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良渚玉镯

(2020-01-30 03:42:09) 百科
良渚玉镯

良渚玉镯

良渚玉镯属阳起石软玉,白果青色,晶莹滋润,深邃精美。形作圆筒,对钻圆孔,孔壁有台痕,外表内凹,精磨抛光。这件玉镯反映了娴熟高超的琢磨技术,是我国良渚文化早期玉器製作工艺的精品。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良渚玉镯
  • 馆藏地点:南京博物院
  • 所属年代:良渚文化早期
  • 类别:玉器

玉镯介绍

玉镯是我国装饰佩戴中的大件首饰,选材有翡翠、白玉、青玉、玛瑙、釉玉、黄蜡石等,正所谓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但尤以翡翠材质最为珍贵,翡翠不仅具有其他玉石优良的品质,更为突出的是翡翠能集多种颜色于一身,鲜艳迷人,其翠色是祖母绿宝石也不能相提并论的。现今流行的玉镯的形制主要有圆条玉镯、扁条玉镯和贵妃镯;还有富贵玉镯、方条玉镯、绳纹玉镯、雕花玉镯、嵌宝玉镯等。
名称:良渚玉镯
英文名:The Liangzhu Jade Bracelet
类别:玉器
年代:良渚文化早期
尺寸:直径7.8厘米,孔径7厘米,高3.5厘米
收藏:南京博物院
出土时间及地址: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遗址M4出土

龙首纹

龙首纹玉镯高2.65、直径8.2、孔径6.1厘米,玉质沁为灰白色,镯体宽厚,整体作宽扁的环状,内壁平直,外壁等距离浮雕4个凸面,利用外壁的宽平面琢刻同向的“龙首”形图纹,并延伸至镯体上下端,组成立体的、首尾相衔排列的龙首图纹。龙首图像以浮雕法突出于环体的外侧,为宽扁嘴,露出平直的上唇和牙齿9-10枚;上唇两侧琢出圆形凸起的鼻孔,宽扁的鼻部与上唇平齐;上端与鼻孔相应的部分琢出一对圆突的眼球,外饰一道圆形的眼圈,两眼上方用阴线刻出一对类似触角的短角,颇似鹿茸;短角之上以浮雕显现近方形的两耳;眼、鼻之间阴线刻双线菱形图案,菱形正中阴线刻小椭圆形,整个纹饰图案饱满而有灵气。另外,纹饰侧面还用很浅的浮雕和阴刻线条表现深而长的嘴裂以及鼻和头部的侧视外形。按照平面加以侧面细品图像各部,眼和牙似牛或鹿,鼻如猪,角和耳则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综合,与我国传统观念中龙的形态颇为相似,因此定名“龙首纹”。
良渚玉镯
龙首纹是良渚文化玉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且主要见于良渚文化早中期的环、镯、璜、管以及锥形器等少部分玉器的外缘,个别也见于出土的圆雕玉器,早期一度是良渚文化玉器上唯一的题材纹饰,以后经逐渐演变而最终演化为兽面纹,与神人兽面纹一併成为良渚文化中晚期玉器上最流行的主题纹饰,也是良渚文化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纹饰。
良渚玉镯

功能

玉镯的功能是良渚文化玉器中使用功能界定较为明确的装饰品之一,考古出土位置也相对固定于墓主两侧的手腕和手臂部位,其使用佩戴应与习惯接近,而玉镯体量更是良渚文化装饰玉器中单件体量较大的一种。由于良渚文化社会普遍对玉器狂热追求,但玉矿资源却相对有限,这一矛盾决定了只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拥有玉镯,考古发掘亦证明了这一点:平民墓葬中几乎没有玉镯出土,只有平民墓地中相对等级规模较高的墓葬中或有出土;大中型墓一般都有出土,大型墓出土一件至数件不等,此件龙首纹玉镯即出土于祭坛与显贵者墓地複合遗址瑶山遗址。因而,玉镯不仅是用来装扮和美化,同时也是身份、等级和地位的标尺,是一种具有一定世俗功能的装饰玉器,其中尤以刻纹玉镯为甚。
良渚玉镯

