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栀粿

(2020-08-02 14:36:07) 百科
栀粿

栀粿

栀粿,又称栀棕,是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的应节食物。端午时节,不一定要吃粽子,却一定要吃栀粿。潮地区潮湿闷热,这个时候是蚊虫,细菌繁殖的时候,吃“栀粿”是有一定道理的。潮汕千家万户喜爱做栀粿美食的风俗世代相传,加工製作精细,配製方法考究,美食风味独特,且有助消化,增食慾之功。

潮汕人端阳食栀粿,清热祛疫助消化,真是妙极,端阳时节,市场街道粿品摊档也纷纷加工应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栀粿
  • 又称:栀棕
  • 所属地区:广东潮汕地区
  • 食用时间:端午节

原料及製作方法

栀粿的原料为糯米,古代的製作方法是用糯米浸渍后用手工石磨磨成粉浆,配入捣碎栀子(民间通称枝子或黄枝)浸泡滤渣成为黄色药液,然后又再用铺姜硷液拌匀(铺姜是潮汕通称的青草药,晒乾煅成炭末,浸水滤渣取液)时下因加工工序麻烦而难得,故常用碳酸氢钠(苏打粉)加入浓茶水与糯米浆(粿浆)搓匀盛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炉火蒸熟便成粽黄色晶莹润滑的香喷喷优质栀粿。放凉后食用

食用方法

主妇们喜用纱线牵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盛放于白瓷盘上,用白砂糖蘸粘着美食,甜润爽口,凉喉解渴,其色、香、味俱佳,深受潮人的喜爱。

功效

端午节吃“栀粿”是潮汕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美食。因为端午时节天气炎热,蚊蝇滋生,食物容易变质,栀子可以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栀粿”有助消化、预防肠胃疾病。潮汕民间把吃“栀粽”又称为“吃壮”,因为潮汕话里“粽”跟“壮”是同音,寓意吃了身体强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