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syahu原名Matthew Paul Miller(马太·保罗·米勒),生于1979年6月30日,他希伯来的名字是Matisyahu。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马太·保罗·米勒
- 外文名:Matisyahu
- 出生日期:1979年6月30日
- 原名:Matthew Paul Miller
基本介绍
这成长于纽约的犹太青年,信奉的是犹太教,经常戴着黑帽且蓄着一脸落腮的长鬍,他却在雷鬼乐歌谣传统中觅得信仰的真谛。因此他成了世上极少数(若不是唯一)以典型犹太人模样及身分演唱雷鬼乐的歌手。这样说来,难免有譁众取宠之嫌,可他并未将这简直是行销利器的特色大作文章而失之浅薄,更多时候他像是背负着使命的传教士,透过音乐将讯息传递出去。因而更难想像他年少时竟是不愿从父母之意上希伯来课程,脚汲拖鞋过着嬉皮生活。《Youth》是叛逆的犹太青年Matisyahu(原名叫Matthew Miller)在大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Matisyahu曾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发行首张专辑《Shake Off the Dust...Arise》和一张现场专辑《Live at Stubb's》,但都没得到媒体和歌迷过多地关注,而随着这张《Youth》的出炉,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Matisyahu一夜之间便创造了历史。《Youth》在发行后第一周的销量达到11万9千张,创纪录的成为从1991年Nielsen SoundScan专辑销量统计系统诞生以来发行首周销量最高的雷鬼乐专辑。这一成绩超过了此前进入过Billboard 200专辑榜前十的西恩·保罗(Sean Paul),Snow,Shaggy,UB40组合,达米安·马莱(Damian "Jr. Gong" Marley)以及大名鼎鼎的鲍勃·马莱(Bob Marley)等其他雷鬼艺人,而以前的纪录由Sean Paul专辑《The Trinity》创造。
Matisyahu

新专辑
与其说Matisyahu这个怪咖是在玩雷鬼乐,不如乾脆说他玩的就是另类音乐。他的招牌曾是经常戴着黑帽蓄着一脸络腮鬍唱雷鬼,然而在2011年底的时候,他剃掉了鬍子一下子白净和阳光起来,音乐也越来越不雷鬼,这张新发行的《Spark Seeker》就更为明显,分明是带点雷鬼味儿的另类音乐嘛。
和他之前的音乐相比,《Spark Seeker》显得更为流行,这可能与Matisyahu于2010年创作的畅销单曲《One Day》大受欢迎有关,于是他试图在雷鬼和流行的融合上继续做做文章。但效果不甚理想,专辑的音乐性显得过于混杂,听听主打新歌《Shine on You》有多幺迎合这个物慾横流的世界。权威音乐网站AMG就开玩笑说,新专辑中的《I Believe in Love》仿佛是Matisyahu拿自己的老歌和酷玩乐队一起重新缩混。不过Matisyahu的嗓音听起来还算舒服。
从这种意义上说,Matisyahu这次《Spark Seeker》的进化是有些世俗的,儘管雷鬼乐流行化的探索无可非议。
代表曲目
《Sunshine》:首发单曲,也最能代表Matisyahu当下的形象,从邋里邋遢的个性大叔摇身一变成了白面小生。
《I Believe in Love》:让人摇头的陈词滥调但听起来很悦耳,把雷鬼乐做出酷玩乐队的流行摇滚,的确很为难。
《Buffalo Soldier》:较为接近根源雷鬼乐的曲子,但也非常“不Bob Marley”,过多的合成元素沖淡了雷鬼乐的野性。
特点
从音乐上来看,Matisyahu在《Youth》中将说唱,民谣,流行舞曲等各种丰富的音乐元素融入到了传统的雷鬼音乐当中,他的音乐更像是Damian Marley和Shaggy的混合体。《Fire Of Heaven / Altar Of Earth》和《Youth》是典型的雷鬼风格的歌曲,而在《Indestructible》中,Matisyahu的“说功”丝毫不比任何一位说唱歌手逊色。本张专辑中最为“特别”的歌曲要属《What I'm Fighting For》,随着简单的木吉他扫弦,Matisyahu将支撑自己奋斗多年的理由娓娓道来。
毫无疑问,这张《Youth》是Matisyahu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张专辑,无论是音乐上还是商业上。正如本张专辑的封面,经过多年打拚的Matisyahu用这张唱片打开了主流音乐市场的大门,进入到了大众乐迷的视线当中。
他的歌曲《one day》作为NBA2K10的背景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还被收录到了2010南非世界盃官方专辑《聆听世界盃》当中。
1

《One day》也在《Covert Affairs(邻家女特工/谍影谜情)》第三季第五集中被用作Annie抵达以色列机场时的背景音乐。
主演电影
《恶灵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