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帮剧,指的是所拍摄的电视剧、影视剧中出现历史错误,例如在新版《水浒传》在庄稼地里竟然种着玉米,新版《三国》中出现一些“未卜先知”的台词等等,这些雷人、莫名其妙的电视剧硬伤,让人哭笑不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穿帮剧
- 外文名:Film series
- 拼音:chuanbangju
- 例如:在新版《水浒传》
概述
穿帮剧,新版《水浒传》、新版《红楼梦》在卫视上热播,虽然收视率并不如前期宣传那样火爆,历史剧中的常识错误屡见不鲜,2010年播出的新版《三国》历史硬伤超过10处,而新《红楼梦》演员读了许多个白字。电视剧好与坏暂作他论,在拍摄历史剧时,编剧、导演和演员是否应当尊重一下历史常识?以下就盘点几种在历史剧中常见的常识差错。
历史乱象
1、在新版《水浒传》第一集第一分钟,便出现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一个人在庄稼地里窥视太尉押送生辰纲,而细心的网友发现地里竟然种着玉米!随后黄灿灿的玉米更是在各种情节中频繁出现,颇为抢镜。
2、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国,宋朝的时候哥伦布还没发现新大陆呢。这样史实性的错误让网友感慨“太穿越”,更有网友讽刺说:“如果不看剧名,还以为在看《李自成》呢。”对于这样的历史错误,导演解释:“在剪辑时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在北京确实找不到大片的高粱地,所以还请观众见谅。”
3、植物穿越似乎已成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惯例”,在2011年上映的《关云长》中,曹操请关羽做家乡菜,关羽竟将胡萝蔔搬上了桌,而胡萝蔔在13世纪才从伊朗引入中国。而几年前播出的《大汉天子》曾出现一个镜头:汉武帝竟餵大臣吃速食麵,更是雷翻观众。
2、玉米在明朝才引入中国,宋朝的时候哥伦布还没发现新大陆呢。这样史实性的错误让网友感慨“太穿越”,更有网友讽刺说:“如果不看剧名,还以为在看《李自成》呢。”对于这样的历史错误,导演解释:“在剪辑时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在北京确实找不到大片的高粱地,所以还请观众见谅。”
3、植物穿越似乎已成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惯例”,在2011年上映的《关云长》中,曹操请关羽做家乡菜,关羽竟将胡萝蔔搬上了桌,而胡萝蔔在13世纪才从伊朗引入中国。而几年前播出的《大汉天子》曾出现一个镜头:汉武帝竟餵大臣吃速食麵,更是雷翻观众。
人物对话
1、如果说第一条常识错误还是比较明显的,那幺以下的这些错误则颇为隐蔽,剧中历史人物往往“未卜先知”,说出了几百年后才出现的话。这一错误尤以新版《三国》最为明显。剧中刘备在参加会盟时义正辞严地高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这句名言实际上出自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但是由刘备口中说出来就太穿越了。
2、网友们发现的另一句“未卜先知”的台词来自新版《三国》中的陶谦,陶谦对儿子说自己本想结交曹操,却弄巧成拙。殊不知,“弄巧成拙”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黄庭坚的《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3、除了新版《红楼梦》老老实实地照搬原着台词外,《三国》、《水浒传》都对台词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不过其中古诗词的套用却往往“弄巧成拙”,发生历史性错误。当公孙瓒对曹操奉承道:“天下谁人不识君”时,不知原作者、400多年后才出生的唐朝诗人高适作何感想?
2、网友们发现的另一句“未卜先知”的台词来自新版《三国》中的陶谦,陶谦对儿子说自己本想结交曹操,却弄巧成拙。殊不知,“弄巧成拙”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黄庭坚的《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3、除了新版《红楼梦》老老实实地照搬原着台词外,《三国》、《水浒传》都对台词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不过其中古诗词的套用却往往“弄巧成拙”,发生历史性错误。当公孙瓒对曹操奉承道:“天下谁人不识君”时,不知原作者、400多年后才出生的唐朝诗人高适作何感想?
