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裸胸鯙为海鳝科鱼类,最大体长120cm,分布西北太平洋海域。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花斑裸胸鯙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纲: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 亚纲:辐鳍亚纲 (Actinopterygii)
- 目:鳗鲡目 Anguilliformes
- 科:海鳝科
- 属:裸胸鳝属
- 种:花斑裸胸鯙
简介
中文名:花斑裸胸鯙
学名:Gymnothorax neglectus
英文名:
俗名:细花斑裸胸鳝钱鳗,薯鳗,虎鳗
科名:Muraenidae
科中文名:海鳝科
同种异名: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地理分布:全世界仅分布于日本和歌山县以南至中国台湾一带海域。在中国台湾见于基隆、南方澳和成功等地。本种的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的基隆。
模式种产地:Keelung, Taiwan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100 - 300米
最大体长:120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学名:Gymnothorax neglectus
英文名:
俗名:细花斑裸胸鳝钱鳗,薯鳗,虎鳗
科名:Muraenidae
科中文名:海鳝科
同种异名: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
地理分布:全世界仅分布于日本和歌山县以南至中国台湾一带海域。在中国台湾见于基隆、南方澳和成功等地。本种的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的基隆。
模式种产地:Keelung, Taiwan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100 - 300米
最大体长:120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是
食用鱼类:是
观赏鱼类:否
形态特徵
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口为端位,可闭合完全。颌齿单列,尖牙状,且些微倒勾。部份小型个体在上颌齿内侧具有1-2颗较外侧齿为大的尖牙。肛门位于鱼体体长中央点之前。脊椎骨数140-142。在福马林或酒精保存液中鱼体呈暗褐色,全身及背鳍部位具有许多小白斑块。颅顶部具有许多此彼此分离的小白斑点。在头部的后半段、躯干、尾部的前段和背鳍部位,小白斑分布的密度较高,许多小白斑更汇聚成雪花状的斑块。体表白斑块出现的密度因不同个体而有相当的变异。颌部,口内、颐部或臀鳍上无明显的白斑分布。臀鳍边缘明显呈白色,背鳍和尾鳍的边缘颜色较黑。嘴角黑色;鳃腔表皮上的皱褶为黑色。颐部和腹部的颜色较淡。活体的颜色特徵大致上和置于保存液中的标本类似,但活存时鱼体底色似乎更暗些,白斑块似乎更明亮些。眼虹彩为黄至褐色。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的水层较深,约为100-300公尺深的海底或大陆斜坡。主要以底栖性鱼类为食。多为底延绳钓渔法所捕获。在人为水族环境中不易存活,可能是水压相差太大的缘故。
渔业利用
一般可利用底延绳钓渔法捕获。曾见于鱼市中贩卖,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