我们对抗时,父母想立刻“歼灭”孩子的这些“坏毛病”。脾气好的家长兴许能耐着性子给孩子讲讲道理,劝说几句,要是还不见效,就可能惩罚孩子。脾气不好的家长大多直接爆发,对着孩子吼叫,或者乾脆对着他的小屁股来上两巴掌。于是,你会发现孩子要幺变得越来越顽劣,让家长头痛,要幺越来越“老实”、“乖巧”,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想法,走向两个极端。无论是哪种情形,孩子最终都会因为父母“不可信赖”,而向父母关闭自己的心扉。
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我们就没法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尤其当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更是无从提供帮助。试想,倘若每个孩子都可以自如地向父母吐露心声,从父母这里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及时得到父母的援助与指导,那些令人痛心的事件发生的机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吗?
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有情绪的时候发泄情绪,偶尔做一些家长不太能接受的事情,这是孩子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毕竟,孩子只是孩子。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儘可能温和地对待孩子。但由于欠缺沟通技巧,这类家长也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即与孩子的沟通要幺变成一种软性控制,让孩子不胜其烦,要幺反过来,孩子开始掌控局面,家长被耍得团团转。一旦家长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接受了一些现代的育儿理念,懂得给孩子爱和自由的重要性,却又陷入了新的误区——只知道一味迁就孩子,呵护孩子,强调给孩子爱与自由,却忽视了建立规则的必要性——完全没有规则,或者制定了规则却守不住底线,致使规则形同虚设。不仅孩子的行为得不到规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也会失去威信,导致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成长一样不是好事。
正如约翰·格雷在这本书中谈到的那样,“如果孩子们要什幺有什幺,他们就永远不会有耐心,更学不会延迟满足”;“如果孩子们事事顺心,他们就学不会合作”;“除非孩子们感觉到痛苦和失去,否则他们就无法学会同情和尊重”;“除非孩子们身处逆境,否则他们就学不会勇气和乐观”……
过度呵护、迁就孩子,他们一样会受了我们管教失误的伤。家庭带给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仅影响孩子本身,还可能代代相传,影响一个家族。好的影响让孩子有更高的幸福指数,不好的影响则带给孩子创伤,并可能留下长久的疤痕。只要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们就不会受伤;即使曾经受伤,也可以更快痊癒,他们将来就更有可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而能否妥善解决问题,则取决于我们能否採取正面有效的管教技巧。
实际上,无论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还是放任自流的养育,都会妨碍孩子健康成长,阻断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正向联结,给孩子的未来蒙上阴影。我们的教养方式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正面养育的原则,缺乏正面养育的技巧。约翰·格雷在《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总结了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1.与众不同没关係;2.犯错误没关係;3.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4.要求更多没关係;5.说“不”没关係,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这5条原则基本囊括了亲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再配合以灵活的、个性化的管教技巧,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最终也都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
从现在起,开始正面养育吧,一切都将改变。
——一个超级爱孩子、喜欢研究孩子的早教专家 林怡
引 言
结婚一年后,我成为了一个新生儿和两个继女的父亲。我刚出生的小宝贝叫劳伦。两个继女一个叫朱丽叶,她8岁;另一个叫香农,她已经12岁了。儘管我的新婚妻子邦妮是一位很有经验的母亲,但对我来说,这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刚结婚一年,却有了3个孩子——一个小婴儿,一个不满10岁的女儿,还有一个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女儿,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我曾给很多十来岁以及其他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上过课,很清楚孩子们对父母的看法。我还为成百上千的成年人作谘询,协助他们疗愈孩提时代的创伤——在某些方面,这些成年人的父母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我帮助他们学会用期待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给予自己那部分缺失的爱,以此疗愈内在的创伤。我靠着这些经验,开始了一个新手父亲的生涯。
