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马来群岛,位于萨武(Savu)和帝汶两海之间的小巽他群岛最东端的岛屿。西帝汶面积15850平方千米,属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省的一部分。帝汶东半部面积14874平方千米,1975年以前是葡萄牙的海外领地,1975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为东帝汶民主共和国12月7日印度尼西亚军队入侵,于1976年宣称其为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东帝汶省(第27个省),1998年成为联合国的託管地,2002年5月20日正式独立。东帝汶现在包括岛的东半部及西部的欧库西(Oe-Cusse)地区。全岛人口1382207(1980年)。
1653年(清顺治十年),葡萄牙帝汶总督病死,一些欧亚混血的葡萄牙人为争夺该岛的统治权进行了激烈的战争。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奥尔内(Antonio de Hornay)获胜,遂拒绝承认葡印总督指派的原是在澳门居住的葡萄牙绅士皮门特尔(Antonio de Mesquita Pimentel)担任帝汶新总督。从1688年开始,澳门葡萄牙人就积极支持皮门特尔与帝汶土着葡萄牙人进行战争。1695年,奥尔内病死,皮门特尔获得了帝汶的统治权。但由于他横徵暴敛、肆意盘剥,很快就激起众怒,并被驱逐。1701年,葡印总督又任命格雷罗(Antonio Coelho Guerreiro)为新总督去镇压帝汶的叛乱。澳门葡萄牙人又对格雷罗大力支持,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各种武器和器材,还派出32名葡萄牙兵参战,全力以赴地介入这场战争。到1704年底,格雷罗最终还是被驱逐出帝汶。这场持续了16年的战争,使澳门葡萄牙人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战前在澳门居住的1000名葡萄牙男子,战后剩下不足50名;战前澳门拥有40艘船舰,战后剩下不足5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