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师至洁

(2020-08-12 09:02:05) 百科
师至洁

师至洁

师至洁,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研究生,国家职业指导师、高级心理健康谘询师、首批EAP运营师。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职业指导嘉宾、中华英才网伯乐谷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创业就业指导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公益论坛副秘书长、雅歌公益基金北京办事一处执行总干事。曾担任“09年首届首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评审,“09年全国青年优秀创业导师”,2010年人力资源公益讲师等。13年新闻从业背景,专注于人力资源与管理领域。曾先后在主流媒体任首席记者、专家型记者、主编、总编辑、3F媒体顾问公司执行CEO等职务。现为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市场副总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师至洁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北保定
  •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心理所
  • 主要成就:国家职业指导师,首批EAP运营师
    高级心理健康谘询师
    09年全国青年优秀创业导师
  • 代表作品:《联想企业文化》,《如何成为金牌心理谘询师》等。

人物经历

师至洁有十几年国内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行业深度参与经历。历经国企、民企、合资企业,对不同行业的职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调查和理解。被称为国内首位把职业指导和心理谘询结合在一起的专家。
在媒体期间,她深访近百家企业,对不同企业间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在参与国内企业界首家“就业研究中心”就业研究期间,深入人才市场、深入企业,了解不同环境下供需双方的需求。并应清华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邀请撰写了《热门行业职业指导丛书》《如何成为金牌心理谘询师》等系列丛书。
作为中华英才网特聘职业规划专家,跟随中华英才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大学中做就业讲座;
作为国家职业指导师,曾为全国8000多名求职者做职业指导与职业心理谘询;
作为国家首批EAP运营师,曾深入企业做员工职业心理辅导。
从2003年开始,先后在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範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学校讲授《求职的技巧和方法》、《面试技巧》、《面试礼仪》、《找好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为上千名求职者多次在招聘会上做职业谘询。2009年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创业就业导师;金山爱词霸大讲坛入驻职业指导专家,就《职场升值的黄金法则》给网友做现场直播。
在中华英才网伯乐谷中,曾就《边打工边创业》、《海归求职与发展》做现场直播,并为全国网友答疑解惑。
2010年1月被评为“2009年度全国优秀创业导师”併到人民大会堂领奖。
曾经做过的案例:
北京某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前员工职业心理辅导
北京城乡干部心理培训
山西太原教育企业EAP服务
北京某教育公司EAP服务

培训课程

◆面对企业:《员工心理》团体课程、 企业EAP培训、《写作技巧》培训
◆面对大学生群体:《找好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快速进入传媒行业>
◆面对个人:职业心理谘询/就业指导