在这一过程中,我常常发现自己不自觉地沿用我父母的做法。有些做法很好,有些并不是很有效,还有一些真的糟透了。但很快通过我个人的经历和成百上千的谘询者的遭遇,我逐渐发现了更有效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我第一次作出改变的场景。那天香农和她的母亲邦妮正在争吵。我走下楼去,试图帮邦妮解决这个问题。我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加入进去,大声嚷起来。没几分钟,香农就安静下来了,默默地忍受自己的伤心和怨恨,突然间,我意识到自己深深地伤害了她。
就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我错了,我的行为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每次我的父亲不知道该怎幺做的时候,他就会对我大声吼叫,而现在的我竟然和他一样。我在用吼叫和恐吓的方式来控制她。儘管我不知道还有什幺别的法子,但我清楚地知道吼叫和恐吓解决不了问题。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对孩子们吼过。最终我和邦妮一起找到了当孩子犯错时,父母重新掌控局面的更好的方法。
光有爱是不够的
对于父母的爱和支持,我非常感恩,正是他们的爱和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儘管他们爱我,但他们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还是伤害了我。疗愈了这些创伤让我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父亲。我知道,我的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了解得很有限,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当父母在养育过程中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幺做会更好。
孩子需要我们的爱,也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精力照顾他们。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除非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独特的需求,否则他们就无法给予今天的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父母是在付出爱,但却不是通过对孩子们的成长最有利的方式。
有些父母确实很想多陪陪孩子,可因为不知道在一起能做些什幺就放弃了。也有的时候,是孩子们拒绝与父母在一起。很多父母想尽办法和孩子沟通,可是孩子们就是什幺也不肯说,于是父母也不知道怎幺办才好。
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想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打孩子或是惩罚孩子,但无奈的是,对他们来说,除此之外,还有什幺更好的办法呢?因为和孩子的沟通根本不起作用,惩罚或是用惩罚来威吓孩子就变成了父母唯一的撒手锏。
要让沟通有效果,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们的需要。你必须学会如何聆听,孩子们才会愿意对你说。你必须学会如何请求,孩子们才会愿意合作。你必须学会在给予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维持你的主导地位。当家长们学会了这些新的技巧,就可以放弃那些过时的养育方式了。
找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作为数千人的谘询顾问和给上万人讲过课的老师,我很了解哪些养育方式是无效的,但我并不知道更有效的解决方式。要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仅仅是摈弃以惩罚或是吼叫来控制孩子的方式是不够的。要放弃以惩罚威吓来保持控制权的方式,我们就必须找到其他同样有效的方法。在形成本书的基本观点以及正面养育的5个技巧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足以替代传统养育技巧的有效方法。
我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才最终总结出本书中所介绍的正面养育的观点和技巧。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我为很多成年人作谘询,处理他们个人以及人际关係方面的问题,这使我有机会了解,哪些教育方法在来访者的童年时代是无效的。后来,我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开始探索并运用新的养育技巧。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不仅对我自己的孩子们有效果,对其他成千上万的家庭也同样有效。
玛吉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开始运用这些新的技巧来养育她已经十多岁的女儿莎拉。此前,莎拉从来不愿意和她进行任何的沟通,几乎已经处在离家出走的边缘。玛吉改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这最终解决了她们之间的问题。莎拉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改变了。在玛吉参加“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前,只要玛吉一开口,莎拉就开始皱眉头,但几个月后莎拉竟开始和母亲谈论自己的生活,听玛吉的话,并且很配合。
提姆和卡罗尔对他们只有3岁的小儿子凯文一筹莫展,他常常捣乱,一发脾气就乱扔东西。学习了正面养育之后,他们放弃了责打的方式,转而使用“暂停”的新技巧。凯文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提姆和卡罗尔学会了用了解并满足凯文独特需要的方式来养育孩子,重新取得了主导地位。
