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Devils on the Doorstep)是一部由华亿影视娱乐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喜剧战争剧情片。影片由姜文执导,姜文、姜鸿波、香川照之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影片于2000年5月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姜文
- 编剧:姜文 / 史建全 / 述平 / 尤凤伟
- 主演:姜文,姜鸿波,香川照之
-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
- 对白语言:汉语国语/ 日语/ 唐山话
- 中文名:鬼子来了
- 外文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 出品时间:2000年
- 製片地区:中国
- 类型:剧情/喜剧/战争
- 片长:162分钟
- 上映时间:2000年5月12日
- 分级:PG级(USA)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245929
- 主要奖项:第53届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大奖
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
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末期,故事发生在河北山海关附近的一座名为挂甲台的偏僻小村。一天夜里,有人把两个装着俘虏的麻袋押送进了村民马大三的家里,其中一个是日本兵,另一个是翻译官。本来答应好了八天以后来取人,结果此后再就也没有音讯。这两个俘虏在村子里关的时间一久,村民们便商议将二人处死,以避免麻烦。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起先决意以死殉国,而翻译董汉臣则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争取求生的机会。在多次试图处死两人未果之后,村民们认定他们命不该绝,就一直把这两个俘虏秘密关押在村里。
六个月之后,花屋小三郎决定报答马大三和众村民的不杀之恩,提出与村民完成一笔交易:村民一方把他和翻译送还给宪兵队,而日军方面则以两车粮食作为交换条件。在马大三的主张下,经过一番商议,村民接受了花屋的条件,并且签字订约。众人一併护送两个俘虏返回宪兵队。到宪兵队后,儘管队长酒冢感到有辱武士道精神,还是同意履行那份约定,并率部队将粮食送往挂甲台。粮食运抵村内,日军召集全村老小饮酒欢庆,共享吃喝。当欢庆进行到一半,酒冢突然向部下宣告天皇已经向盟军投降、日本战败的讯息,于是形势出现突变,日军开始杀戮无辜民众,整个村落化成屠场,又纵火将这一山村化为灰烬。在这场灭顶之灾中,马大三幸免于难。不久,国民党军队接管了日军大部俘虏,花屋所在部队也在其中。一个雨天,马大三假扮成烟贩,手持利斧冲进日军俘虏营,见人就砍,鬼子死伤数人。而他最终被国民党士兵所擒,被判处死刑。执行死刑的正是那个与他们曾经朝夕相处的花屋小三郎。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马大三 | 姜文 | ---- |
花屋小三郎 | 香川照之(日) | ---- |
董汉臣 | 袁丁 | ---- |
鱼儿 | 姜鸿波 | ---- |
五舅姥爷 | 丛智军 | ---- |
村民六旺 | 李丛喜 | ---- |
酒冢猪吉 | 泽田谦也(日) | ---- |
“我” | 李海滨 | ---- |
二脖子 | 蔡卫东 | ---- |
疯七爷 | 陈述 | ---- |
八婶子 | 陈莲梅 | ---- |
四表姐夫 | 史建全 | ---- |
一刀刘 | 陈强 | ---- |
野野村耕二 | 宫路佳具(日) | ---- |
高少校 | 吴大维 | ---- |
日军老电话兵 | 长野客弘(日) | ---- |
小电话兵 | 鱼见亮介(日) | ---- |
小碌碡 | 周海超 | ---- |
得儿头 | 徐海东 | ---- |
六旺爹 | 白云生 | ---- |
得儿头爹 | 杜世儒 | ---- |
鼓书艺人 | 贾幼然;王义和; | ---- |
日军曹长 | 梶冈润一;屋嘉部直行; | ---- |
日军伍长 | 山田将之;石山雄太; | ---- |
日妓 | 井上弥生(日);北苑绘里;中原美玲;板谷知子;森田美津子;小梶美音子; | ---- |
国军行刑队长 | 述平 | ---- |
国军行刑队员 | 姜武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监製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灯光 | 录音 | 场记 | 布景师 |
---|---|---|---|---|---|---|---|---|---|---|---|---|---|---|---|---|---|
董平 郑全刚 | 姜文 刘晓冬 刘小平 靳革 赵超 | 张华 喜子 | 尤凤伟小说《生存》 | 姜文 赵一军 | 马文忠 李海滨 刘杰(日文助理) 黄帆(英文助理) 张扬(事务助理) 武权(事务助理) | 姜文 述平 尤凤伟 史建全 | 顾长卫 王敏 赵晓时 | 崔健 刘星 李海鹰 | 张一凡 弗摩·温辛格 | 宋宇 曹三 | 唐世云 蔡卫东 | 袁斌 | 张莹 高文晏 | 纪建民 李天雷 | 吴凌 吴江 | 姬沛 | 姜金才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马大三演员:姜文马大三在片中是一个善良的中国农民,有人把装着日本兵的麻袋扔到他家里,村民抽籤,马大三抽到,由马大三来杀死日本兵,但他却把日本兵藏到长城。最后村民把日本兵送回,却招来杀身之祸,马大三也被他救的日本兵砍下头颅。