出处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种类数量非常多,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甚至提出了“玉器时代”说,以诠释玉器在中国古史分期上的重要地位。玉器的数量多,说明良渚时期玉料的用量很大,要有丰富的玉矿来供给。在良渚文化範围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现良渚时期的玉矿,有人就认为良渚玉料是从盛产玉的辽宁或新疆辗转运来。这个观点显然很难站得住脚,想像一下,在史前古社会,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运载工具、交通工具简陋,良渚人如何能够从那幺遥远的东北、西北,穿过无路的荒野莽林、高山大川把玉料运至东南的良渚文化圈内?天上不可能掉下玉石来,所以有的专家执着地认为,在良渚文化的区域里尤其是在良渚遗址群内的天目山余脉,一定存放着被人们遗忘了的古代玉石矿藏。文化可能消失,但是先民开採的古玉矿藏却应该是永恆存在的。
1982年,在江苏省溧阳小梅岭发现透闪石软玉矿藏,经取样鉴定,此矿藏的软太硬度在5.5-6度之间,玉石的质地细腻,色泽呈白色和青绿色,透明度较好,呈蜡状光泽,与良渚文化玉器所用玉料相似。这一发现兴奋了考古学术界,专家们普遍认为,良渚文化的玉料来源可以确定是就地取材,而非远地转运,有关玉料来源这一重要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

疑点

但还存在的疑点是,位于浙江余杭境内的良渚文化中心遗址——良渚遗址群内出土的玉器是其它遗址出土玉器数量的总和,其所需的玉料也应是良渚文化圈内量最多的,这些大量的玉料都是从江苏小梅岭运来的吗?在良渚遗址群内至今没有发现矿藏的同时,不少专家仍坚信很可能是“就近取材,来自附属档案的地区已被遗忘的古矿床”。
这一推测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为普遍人所接受和期待。但愿将来的考古发掘能够证实这一推断。

辨别真伪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镯的一些常用方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传说

杭州的良渚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既没什幺特别的物产,风光也不怎幺样,但是自从发现了一批埋藏在地下的玉器后,它的名声在古玉文化史上比任何地方都叫得响。良渚文化的玉器也成为海内外的古玉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宝,特别是那些刻有神秘的神人兽面纹的玉琮,更是令人垂涎。
良渚文化·玉镯良渚文化·玉镯
1998年《钱江晚报》曾登载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在浙北某地的工地上一位民工发现了一个古墓葬,就瞒着其他人,第二天,天没亮,他神不知鬼不觉地钻进古墓里找到了一个良渚玉琮,卖给了当地的古玉贩子,得款两万元。古玉贩子又将玉琮通过走私分子介绍,以1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卖给了澳门的收藏家。据说又有杭州的古玉贩子也染指其中。整个故事曲曲折折,大结局是公安人员抓获了这批贩子,还远赴澳门将玉琮追回,使得国宝未能流失,捣腾良渚古玉的贩子们也鸡飞蛋打,赃款被没收不说,还罚了一笔钱。文章似乎在传递着一个信息,良渚出土玉器是国家的财产,一般人还是别碰为好。
沁色为黑漆古水银沁,黑漆古沁一般都是高古玉器。
良渚玉镯
其实,报纸没登这类故事之前,杭州很多古玩商也都是不碰良渚古玉的,他们认为那是“高压线”,还是不要碰的好,搞古玩,什幺样的古董不能赚钱,干嘛提心弔胆的“玩”那个。
和田玉是真正的“玉”,而其他任何被称为玉的南阳玉、岫巖玉只能叫“玉石”。老祖宗经过几千年的选择,最后才选定用最能体现儒家价值观的和田美玉作为“国石”,我们没有理由去背离它,所以除了因为“高压线”之外,从玉质上我也不太喜欢这种“地方玉”。
但是良渚文化的古墓葬,并不像后代的墓葬埋得那幺深,5000多年的沧桑又让它们在外表上毫无标记,根本不存在盗墓的问题。