菲利普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之后,他认识到孩子们是多幺需要他,也了解到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自己能够做些什幺。他小的时候,主要是由母亲带大的,因此,他根本不知道孩子们是多幺需要父亲。但是现在他知道了孩子们的需要,也知道自己该怎幺做,他开始迫不及待地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对于这些新的养育技巧,他感到非常感激,这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更快乐了,也因为他自己也重新体验到了身为人父的欢乐。他以前错过了这种快乐,却根本没有意识到。
汤姆和凯伦常常为孩子的事争吵。因为他们俩成长的方式很不一样,于是在如何管教和抚养孩子的问题上,双方有很大的分歧。在参加了“孩子来自天堂”工作坊以后,他们对此有了一致的看法。孩子们不仅从更有效的支持中受益,更重要的是,父母不再总是争吵了,这才是孩子最大的收穫。
已经有无数的家庭从《孩子来自天堂》的观念和技巧中受益,如果你仍然对其有效性有怀疑,那幺不妨试试看,看结果会是怎幺样。这些技巧和方法的效果很容易验证。只要你开始使用,很快就能看到成效。
《孩子来自天堂》一书中的每一个建议都很有意义。很多时候,你可以通过阅读理清自己的思绪。也有些时候,书里的新观念会让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怎幺做才是正确的。
儘管本书不可能涉及你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它可以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它会让你更了解孩子,启发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育方法,更好地应对每天遇到的问题。
《孩子来自天堂》所介绍的技巧和方法,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适用,无论你面对的是婴幼儿、蹒跚学步的儿童、青春期前的孩子,还是青少年。即便你的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方法,他们也很快会对这一养育方式作出反应。
就我本人的经验来说,我发现我的两个继女对这种新的、非惩罚性的养育方式很快就有了积极的回应。即使过去她们是在惩罚和吼叫的养育方式下长大,但这并不影响新方法的效果。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不管他们过去所接受的是怎样的养育方式,当家长们开始运用这一新的养育技巧后,都会变得越来越合作。
即使孩子们是在被忽视、辱骂甚至是残酷的惩罚中长大,这些技巧也同样有效。当然,被忽视、辱骂长大的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特别的行为问题,可一旦运用了新的养育方式,这些问题都会有效地得以纠正或解决。只要给予孩子们正确的爱和支持,他们的恢复和适应性会让你大吃一惊。
养育危机
西方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养育危机。暴力、自卑、注意力缺乏症、吸毒、早孕、自杀,诸如此类的报导每天都在不断增加。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养育方式,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此存在质疑,似乎没有方法是有效的,孩子们的问题仍然在持续地增加。
有些家长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过于纵容孩子,给他们的太多了,还有些家长则认为过时的养育方式该负主要责任,比如说打孩子或是对孩子大吼大叫。也有些家长认为是社会的消极变化造成了这些新的问题。
太多的电视、广告充斥着整个社会,关于暴力、性的画面在电视、电影中随处可见,这些被很多人认为是罪魁祸首。的确,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政府也可以通过立法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家庭的影响。孩子们的问题来源于家庭,也可以在家庭中得到解决。除了消除社会中的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家长们要认识到培养一个健康、自信、合作、充满同情心的孩子的力量就在自己手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家长们需要改进自己的养育方法。在过去的200年里,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儘管现代西方社会是建立在自由和人权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人们仍在沿用中世纪传下来的养育方式。
家长们需要更新原有的养育方式,以培养出健康、自信、富于合作精神的孩子。商人们非常清楚,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只有跟得上市场的变化,才能很好地存活下来。同样的道理,如果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当今的自由社会中有竞争力,那就必须运用最有效最先进的养育技巧,为孩子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作好準备。
基于爱的养育方式和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比较
过去,孩子们被权威、恐惧和内疚感控制着。为了激发孩子们更好的行为,我们以各种方式让孩子们相信自己是不好的,如果他们不顺从,那就不值得受到更好的对待。失去爱和权利的恐惧,对孩子们起到了强有力的威慑作用。当这种威慑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就用惩罚来製造更多的恐惧,并摧毁孩子们的意志。不守规矩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固执己见、顽固不化的。然而讽刺的是,从正面养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坚强的意志恰恰是创造自信、合作和同情心的基础。
旧的养育方式试图培养一个顺从的孩子,但正面养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一个有坚强意志力同时具备合作精神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摧毁孩子的意志来迫使孩子合作,孩子来自天堂,当他们心灵不受拘束,自我意志得到滋养时,他们会更愿意和你合作。
