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折衷

(2020-08-15 18:44:33) 百科
折衷

折衷

一般意义是调和各方面的意见使之适中。例如:我倒有个折衷的办法|宽猛折衷。也作“折中”。拼音:zhé zhōng,英文:compromise。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折衷
  • 外文名:compromise, eclectic
  • 拼音:zhé zhōng
  • 释义:用为判断事物的準则

引证解释

  1. 取正,用为判断事物的準则。
    《楚辞·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朱熹集注:“折中,谓事理有不同者,执其两端而折其中,若《史记》所谓‘六艺折中于夫子’是也。”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予之所疑者,谁与折衷之。”
    宋 叶适《题》:“夫欲折中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
    梁啓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更折衷于古经古子之精华,略览夫格致各学之流别。”
  2. 调节使适中。
    《尸子》卷上:“听狱折衷者, 皋陶 也。”
    《南史·江淹传》:“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
    唐 韩愈《上张僕射第二书》:“乘之有道,步骤折中,少必无疾,老必后衰。”
  3. 指调和不同意见或争执。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二章:“唐淑贞顾虑到将来的意外,讨论之后,才折衷下来,由白知时立刻亲笔起草,拟一个结婚广告。”

辞彙拓展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只有当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完全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导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既认同某一学派的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套用领域十分广泛。

华贵折衷鹦鹉

(学名:Eclectus roratus)身长35cm,体重380- 475g。是所有鹦鹉中两性外表差异最明显的种类,公母色差极大。起源于印度尼西亚海岛的南摩鹿加群岛。栖息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森林、草原、红树林、椰子园以及农作物区等海拔1900m以下的地区,最常在农作物区、滨海地带与低海拔森林出没。与其它中大型鹦鹉相较之下,华贵折衷鹦鹉的繁殖难度算是较低的,在孵雏的母鸟对公鸟常有攻击性,整年都能繁殖。

折衷是非

zhé zhōng shì fēi。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