相关知识

杭嘉湖地区的农民在取土烧砖及农田耕作时都会时不时地弄出点零星的良渚玉器。我就在无意中收藏到了一件良渚古玉。这就是本文中介绍的玉镯。
这只玉镯是同另一块玉一道买下的。买那块玉时,有朋友劝我别买,卖主一见连忙降价,我想想人家大老远的跑来,不买点东西怎幺对得起人,就把它买下了。卖主见我买了,又趁机从包里摸出这只玉镯,说:“王先生,算便宜点,你留下吧!”我一看玉镯倒是玉镯,内里和两面都是平的,外圈是半圆的,颜色灰灰白白,还带点黑,加点黄,烂了许多窟窿,只有一面有一层薄薄的红色,也是那种病恹恹的红,整个就是一块烂石头嘛。我这个人向来脸皮薄,不太好意思拒绝人,对方已讲价了,又不贵,只好再掏一次腰包。但是这次却让我实实在在地捡了便宜,因为这只玉镯是一件真正的良渚古玉。你相信买玉要讲缘份吗?说实在话,我非常相信。
这只玉镯,我根本没有把它当回事,随随便便地就丢到了抽屉里,继续搞我的和田玉收藏。只是有朋友来我这玩,问我收到了什幺东西时,才拿出来给他们看看。大家也不看好,而且内径太小,没法佩戴。
黑漆古水银沁表面有点点的斑块,是古玉沁变的形态,如将其迎光观察,可见其处闪闪发光,俗称“苍蝇翅”。
随着我对古玉的了解,慢慢地我开始注意这只玉镯了,因为很多书上都说上古时代的玉镯大多是高筒状或者是内平外圆的,而且一般不雕纹饰,扁平状或圆柱状都比它们要迟,在《良渚文化玉器》一书中,有一件扭丝纹玉镯内里也是平直的。再说它的颜色吧,绝对是二次生成的,而且十分自然,它身上的窟窿也很自然,不像是人工用氢氟酸之类的化学药水烂出来的,用开水一泡,拿出来闻是一股土腥气,这更证明这些窟窿实际上是“蛀孔”,是高古玉器受沁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在它身上还有一种沁色——“冰裂纹”,就好像瓷器的开片一样,十分美丽。我知道这是一件高古玉器真品了,赶紧把它好好的藏了起来,一般人是不让他们碰的。大约一年以后,我因为给一家单位编辑一本书,我们家闯进了一位女孩,她是来帮忙打字、排版的。我们没有女儿,看见这幺个清纯的女孩,夫妻俩喜欢的不得了,要认她做干女儿,让她住在我们家,又买东西送给她,还给他起了个跟我们姓的名字——王妍。我马上想到了这只玉镯,连忙取出来,献宝似的,女孩也真有缘,手生得特别小,居然一点不费劲就戴上了。
没想到大约过了一个月的光景,女孩开始说手镯戴着不舒服,发热,而且越来越热,有点受不了。我说,别人玉戴了都凉,你怎幺戴热呢?小姑娘在手上擦了些肥皂作润滑剂,把玉镯取下了,我又宝贝似的藏了起来。
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在不经意地展玩我的宝贝时,突然发现这只玉镯原本只是薄薄的一层红色竟然变成了大半层红色了,其中有一块简直像是红宝石,用灯光一照,没有一点瑕疵,颜色也极其艳丽。这只玉镯,我以前看得很仔细,决不是这样的,这在古玉是一种“盘变”,是因和人的体温、汗液接触发生的一种变化,就好比是从冬眠状态中甦醒过来了。它是不是在我们干女儿的手臂上完成“复甦”的呢?过去我一直认为,地方玉的沁色一般都只是些鸡骨白,不像和田玉那样五彩斑斓,没什幺“玩”头,从这只玉镯的变化至少部分的改变了我对地方玉的看法。
我时常在琢磨,这只玉镯这幺小,不大像是给成人戴的,或许是一位充满父爱的酋长,特意命人做了送给他的宝贝女儿——一位美丽的小女孩的,他的宝贝女儿又通过大地母亲将玉镯流传到了今天,被我收藏到了。我们的干女儿后来又到外地去闯蕩了一段时间,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前些日子打电话告诉我,她要做新娘了。
我们都衷心祝福她,并希望她带自己的如意郎君到我们家作客。既然这只充满五千年父爱温情的玉镯她不适应,那幺,我就另选一块代表吉祥的古玉送给她。