成长故事

师至洁的职场故事:用真诚'炒掉'老闆
刚进入职场,我还是用勇气说服了第一个老闆:1997年3月,我试着应聘一家广告公司,面试时我的胆子很大,可能也是年轻气盛吧,丝毫不知道广告公司为何物的我面对经理的提问“你觉得你适合做什幺?”,回答竟是上学时老师讲的“要做最难做的事”。所以,我脱口而出:“你把公司最难做的事交给我做吧!”经理感到很惊奇,“你能做好吗?”我的回答更坚决:“许我不能做到完美,但是我可以试试!”就这样,第二天我就上班了。
但是,公司远没我想得那幺好做,现实中与课本描述的完全两样:由于我对公司懂得很少,公司里很多事都不能胜任,又遭到新同事们暗地里的奚落: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他们画的一张漫画,意思是我占着位置也不干活儿,幸运的是总经理不仅没埋怨我还告诉我传真机、电脑的用法,让我很是感激。不久,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同时们纷纷另谋他就,我为感谢经理的知遇之恩,不仅没离开,还成了很得力的助手,把公司里里外外操持的很让他放心。
在公司里,我不仅学会了所有的办公设备使用,还尝试做起了广告策划,很快居然有了广告客户,虽然第一笔广告费只有1000元钱,公司拿到的代理费是150元,由于额度小也没我的提成,但毕竟开张了,经理也很高兴。后来又陆续为酒店开业、礼品促销做了几次广告策划案,虽然没有全部拿到钱,但毕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后来,年轻的总经理把刚刚大学毕业的女朋友安排到了公司做设计,但是年轻的女孩不久便对我的工作干涉起来,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私产,在老闆不在时俨然成了老闆,甚至连对客户的电话沟通也被“友好”的警告:“没必要说那幺长嘛,”要知道,广告公司要维持的是客户,在客户都没挂机的情况下我不能做到没礼貌而得罪客户。后来,这位“準老闆”又从我手中拿走了公司办公柜的钥匙。本来能让我留恋的就只是总经理的“伯乐”情,我也不忍心看到总是老闆一个人为了公司的发展而东奔西跑,总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尽一份力。但是,这种努力在得到无形的压制后就让心中变得很不痛快,想跳槽的决心慢慢浮现了。
机会很快就来了,不久的一次新闻报刊招聘会上,我的善谈给一家报社招聘者很好的印象,一周后,对方希望我能马上上班。但是,真的要走了,广告公司的辞职却让我很为难,面对真正让我涉足职场并学到很多东西的老闆,我怎幺能狠下心在公司业务日渐下滑时自己奔前程?由于这种心态,光辞职就辞了两次,第一次是以老闆的一句“我不会因为家里有人参与公司而…不顾公司的发展”,并专程开车到家里找我真诚挽留。面对真诚我留下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我只面试并参加了几次编前会的报社居然在还没正式报到上班的情况下,给我发了一个月工资,副总编辑希望我能儘快办好辞去广告公司的手续全力加盟报社,我意识到又遇到了一位指引我前进的“老师”,很可能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机会,同时也考虑到:无论将来在广告公司做到什幺位置,始终是个家族型的广告公司,而这种类型的广告公司由于儘早融入亲情而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把握住新的机会,很可能在职业生涯上又是一次飞跃。于是,在老闆的“双倍工资挽留”挽留下我还是痛下决心离开。为了做到仁至义尽,我帮助老闆介绍了一位比较踏实的人接替我的工作,并在交接完后才彻底离开。
就这样,用真诚告别了第一个老闆。
站在中国职业谘询心理的潮头
“企业招聘中,不同职位一定要和具备不同职业性格的人才匹配,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效能,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识人要求。同样,职场人所从事的职业也有性格,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在求职和选择的路上,清晰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性格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来说非常关键,因为选对行业更有快乐感,更容易成功!”近日,在人民大学的课堂上,国内首位提出职业指导和心理谘询要结合的职业心理专家师至洁这样告诉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们。
总是不经意间站在潮头
师至洁,有着13年新闻从业背景,期间,从一线记者到媒体总编,又从人力资源专家到企业高管,因为工作的关係,对人才市场非常熟悉,同时,又在工作中接触到大批的企业管理者,洞悉供需双方不协调的根源。所以,面对就业压力下还不断为了生存而跳来跳去不见得越跳越高的职场人,便萌生了倾自己后半生“助人自助”的想法。
初期,由于自身乐于助人的品质,在身边凝聚了一批又一批的“冬粉”,她帮大家答疑解惑,并凭藉着自己阅历的人脉,成为大家职业中的“知心姐姐”。因为在工作中接触更多的大学生群体,也接触大量的企业招聘者,经常会了解到人们各种职场状况下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但真正走入心理行业,还是在读完心理学之后。
2004年,师至洁在中科院心理所读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后,也曾像很多人一样想以心理谘询师作为自己的职业,但在实习中经历了一些案例后,发现心理谘询在国内虽然在逐渐升温,但更多人的心理问题却是在竞争环境中由于焦虑,或者生活压力事件而形成的,似乎把职业指导与心理谘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为社会人解决问题。于是,在2004年12月份,她提出了职业心理的概念,并率先在北京的高校和一些企业中的新员工培训中开始走起来,没想到,这样做的反馈非常好。为此,还作为北京广播电台新闻台的嘉宾给北京的听众们讲述职业心理对自己职场的帮助;随后,她又成为中华英才网伯乐谷的第一批职业指导专家,专门从心理学角度帮助求职者和职场人答疑解惑。为此,她的部落格还一度成为新浪的热点部落格,也因此经常在新浪、搜狐等大网站为网民们做线上职业谘询。
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结合以往自己的工作经历,帮助更多的人在职场中有更健康的职业心态,同时,用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帮助职场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没想到,由于自己的积极心态,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却是站在国内职业谘询心理的前端”。
致力于以心理界最实用的技术——解决管理困境
