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斯·里奇,C语言之父,UNIX之父。曾担任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下属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繫统软体研究部的主任一职。1978年与布莱恩·科尔尼乾(Brian W. Kernighan)一起出版了名着《C程式设计语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此书已翻译成多种语言,被誉为c语言的圣经。2011年10月12日(台北时间为10月13日),丹尼斯·里奇去世,享年70岁。
丹尼斯·里奇获得学士学位并且获得哈佛大学更高的学位,在那里以肄业生资格学习物理,以研究生资格学习套用数学。这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一生的选择。里奇这样描述他的转变,当他听取一些非课程类的计算机讲座后(大约1960年),开始对计算机着迷,并选择了一学期正规(介绍性的)课程。第一部分是模拟计算机,后面是关于打孔卡片设备的,然后是关于真正的数字式计算机的,并为Univac I号机準备了一个程式。当时他是一个主修物理学的学生,但是更加着迷于计算机处理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他的毕业论文大部分是理论方面的(递归函式的层次),但是也开始投入更大精力到实践方面。作为助教为同一个介绍性课程的后续版本工作了三年——不过那时计算机已经成了IBM7049。 1968年获得数学博士,而论文正是上面的《递归函式的的层次》。1967年加入贝尔实验室,他的父亲阿利斯泰尔·里奇(Alistair E. Ritchie)在那里有长时间的工作经历,他的父亲对电晶体电路类的东西很有研究,正是由于父亲的影响,也使得他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不久后,加入了Multics项目,那时由贝尔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器三家的合作项目。里奇负责多道处理机的BCPL语言和GE650的编译器,它们都是属于GECOS系统的。同样的,他也写了ALTRAN语言的代数编译器,那是用于符号计算机的一种语言和系统。
个人着作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C程式设计语言》)
《Unix Programmer's Manual》
主要研究
C++的开发者和设计师、里奇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比雅尼·史特劳斯特鲁普说:“假如里奇决定在那十年里将他的精力花费在稀奇古怪的数学上,那幺Unix将胎死腹中。” 事实上,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两人发展了C语言,同时发展了Unix作业系统,在电脑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C语言在发展软体和作业系统时依然是一个非常常用的电脑语言,它对许多现代的程式语言如C++、C#、Objective-C、Java和JavaScript拥有极大的影响。在作业系统方面Unix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的Unix版本如AIX、Solaris、Mac OS X和BSD等,以及与Unix非常相似的系统如Minix和非常普及的Linux作业系统。甚至其Microsoft Windows作业系统与Unix相竞争的微软为他们的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与Unix相容的工具和C语言编译器。里奇还参加发展了Unix和C语言的两个后继软体:Plan 9和Inferno作业系统以及Limbo语言。两者均是基于他以前的工作上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