- 鱼儿演员:姜鸿波村里的寡妇,典型的农村妇女。因和马大三相好而怀了孕。她帮着马大三一起对日本兵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照顾。
- 花屋小三郎演员:香川照之日本兵,被人用麻袋装着扔进了马大三的家中。起初他决意以死殉国,而同他一起被俘的翻译董汉臣却利用语言上的障碍为二人争取了求生的机会。后被村民送回日军。他随上司给村民送来几袋粮食,而后趁村民不备血腥屠村。战败后,他成为国民党军的俘虏,经国民党军官授意处死了闯进俘虏营报仇的马大三。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序号 | 音乐原声 | 歌曲时长 |
---|---|---|
01 | 《军舰进行曲》 | 03:00 |
02 | 《秦颂》 | 05:15 |
幕后花絮
该片虽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因此虽然获得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仍被封杀。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 奖项名称 | 届次 | 结果 |
---|---|---|---|
2000年 | 坎城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大奖 | 53届 | 获奖 |
2000年 | 坎城国际电影节Netpac奖 | 53届 | 获奖 |
2002年 | 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 获奖 |
获奖记录教考资料
幕后製作
创作背景
影片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将原着中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的主题搁置,注重提炼“农民愚昧”和“战争荒诞”的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
投资拍摄
《鬼子来了》用了48万卷电影胶捲。顾长卫提议姜文能不能拍黑白的,当时的技术手段和人员设备都不是特别齐全,黑白片对摄影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不是形式的问题,而是内容。看过的人都意识到,根据《鬼子来了》的故事,它的色彩本身就是内容。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拍《鬼子来了》时姜文曾经为一场戏从美国专门进口一台特殊摄像机,《鬼子来了》用48万卷,结果导致比原计画2000万投资超30%还多。

参与公司
参与项目 | 公司名称 |
---|---|
製作 | 华亿影视娱乐有限公司 |
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 | |
中机现代贸易有限公司 | |
北京中博时代影视策划有限公司 | |
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 | |
发行 | Asian Union Film & Entertainment Ltd. |
发行信息
国家/地区 | 发行时间 | 国家/地区 | 发行时间 |
---|---|---|---|
中国 | 2000年5月12日 | 匈牙利 | 2001年10月9日 |
法国 | 2001年3月14日 | 希腊 | 2001年12月28日 |
新加坡 | 2001年6月14日 | 南非 | 2002年3月8日 |
荷兰 | 2001年11月1日 | 美国 | 2002年12月18日 |
日本 | 2002年4月27日 | 美国 | 2003年3月29日 |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没有一丝一毫相似于来自于中国的任何一种创作特点,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电影。(法国新观察家)
与他的同胞张艺谋和陈凯歌相比,他的风格更接近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一部推陈出新的电影杰作标誌了一位才艺非凡的电影人横空出世。”《阳光灿烂的日子》将姜文的少年回忆留驻在胶片之上,《鬼子来了》则进一步确立了姜文在当代中国影坛的独特地位。(法国观点周刊)
《鬼子来了》这部影片一反中国电影传统的叙述和铺垫方式,异常坦率直接,充满力量与激情,体现了人性的複杂与多面性。整部影片如同老子所说“上善若水”,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观众可以看到在中国人心底里流动的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善不能被随便欺侮。(导演明格拉)
负面评价
姜文的《鬼子来了》涉及了抗日这个历史话题,且立场不正。影片一方面不仅没有表现出在抗日战争大背景下,中国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反抗,反而突出展示和集中夸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