旧的养育方式旨在培养好孩子,正面养育的方式则旨在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孩子。我们无须通过恐吓让他们守规矩,孩子们会跟从自己的内在指引,自发地行动和作决定。他们不会撒谎或欺瞒,不是因为这违反了规则,而是因为他们内在正直。道德不是外界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孩子们内在原有的,也是在与父母的合作中学到的。
旧的养育方式重点是培养顺从的孩子,而正面养育旨在培养充满自信的领导者。他们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只是被动地跟着前人的脚印向前走。这些自信的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使命是什幺。
这些坚强的孩子不会轻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左右,也无须通过叛逆来证明自己。他们独立思考,也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协助和支持。当他们成年以后,不会被他人的观念所束缚,而是会遵循内在的指引,自己作出决定。
现在的孩子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
世界在进步,我们的孩子也在发展。基于畏惧的养育方式不再有效,事实上,这种养育方式反而削弱了家长的主导地位。惩罚只会激发孩子对家长的反抗,导致叛逆。吼叫和责骂也无助于家长们取得控制权,相反,只会让孩子们不愿意听话和合作。家长们正努力寻求更好的沟通方式,以帮助孩子应对当今社会日益增加的压力,但他们仍然在沿用过时的养育方法。
我记得我的父亲就曾犯过类似的错误。他试图用惩罚来控制他的6个儿子和1个女儿。他曾经是军队中的中士,因此惩罚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教育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把我们当成他的兵来对待。只要我们反抗,他就会用惩罚来威胁我们,以掌控局面。儘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养育方式在他那个年代是有效的,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是无效的,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显然也是无效的。
当他的威胁并没有使我们顺从的时候,父亲就会增加威胁的力度。他会说:“如果你再这样对我说话,我就让你禁闭一个星期。”
如果我还继续反抗,他就会说:“如果你还不停下来,我就让你禁闭两个星期。”
如果我还是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就会说:“好了,现在你要禁闭一个月,马上回到你的房间去!”
增加惩罚并没有产生真正积极的效果,相反,这只会引起更大的怨恨。在接下来的整个月里,我都在想着他是多幺的霸道,他的行为非但没有让我更愿意合作,反而将我推得更远。如果他说的是“既然你不尊重我说的话,那幺我希望你暂停10分钟”,我想这会有效得多。
惩罚通常会摧毁一个孩子坚强的意志,儘管这在过去可能会让孩子们顺从,但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的孩子更有见识,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幺。他们了解什幺是不公平,什幺是虐待,他们不会一味地忍受。他们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并起来反抗。更重要的是,惩罚和惩罚的威胁破坏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家长们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
对孩子们大吼大叫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听不进你说的话。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取得成功,为了让他们在当今自由竞争体制下更有竞争力,或是为了维持家长和孩子之间持久的情感关係,家长们需要更好的沟通技巧。当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倾听的时候,这些技巧会更有效。
当父母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时,孩子们也会聆听父母的声音。
当你把音乐声音调到很高的时候会发生什幺?你会什幺也听不到。当家长们对孩子大喊大叫或是总是提这样那样的要求的时候,结果也是一样的。
放弃惩罚
在旧社会,人们被暴君压迫、控制和操纵,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人们不会再忍受不公以及对自己人权的侵犯,他们会起来反抗,甚至为民主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样道理,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接受惩罚的威胁,他们会起来反抗。对于惩罚的不公,他们的反应更为强烈。遭到惩罚时,他们会用反抗、怨恨、拒绝和叛逆来反击,而且开始对抗父母的起始年龄越来越小。
现在的很多孩子和青少年心理还不成熟,需要来自父母的帮助,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重要,然而他们却抗拒或拒绝来自父母的支持。他们渴望马上摆脱父母的控制,虽然这种控制可以让他们更为健康地成长。
很多父母意识到惩罚已经不管用了,但他们并不知道还有什幺别的办法。他们不再惩罚孩子,但还是不行。纵容的养育方式无法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很快会得寸进尺,开始操纵和控制父母。
当孩子们可以随意闹情绪、发脾气时,他们就控制了局面,而一旦孩子们掌控了局面,那幺家长们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很多方面,这些孩子会与那些用过时的、基于畏惧的养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表现出同样的问题。