职业指导与心理谘询,前者能帮助职场人答疑解惑,后者则能让职业场人心理成长。职业谘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西方十分流行,但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进步。对此,师至洁说,“对于想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因环境和阅历会有一定的门槛,首先,你要熟悉职场人的心态和期望,自身要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背景;其次,你还要清楚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心理发展过程,熟悉不同过程中所特有的心理转换状态。”
据介绍,职业谘询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职业、职业谘询中的情况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及职业转换的问题。如:职业转变的“机遇价值”,职业转变对人的影响,职业转变的技能,转变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培训问题等等,英国职业谘询心理学家帕克斯(Parkes)认为:“在生活流逝的过程中,(人)要经历许多变化。相见、离别、成长、衰老、成功、失败--每一变化都既有得也有失。过去的环境要摒弃,新的环境要迎接。人们来去匆匆,工作失而复得,宅地和财产得到而又卖出,学会新技术又弃掉旧技术,期待得到实现或是希望遇到破灭--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人们需要放弃一种生活模式,而去接受另一种生活模式。”同样,人也总是需要放弃一种旧的工作模式,迎取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否则,人便会失去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便会停滞不前。
此外,职业谘询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的思想便是人的事业生涯将是起伏变幻的,人有不断改变职业环境的要求,也需要放弃旧的职业生活模式。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职业的转换。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处理好员工的职位、岗位、职业转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管理理论与实践均未给予必要的关注。
师至洁表示:“在企业中,员工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会直接与企业管理成本相关,也会与生产效能有关,这表面看似是职场人的心境转换,其实却是企业成本的转换。因为在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过程中,职位、岗位、单位和职业转换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实质上,职位、岗位、单位和职业转换的发生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的改变与调整,是员工职业发展的一种需求与欲望的反映,是员工职业生涯心理与行为反映的一种方式。因此,诸如“职业中的情商”、“工作动机”、 “焦虑的作用”、“工作兴趣”、“工作转换”、“工作或职业转变对人的影响”等等,这都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给予 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回馈
“上天是公平的,你的付出一定能得到回馈,但付出,不一定能马上得到回报”。这是师至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专注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更多人解决职场问题的动力。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与师至洁自身的职业背景密切相关的。“当初,我毕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在我职场的每一步,都遇到了给我机会和点拨我成长的人,有正面也有反面,都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我的同事,带着给予的心态,帮助我的下属,我要让他们因为跟我在一起而受益和成长”。
“到今天为止,留在心中印象最深的还是自己职业引路人的“指引”和“帮助”对自己成长的启迪。因为他们得指引,我才有了跨进媒体行业并迅速成长得机会;有了伯乐般的帮助,我才得到了成长的平台,所以,在自己得到后充分的去“给予”就成了我最大的心愿。我并不期望我所有的付出和给予都会有回报,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回报。”师至洁说。
在她所就职过的机构或者企业,她都会对手下的员工实施“导师”式的管理方式,也享受了帮助属下成长的快乐。
在生活和工作中,一个健康的心态有多重要,而健康的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心理谘询师职业是一个能让我的收穫和感悟帮助更多人的职业,是一个能让人的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职业。所以,在“专注”和“勤奋”的职业道路上,她相信自己能收穫更多。
事实上,由于她在业内敬业和专业的影响,成为了“09年首届首都大学生职业发展大赛”评审。同期,又被大出版社邀请成为“热门行业职业指导丛书”的作者。同时,还获得了2009年中国青年优秀创业导师的称号。还在2008年底,在北京创办了国内企业界第一家“就业研究中心”及国内首家职业心理网站,运用职业心理谘询技术帮助可更多的人度过职业困境。
后来,在通往专业的道路上,师至洁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性格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徵,从而揭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谘询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职业心理谘询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更加明确了自我的努力方向——搭建国内职业心理谘询业的专业平台和空间,服务更多的职场人和企业管理者,促进劳资关係更加和谐,企业生产效能更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