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无为县

(2020-06-01 01:17:07) 百科
无为县

无为县

无为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位于东经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之间。无为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总面积2022平方千米,辖20个镇。2018年常住人口105.4万人。

无为县内地貌可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属长江流域,县内主干河流为西河。西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县,入裕溪河而后汇长江。

无为县主要出产稻、麦、棉、油、蔬菜和水产品,产业体系形成了以电线、电缆产业为龙头,以建筑、农副产品深加工、羽毛羽绒和新能源、电子商务等为主导。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2亿元,增长8.7%;财政收入39.15亿元,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增长12.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6.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无为县
  • 外文名称:Wuwei County
  • 别名:濡须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20个镇
  • 政府驻地:无城镇
  • 电话区号:0553
  • 邮政区码:238300
  • 地理位置:南濒长江,北依巢湖
  • 面积:2022平方千米
  • 人口:121.3万人(2017年户籍人口)
  • 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黄金塔,米公祠,天井山森林公园
  • 火车站:无为站、洪巷站、襄安站、无为南站
  • 车牌代码:皖B
  • GDP:438.2亿元(2018年)

建制沿革

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
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在无为境内。
春秋战国时,无为县境属楚居巢。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中占优势,于灵王二十四年占领了巢国全境,后于景王七年灭巢。但此后吴国于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击败楚国,并最终于吞併巢国。
战国期间,无为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居巢县。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属庐江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景帝四年(前153年),罢庐江国为庐江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年),属庐江郡居巢、襄安县。
三国时,属吴庐江郡濡须。
晋太康元年(280年),属庐江群居巢、临湖、襄安县。鹹和四年(329年),属豫州。太元(376年-396年)中,在县境西北侨置扶阳县。
南朝时,梁太清元年(547年),属南谯郡蕲。
隋开皇元年(581年),属庐州襄安县,县治在今巢湖市区东北2.5千米处。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
唐武德三年(620年),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年),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年),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1291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
清鹹丰三年(1853年)9月6日(农曆八月初五),太平军攻克无城。平军占领无为州后,与清军交战于裕溪、运漕、黄雒,清军大败。运漕的16万石存米被太平军运到南京。鹹丰十一年(1861年)10月(农曆九月),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失无城。是年太平军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军沿江东下。清军掘开凤凰颈大堤,水淹太平军,太平军失利。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无为州为无为县,仍属庐州府。
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属第五专署,10月属第三专署。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属第一专署。
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无为建立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无为县委组建苏维埃政权,领导无为县人民举行“六洲暴动”,揭开了无为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独立自主地开展武装斗争,使无为发展成为全中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全县计有无为、临江、湖东、无南等4个县行政区和1个準县级的江流行政办事处,隶属皖江行政公署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无为全境仍按照抗战时期区划一分为四,共辖21个区(镇),隶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此期,全县人民掀起“支前参战”热潮,“渡江第一船”率先自无为泥汊江岸发出。1949年1月21日无为县解放。1949年7月,无为全境的4个县级行政区正式合併,成立统一的无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无为县始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月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65年7月复属巢湖专区,2000年隶属新设立的巢湖市。
2011年7月14日,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3年3月28日,将原23个乡镇调整为21个乡镇(无城镇、陡沟镇、福渡镇、白茆镇、泥汊镇、姚沟镇、刘渡镇、襄安镇、十里墩乡、泉塘镇、蜀山镇、洪巷乡、牛埠镇、崑山乡、鹤毛乡、开城镇、赫店镇、严桥镇、红庙镇、石涧镇、高沟镇)。将二坝镇、汤沟镇併入芜湖市鸠江区。汤沟镇和二坝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
2014年4月1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覆同意芜湖市鸠江区与无为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无为县的白茆镇划归鸠江区管辖。
2016年11月,撤销无为县的十里墩乡与鹤毛乡,分别设立十里墩镇、鹤毛镇。
2017年6月,撤销无为县的洪巷乡与崑山乡,分别设立洪巷镇、崑山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下辖20个镇,县政府驻无城镇。
乡镇社区/村名称
无城镇
五华、文景、太平、皇武、芝山、金河、泰山、西苑、城东、滨湖、同心、檀树、城北、仓头、黄雒、龙云、双桥等社区,马厂、黄汰、新民、凌井、凤河、七里、东河、董桥、王福、官镇、革贪、七广、周店、黄闸、陈闸、圣咀等村
襄安镇
团结、胜利等社区,马腰、三河、沈马、百子、白鹤、新生、文思、周林、汪桥、襄安、吉祥等村
陡沟镇
陡沟、华龙、凤凰桥等社区,红星、忠台、贵山、金李、五一、张桥、百官圩、裕兴、双湾、双圩、凡渡、田桥、刘东、西河等村
石涧镇
福路、石涧、黄图等社区,汪沖、柘城、赵巷、范庄、下庄、合法、天花、纯头、孙岗、青苔、打鼓、太平、黄埠、团山、西庙、柴林、二龙等村
严桥镇
严桥、响山、尚礼等社区,俞琳、衖口、辉勇、明堂、古楼、象山、湖塘、牌楼、龙林、平定、走马、福泉、福民、沈斌、龙场等村
开城镇
开城、六店等社区,大同、旺盛、羊山、幸福、六峰、石山、龙太、练墩、山垴、先锋、都督、独山、六店、保胜、新胜等村
蜀山镇
蜀山、黄姑、百胜等社区,集中、仁泉、凤凰山、新安、白湖、苏疃、德和、双泉、拾联、杨桥、花桥、关河、石岗、湖东等村
牛埠镇
牛埠、土桥等社区,百洼、民权、枫林、东湖、岗桥、新墩、柏杨、青山、黄柏、蔚山、新建、临湖、迎接等村
刘渡镇
凤凰颈、刘渡等社区,臼山、丘城、花园、重兴、爱国、沿河、南河、农林、庆丰等村
姚沟镇
姚沟等社区,吴大、南都、飞雁、南湖、五洲、新城、太白等村
泥汊镇
泥汊等社区,永安、幸福洲、长河、双进、新兴、日新、三溪、皂河、金湾、保全、新板桥、龙王、韩庙、福成等村
福渡镇
福渡、河坝等社区,沙湾、张庙、黄金坝、周闸、石碑、公路、临江、铁圩等村
泉塘镇
泉塘、建国等社区,天成、长胜、得胜、王垴、中垄、青龙、海桥、郭巨山、宝山、钱井、金牛、三益、临河等村
赫店镇
赫店等社区,平安、曹王、留桥、宏林、黄墩、汪邵、二埠街、苏塘、神墩等村
红庙镇
徐岗等社区,海云、横塘、闸北、马泽、镇岗、红庙、油坊等村
高沟镇
龙庵、新沟、高沟、骆家套等社区,健全、新青、古城、隆兴、群英、定兴等村
鹤毛镇
鹤毛等社区,桥头、汉桥、万年台、岳山、阳畈、星旗、董圩等村
十里墩镇
虹桥、十里等社区,社令、龙桥、观音、镇河、吕巷等村
崑山镇
石门、涧李、金墩、汪田、双河、前河、车门、三公、田甫、莲花、新华等村
洪巷镇
洪巷、湖陇、练溪等社区,龙泉、罗山、双丰、姥山、卫国、旗桿、南庄、联合、陡岗、青岗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无为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千米。无为县地图位置位于东经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