保养方法

中国人自古爱玉,在我国的玉石市场当中,各种玉器首饰是最受大众欢迎的品类。其中又尤以玉镯最受女士消费者的欢迎,玉镯价格一般也都比较昂贵。人们相信玉镯可以护身,可以避邪,玉镯被人们作为吉祥物,有着护身保平安的作用。对于玉质的手镯,有别于金、银等贵金属的保养方式,那幺女士们就需要知道一些玉镯的保养知识,以增强玉质的光泽、以使得戴在手上增添独特韵味。玉镯的玉质成分一般都指翡翠,翡翠虽具有较高的硬度和韧性,但毕竟是玉石。需要精心的保养,才能使它的光泽不变、石纹变淡、甚至消失。那幺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玉镯的保养经验。
玉镯的保养最重要秘籍其实就是要经常佩戴,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就是要说经常佩戴。人体的皮肤分泌出的油脂对玉镯有很好的保养作用,戴久的玉镯会越来越有光泽,越来越透亮。玉镯戴在手腕上也能起到按摩的效果,玉质的冰凉感能使人定气安神,避免心烦气躁。一般豆种的玉镯或者有石纹的比较好养,因为这些部位的玉质颗粒比较粗,人体油脂容易渗入增加玉质的透明度,相反冰种、玻璃种的玉镯就比较难养了,因为本身它们的颗粒就已经很緻密了,效果就不会太明显。
玉镯在雕琢之后,往往都上有川蜡以增加其美艳程度。所以玉首饰不能与酸、硷和有机溶剂接触。即使是未上蜡的玉首饰,因为它们是多矿物的集合体,也应切忌与酸、硷长期接触。这些化学试剂都会对玉首饰表面产生腐蚀作用。另外,玉镯的保养秘籍其实就是要经常佩戴,不要将玉镯长期放在箱里,时间久了玉镯也会“失水”变乾。
玉石首饰最忌乾燥高温,应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或长期置于高温环境之下。 玉石通常质地细腻、颜色鲜艳,但遇秋冬乾燥或炎夏酷暑时,表面容易变得乾燥、暗淡。因此,对 玉石首饰讲究以“油养”为主,可经常佩戴,由人体分泌的油脂保养,也可人为加点白茶油或花生油保养。当然也可以保存在温润的环境之下,以免乾裂。归纳养护玉,翡翠饰品有三点:第一是忌硬碰硬,使饰品受损。第二是忌高温暴晒,以免失水,造成乾裂失色。第三是经常佩挂,经常用软布或软刷浸水刷去留在上面的污秽。愿所有热爱玉,翡翠的人“养”好玉,翡翠,“养”出美丽。另加一句长期不戴的时候要保持湿度.防止玉的失水很重要.
翡翠通常韧性很强。但有些人却将这一特性误解为不怕摔打。却不知玉镯同样需精心保养,才能永久娇美、温润。在佩戴玉镯时,要避免使它从高处坠落或撞击硬物。否则极易破裂或损伤。佩带或脱下时最好在有沙发、地毯等安全的地方进行!
翠玉也不适合接近高温和烟火,更不能让太阳曝晒。因为长期如此,会使光泽失去,变得没有那幺鲜阳。翠玉也不可接触强酸溶液,诸如硫酸(镪水)、硝酸、盐酸等,这些化学製剂会破坏颗粒结构和色泽。若搭乘飞机,由高温的热带地区飞到寒冷的北方,身上佩带的翠玉或多或少也会受热胀冷缩的影响。同理,由冰冷的北方飞到热带地区也是同样的道理。太大的温差与压力以使颗粒结构产生变化(如微裂),只是我们用肉眼难以察觉。因此,若遇到这种忽冷忽热的状况,应加强对玉镯的保养。另外也不要将玉镯长期放在箱里,天长地久玉镯也会失水变乾。佩戴和收藏翡翠玉镯时,不要与其他宝石、钻石类首饰直接接触。因为它们硬度不同,相互接触碰撞,容易产生损伤。
翡翠的存储器应该有天然和纤维(棉花、丝)等作为铺衬,并且单独放置以免相互碰撞,存储的环境、温度、湿度最好保持稳定,运动时不要佩带珠宝,因为碰撞、撞击和摩擦都会损坏包括翡翠在内的任何珠宝。进行游泳或其它水上运动,更应小心,水中的氨和其他化学物质及污染物对翡翠等珠宝有很强的溶蚀作用,应避免翡翠等宝石触及自然水。另外,假如时间充足的话,不妨经常用软布擦试玉镯,这样可使您的玉镯保持长久美丽!
玉镯的保养是高雅圣洁的象徵,若长期使之接触油污,会使油污沾在玉镯的保养表面,影响其华丽的外表。严重时污蚀的油垢会沿玉镯的裂纹沁入内部,很不雅观。因此在佩戴玉镯时,要注意保持玉镯的清洁。通常半个月左右就要清洗一次。总之,翡翠玉镯的保养需要您的精心呵护,经常用软布擦拭,一般都需单独包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