不管孩子是在畏惧教育还是在溺爱教育下长大的,如果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父母主导着整个局面的感觉,那幺当父母试图重新取得或是维持主导权时,他就会反抗或者拒绝。当孩子没有了父母的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若运用本书中的正面养育技巧,家长们就可以给予孩子所需要的自由和自主权,又能保持主导地位,这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畏惧教育的后果
过去打孩子是让孩子们建立起对权威的畏惧感,让他们学会要遵守规矩。但今天,这却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对孩子们施以暴力意味着暴力的回应。这是孩子们更为敏感的表现。现在的孩子们更有创造力,更聪明,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我们无须运用畏惧教育的方法,如今的孩子也能很好地学会尊重别人,孩子们不是因为害怕而学会尊重,而是通过模仿学到的。孩子们天生会模仿父母。他们的脑子一直在观察、记录、模仿你的言行举止。他们是通过模仿和合作学会所有事情的。
如果家长自身行为恭敬,孩子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够保持冷静、镇定并满怀爱心,那幺孩子就能逐渐学会在情绪强烈的时候如何静下心来。而当家长们掌握了应对失控孩子的法宝时,保持镇定、冷静、爱心和尊重就变得容易了。
如果你依靠打孩子来重新获得控制权,那幺孩子学会的就是在情绪失控时用攻击来解决问题。有很多次,我见到有一些母亲一边打孩子一边说:“不要打你弟弟。”她希望孩子能够明白挨打是什幺滋味,但打孩子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强化她儿子攻击他人的倾向。
以后,这些孩子只要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他人来发泄内心的怒火。儘管打孩子在过去是有效的,但现在已经没用了。畏惧教育的养育方式抑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家长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却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远远不够
现在家长们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因而,我们必须了解什幺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陪伴孩子,同时也能促使他们主动抽出更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由于社会生存的压力,女人们常常满脑子想着那些她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而男人们则主要把精力放在他们能做的事情上。如果父亲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幺来帮助自己的孩子,那幺他们通常什幺也不会做。而当妈妈们不知道孩子需要什幺的时候,她们往往会把其他事情看得更重要。
如果父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他们就会更愿意花时间享受家庭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赚钱。对现在的家长们来说,最大的财富就是时间。而当家长们知道自己必须做什幺以及能为孩子做什幺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更新你的养育技巧
在本书中,你会学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来更新你的养育技巧。你会学到能促使孩子合作并表现出色的新技巧,从此和畏惧教育的旧方法说再见。
我们无须用惩罚带来的恐惧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他们天生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发展这种能力的机会。适当的奖励以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希望父母高兴的欲望,就足以让他们轻鬆得到激励,而无须惩罚或恐吓。
在本书的前8章中,你将学会运用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来改善与孩子的沟通,加强孩子的合作,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后6章中,你将学会如何将最重要的5条原则传达给孩子。
正面养育的5条原则是:
1. 与众不同没关係。
2. 犯错误没关係。
3. 释放消极情绪没关係。
4. 要求更多没关係。
5. 说“不”没关係,但要记住父母才是主导者。
这5条原则会让孩子的天赋自由发展。当正面养育的各种技巧得到正确运用的时候,你的孩子将逐步拥有获得成功所必需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宽恕他人和自己、分享、延迟满足、自尊、耐心、坚持、尊重他人和自己、合作、同情心、自信以及乐观。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再加上你的爱和支持,你的孩子将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充分地发展。
这些新的养育观点和技巧,能帮助你拥有抚养孩子所必需的信心,这样的话,晚上你就能睡个好觉了。当你遇到问题和困扰的时候,你可以不断回顾这些原则和技巧,同时提醒自己的孩子需要什幺,你又能为他做些什幺。
最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孩子来自天堂,他们自身早已拥有成长所需要的一切。家长的职责仅仅是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提供必要的支持。运用这5条原则和正面养育技巧,你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真实需要,并体会到由此带来的为人父母的自信,同时你还会感受到,在你的帮助下孩子们有能力去创造他们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