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为了宣传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熊猫,于1973年1月15日发行的,志号为编57-62的编号邮票。
这套邮票的6枚图案,均採用吴作人1972年绘画的水墨熊猫图,生动而逼真地表现出珍稀动物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徵。6枚图案分别以不同的浅淡单色为框线,形成多色套边,犹如一幅幅採用绢绫装裱的水墨画,精巧典雅。
这套邮票是中国正式成套发行的第二套熊猫邮票,也是“文化大革命”中发行的惟一一套动物题材邮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熊猫
- 外文名:Giant Panda
- 邮票志号:编57-62
- 发行时间:1973-01-15
- 邮票类型:编号邮票
- 全套枚数:6
- 印刷版别:影写版
- 设计者:许彦博
- 印製厂:北京邮票厂
- 原作者:吴作人
发行背景
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属于古动物,与其同时生活的剑齿虎等早已灭绝,成为化石,倖存下来的熊猫被动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中国政府对熊猫的保护非常重视,1962年被国务院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生存熊猫的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成立熊猫研究机构。
为进一步宣传中国这一特有珍稀动物,增进与各国的交往和友好,1973年1月15日,交通部发行了这套邮票。这是继1963年8月5日,邮电部发行的特59《熊猫》邮票之后,中国正式成套发行的第二套熊猫邮票。但这次发行“熊猫”邮票,意义和作用不同以往。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中国的国际声望日益提高。1972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在欢迎宴会上表示中国政府要向美国政府赠送两只大熊猫,尼克森高兴地接受。讯息传出后,很快在世界各国出现了熊猫热。国际舆论界认为中国向美国赠送大熊猫,并再次发行“熊猫”邮票,是在开展“熊猫外交”。

制票参数
图序 | 图名 | 面值 | 发行量 | 规格 | 整张枚数 | 齿孔度数 | 颜色 |
---|---|---|---|---|---|---|---|
(57) | 熊猫 | 20分 | 1000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黑、红、淡紫 |
(58) | 熊猫 | 10分 | 1000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黑、红、淡绿 |
(59) | 熊猫 | 8分 | 1000万枚 | 40mm×30mm | 50(5×10) | P11×11.5 | 黑、红、淡棕 |
(60) | 熊猫 | 8分 | 1000万枚 | 40mm×30mm | 50(5×10) | P11×11.5 | 黑、红、淡棕 |
(61) | 熊猫 | 4分 | 1000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黑、红、淡绿 |
(62) | 熊猫 | 43分 | 1000万枚 | 30mm×40mm | 50(10×5) | P11.5×11 | 黑、红、淡紫 |
(参考资料)
票面图案
![]() | 《熊猫》编(57),邮票画面描绘了一只大熊猫正在嚼吃竹叶的情景。 | ![]() | 《熊猫》编(58),邮票画面是吴作人先生依据这次熊猫繁殖场面进行设计的,因此,在这枚邮票上没有箭竹的背景,只是把幼仔的头朝上画着。 |
![]() | 《熊猫》编(59),邮票画面以一片修竹为背景,描绘了熊猫妈妈正在训练幼仔进食的情景,既体现了母子亲情,也表现了这种动物的天性。 | ![]() | 《熊猫》编(60),邮票画面描绘了一对熊猫兄弟正在进食的情景,它们悠然自得,十分亲切。 |
![]() | 《熊猫》编(61),邮票画面即描绘了一只大熊猫背依竹林,贪婪进食的情景。 | ![]() | 《熊猫》编(62),邮票画面描绘了两只成年大熊猫,在一起边吃边玩的情景,表现了熊猫的又一种生活习性。 |
邮票赏析
这套熊猫邮票,不仅用了吴作人的画,而且还根据交通部一位副部长的提议,保留了吴作人的题字和印章,这在新中国邮票设计史上是第一次。
《熊猫》编(57),画面描绘了一只正在津津有味儿地啃吃竹叶的熊猫形象。熊猫背靠粗壮挺拔的竹,双手握着一枝嫩绿的竹叶,啃呀,啃呀,肚子都吃得圆滚滚的了,还在不停地吃着。画面框线採用淡紫色,右上角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一颗红色印章,犹如一幅经过精心装裱的水墨画,典雅而富有情趣。
《熊猫》编(58),画面描绘了一对熊猫母子亲爱的情趣。熊猫妈妈抱着自己的小宝宝,用左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后背,前后摇晃着身躯,仿佛在哼着一支优美动听的催眠曲;熊猫小家家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慢慢闭上眼睛,幸福地进入美妙的梦乡,画面框线採用淡绿色,左上角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一颗红色印章,犹如一幅精心装裱过的水墨画,素雅而具有情趣。
《熊猫》编(59),画面以一片茂盛的竹林为背景,描绘了熊猫母子共进早餐的生活情景。熊猫妈妈很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熊猫小宝宝的手还不十分灵巧,不会把竹叶举起来自由自在地吃只得爬在地上伸着脑袋啃;熊猫妈妈望着孩子那种笨样子,还是坚持让熊猫小宝宝自己学着吃,她相信,经过实践锻鍊,孩子会掌握生活的本领,越来越聪明。画面框线採用淡棕色,右侧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红色印章,左上角钤以一颗鲜红的“珍异”二字椭圆形印章,既显示出了号称“动物中的活化石”的熊猫在世界动物资源中的地位,也使画面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熊猫》编(60),画面以茂密的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熊猫小伙伴的形象。也许,他俩刚刚在竹林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跑累了,肚子也饿了,现在正坐在地上加餐。他俩大口大口地吃着嫩绿的竹叶,是那样香甜,都顾不得相互交谈了。画面框线採用淡棕色,右下侧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红色印章,左上角钤以一颗鲜红的“珍异”二字椭圆形印章,既显示出了号称“动物中的活化石”的熊猫在世界动物资源中的地位,也点缀了画面。
《熊猫》编(61),画面描绘了一只正在独自进餐的熊猫姿态熊猫靠着高大挺拔的竹乾,手棒一枝嫩竹,吃得正香甜的时候,突然,仿佛传来了一种什幺动静,他侧耳倾听,现出若有听思的神情。画面框线採用淡绿色,右下角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红色印章,左上角钤以颗鲜红的“珍异”二字椭圆形印章,既显示出了号称“动物中的活化石”的熊猫在世界动物资源中的地位,也点缀了画面。
《熊猫》编(62),画面以远处的竹林为背景,描绘了一对猫朋友相聚攀谈的情景。熊猫主人坐在那里,左手扶着地,身体微微侧着;熊猫客人正在品尝主人亲手製作的美味佳肴,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便;他们交谈着,是那样和谐,自然。画面框线採用淡紫色,左上角保留了原画上的题字和一颗红色印章,犹如一幅装裱过的水墨画,精美典雅。
熊猫