地貌

无为县内地貌总的特徵是“山环西北,水骤东南”。大体可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平原区又可分为:低圩、洲地、平畈。低圩平原以县境东部圩区为主,沿西河延伸到县境西部。一般高程在海拔10米左右,水网发达,面积98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0.6%。多为潜育型水稻土。沿江洲地由长江沿岸滩地和江心诸洲组成。地势平坦,海拔高程9米左右。面积39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6.2%。土壤含砂量高,土质疏鬆肥沃,以旱作为主。低岗平畈处于县境中部,既有低岗、残丘,又有平畈、田园。高程一般在海拔12~14米。面积52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1.8%。地势起伏千缓,土壤肥沃,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以潴育型和侧漂型水稻土为主。低山丘陵自北部县界延伸至西南。岗峦起伏,海拔高程大多在40~200米。三公山最高,海拔高程为675米。面积51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1.3%。为自然土壤。土层多含砂砾,部分为裸岩,土壤流失严重,肥力差。
无为墨池无为墨池

水文

无为县内主干河流为西河。西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县,入裕溪河而后汇长江。其主要支流有鹤毛河、郭公河、永安河,独山河、花桥河、花渡河、黄陈河等。

气候

无为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但雨量年际变幅大,旱涝频繁。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5.8℃。年际变动在15.1~16.9℃之间,变幅1.8℃。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气温在3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5℃(1966年8月7日)。最冷月为1月,一般最低气温在-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2月6日)。
无为县内平均年降雨量1170.5毫米。平均年雨日为126.6天,平均3天有1天下雨。一年中3、4月雨日最多,32年的月平均值为13.7天。西南山区多于东北平原区,三公山雨量最多。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份,7月份雨量最大(西南部山区常出现在6月份)。县内梅雨显着。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平均长23天。梅雨期雨日多,暴雨集中,易积水成灾。1954、1969、1983三年涝灾,即因梅雨量过大所致。1969年7月15日一天降雨量达248.2毫米,为历史上罕见。而乾旱年又与“空梅”、“少梅”年相吻合。
无为县空气湿度年平均值81%,年际间和季节间变化不大,一年中有8个月(3至10月)≥80%。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铀、铅、锌、石灰岩、陶土、粘土、矿泉水、石英砂、萤石、明矾石、花岗石、硬石膏、方解石、江砂等;其中煤炭储量7000多万吨,石油储量2亿吨以上,天然气350亿立方米以上,铜200万吨,铁1000万吨,硬石膏2亿吨以上。