年代乱用
1、在新版《三国》中,孙权对父亲孙坚说:“西汉末年,王莽篡逆……”这一句台词立刻遭到网友质疑:“西汉东汉是后世对于历史的区分,孙权怎幺会知道?”
2、类似的错误还曾发生在《康熙大帝》这部以严肃着称的历史剧中,由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皇太后自始至终都自称“我孝庄”,而“孝庄”是康熙在她死后追认的谥号。
2、类似的错误还曾发生在《康熙大帝》这部以严肃着称的历史剧中,由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皇太后自始至终都自称“我孝庄”,而“孝庄”是康熙在她死后追认的谥号。
台词穿越
新版《三国演义》中会盟时,公孙瓒对曹操说:“正可谓是天下何人不识君啊!”要知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是唐代边塞诗人高适所作的《别董大》中的诗句。三国时期的人念出唐诗,不少观众直感叹:“太穿越了吧!”
像这样“穿越”的台词还真不少。刘备去参加会盟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实际是出自明末清初的着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看来刘备一不小心也穿越了一把。其后,吕布又“穿越”到宋朝似的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诗出自宋朝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另外,许攸对陶公子说:“陶谦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众所周知,“画虎不成反类犬”是出自唐朝刘知几的《史通六家》。对于诸多此类错误,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着作权费了。”
像这样“穿越”的台词还真不少。刘备去参加会盟时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实际是出自明末清初的着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日知录》,看来刘备一不小心也穿越了一把。其后,吕布又“穿越”到宋朝似的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这句诗出自宋朝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另外,许攸对陶公子说:“陶谦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众所周知,“画虎不成反类犬”是出自唐朝刘知几的《史通六家》。对于诸多此类错误,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着作权费了。”
各方观点
1、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自然不会相信所谓“电视剧对于历史的普及”功能,也不会相信这些历史错误能够误导青少年,那幺去挑这些细节的常识性历史错误,是否一种“吹毛求疵”的行为?
2、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吹毛求疵,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玉米出现在宋朝还是明朝对他的生活可以说毫无影响,对于製片方来说,对他们的钱袋也没有影响;对于导演来说,更不会影响他的名气。但是如果据此就不把这些细节当回事,则是大大的失败,因为细节不决定收视率、不决定观感,却决定一部影视剧的诚意。
3、旧版《红楼梦》花了3年时间去训练演员的琴棋书画,于是观众在剧中看到了他们的诚意。观众不是傻子,如果编剧、导演们把观众想像成傻子,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4、新版“四大名着”部部都是大製作,几轮播出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在高喊着“艺术”,眼盯着“利润”的同时,是否应该分出一小部分的精力关注一下历史的细节,如果连历史是怎幺回事都搞不清楚,还有啥资格拍历史剧?要不犯低级错误很简单,在拍之前勤快些多点击几次百度就行,这连3岁小孩都做得到。
2、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吹毛求疵,对于一个普通观众来说,玉米出现在宋朝还是明朝对他的生活可以说毫无影响,对于製片方来说,对他们的钱袋也没有影响;对于导演来说,更不会影响他的名气。但是如果据此就不把这些细节当回事,则是大大的失败,因为细节不决定收视率、不决定观感,却决定一部影视剧的诚意。
3、旧版《红楼梦》花了3年时间去训练演员的琴棋书画,于是观众在剧中看到了他们的诚意。观众不是傻子,如果编剧、导演们把观众想像成傻子,那才是真正的傻子。
4、新版“四大名着”部部都是大製作,几轮播出也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在高喊着“艺术”,眼盯着“利润”的同时,是否应该分出一小部分的精力关注一下历史的细节,如果连历史是怎幺回事都搞不清楚,还有啥资格拍历史剧?要不犯低级错误很简单,在拍之前勤快些多点击几次百度就行,这连3岁小孩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