收录情况
《熊猫》邮票被收录进以下集邮书籍中:
国家 | 书名 | 页码 | 编号 | 参考资料 |
---|---|---|---|---|
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 44 | - | |
中国 | 《中国邮票全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 156-157 | - | |
中国 |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 | 61 | 1210-1215 | |
美国 | 《Scott 2008 Standard Postage Stamp Catalogue Volume 2》 (即《斯科特标準邮票目录》) | 338 | 1108-1113 | |
德国 | 《MICHEL-China Katalog 2011/2012 Ubersee·Band 9.1》 (即《米歇尔邮票目录》) | 327-328 | 1126-1131 |
邮票价值
从新中国邮票发行过程来看,编号邮票是在“文”字邮票与JT邮票之间发行的“过渡时期的邮票”,具有以下值得邮人关注的几个特徵。
一、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徵。由于“文”字邮票的志号被取消,给生产和管理以及随后的收藏带来了许多麻烦,有鑒于此,邮票发行部门就对每枚邮票按数字进行编号——编号邮票应运而生。因“文”字邮票被安排在纪念日发行,就一律称之为“纪念邮票”,编号邮票也没有区分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有人据此称编号邮票为“后‘文革’邮票”。
二、编号邮票存世量较少。编号邮票发行期间,中国的集邮活动尚未恢复,集邮的全面复甦是在1978年以后。因此,编号邮票发行后主要用于邮政通信,大量邮票被使用和消耗,很少有人购买后进行收藏,因而存世量不多。编号邮票的面值主要是为适应当时的邮资标準来设定的,全部95枚邮票中,4分邮票有6枚,8分邮票有74枚,10分和22分邮票各有4枚,20分、43分和52分邮票各有2枚。因当时发行的普通邮票不够用,也发行了22分、43分和52分的邮票,以满足国际通信的需要,但当时用得最多的还是4分和8分的邮票,故编号邮票中面值4分和8分的邮票都属于“筋票”,而面值22分、43分和52分的单枚新票由于使用量较少,市价都低于面值4分和8分的邮票。
三、编号邮票发行量比“文”字邮票低很多。与“文”字邮票相比,编号邮票的发行量是很低的,邮票单枚的最高发行量为3000万枚,最低的仅120万枚,因此,能组成全套的编号邮票只有120万套。“文”字邮票的最低发行量为290万枚,但“文”字邮票的市价却远远高于编号邮票,并且编号邮票和“文”字邮票的套数、枚数和面值却相差不多,编号邮票共21套95枚,面值9.78元;“文”字邮票19套80枚,面值7.96元。按套数比较,编号邮票多2套,按枚数比较,编号邮票多15枚,按面值比较,“文”字邮票比编号邮票还少1.82元。“文”字邮票的全套发行量却比编号邮票全套发行量高一倍以上,但编号邮票的升值幅度却远低于“文”字邮票。
从以上叙述的特点和特徵来看,编号邮票有着较大的升值潜力。编57-62《熊猫》邮票是编号邮票中的精品,该票1997年曾高至2400元。
真伪鉴别
编57-62《熊猫》邮票,真品採用邮票纸印製,纸质坚韧挺括,吸墨性能好;刷有背胶;齿孔规则、整齐、圆滑;刷色纯正、自然,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邮票图案和文字,均清晰,逼真。
真伪鉴别

编57-62《熊猫》邮票,伪品採用邮双面铜版纸印製,纸质鬆软较厚;未刷有背胶;齿孔不圆滑、不规则;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邮票图案和文字;刷色模糊;显示彩色网点。
荣誉表彰
这套“熊猫”邮票发行后,很受中国国内外欢迎,北京市邮局发行“熊猫”邮票仅一个月,就向国外出口近40万套。这套邮票在1980年被邮电部授予建国30年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