植物资源

树木:无为县有马尾松、黑松、金钱松、侧柏、刺柏、黄檀、洋槐、槐、樟、梧桐、枫杨、赤杨、白杨、柽柳、乌桕、楝、梓栎、柞、沙朴、冬青、枳、黄杨、棕榈、皂荚、石楠、南天竹、枸骨、漆树、檫、山碴、青冈栎、柘、椿、楮、樗、榆、银杏、女贞、野柿、山玉兰、化香树、喜树等。
竹类:无为县以栽培为主,其中毛竹种植面积最大。野生竹在丘陵地区有零星分布,有苦竹、箭竹、慈竹、凤尾竹、紫竹等。
野生药用植物:无为县有丹参、桔梗、山银花、射干、沙参、柴胡、麦冬、地丁、大蓟、小蓟、威灵仙、寻骨风、艾、薄荷、益母草、车前草、草决明、马齿苋、蒲公英、半夏、天南星等500余种。

人口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户籍人口121.3万人,比上年减少0.7万人;常住人口104.4万人,增加0.7万人。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年末户籍人口
121.3
年末常住人口
104.4
其中:城镇
46.4
乡村
74.9
其中:0-17岁
20.7
17.1
18-34岁
29.2
24.1
35-59岁
48.1
39.7
60周岁及以上
23.2
19.1

经济

综述

2017年,无为县地区生产总值417.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65.7亿元,增长8.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6%。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达34460元(折合5419美元),比上年增加4035元。
2017年,无为县实现财政收入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0.8%;中央财政收入12.0亿元,比上年上升34.8%。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增长49.0%,改徵增值税下降94.6%,企业所得税增长85.7%。
2017年,无为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08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16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8元,增长8.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年1.917︰1缩小至1.916︰1。

第一产业

2017年,无为县粮食种植面积7.9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稻穀播种面积5.5万公顷,增长6.02%;蔬菜种植面积2.02万公顷,同比增长1.81%;油料种植面积1.06万公顷,下降30.62%;棉花种植面积0.99万公顷,下降8%。
2017年,无为县粮食总产量54.58万吨,比上年增长0.8%;蔬菜51.55万吨,增长0.97%;油料产量3.1万吨,下降36.2%;全年生猪存栏12.99万头,下降1.46%。肉类总产量4.94万吨,增长1.07%,其中,猪肉产量2.19万吨,增长0.35%;禽蛋产量3.1万吨,增长0.46%。水产品产量6.4万吨,增长1.6%。
截至2017年,无为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3.1万千瓦,比上年下降2.9%。全县共有联合收穫机1589台,大中型拖拉机2252台,小型拖拉机14544台,播种机864台,排灌动力机械73849台,农用运输机械2271辆。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70.14千公顷。

第二产业

2017年,无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8户,比上年净增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7%,股份制企业增长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0.9%。
2017年,无为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21.1%,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製造业增长18.3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5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业增长45.23%;非金属矿物製品业增长26.8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5.09%;医药製造业增长49.65%;金属製品业增长28.49%;纺织业增长34.7%;化学原料和化学製品製造业增长42.46%。主导产业电线电缆及配套产业实现产值增长17.5%。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增长9.6%。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增长24.9%。
2017年,无为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硅酸盐水泥熟料下降14.6%;电力电缆增长11.4%,光缆增长65.6%,互感器增长15.8%,铜材下降5.5%,石灰石增长9.0%,大米增长15.7%,纱增长19.6%,布下降6.6%,水泥、砖、分别增长14.3%、33%,耐火材料下降33%。
2017年,无为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1亿元,比上年下降8.1%,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4个利润增长。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3.8%下降到3.5%,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下降25.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05.1%。
2017年,无为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1亿元,比上年增长8.7%。34家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7.1万平方米,增长18.1%;竣工面积148.6万平方米,增长13.5%。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年,无为县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3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4亿元,比上年增长73.9%。
国内外贸易
2017年,无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39家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3%。限额以上企业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零售业零售额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住宿业零售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餐饮业零售额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邮电
2017年,无为县邮电业务总量6.4亿元,比上年下降19.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2亿元,下降24.6%;邮政业务总量1.2亿元,增长20.0%。快递业务量15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467万元。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2万户,比上年减少1.3万户;行动电话用户65.8万户,新增7.7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52.9部,比上年增加17.2部。年末网际网路宽频接入用户13.0万户,新增1.4万户。
旅游业
2017年,无为县接待各类旅客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亿元。
金融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0.43亿元,较年初增加19.81亿元,增长4.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7.86亿元,较年初增加8.59亿元,增长3.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4016人,在校学生8494人,毕业学生911人;普通高中11所,招生6487人,在校学生19770人,毕业学生5819人;普通国中58所,招生9036人,在校学生27216人,毕业学生9360人;国小274所,招生8135人,在校学生49242人,毕业学生9245人;幼稚园94所,在园幼儿224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人数32人,专任教师9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国小升学率均达到100%。
2017年无为县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招生数
(人)
在校生数
(人)
毕业生数
(人)
中等职业教育
4016
8494
911
普通高中
6487
19770
5819
国中阶段
9036
27216
9360
国小
8135
49242
9245

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申请专利数2458件,比上年增长41.1%;授权专利数378件,比上年下降36.7%。

医疗事业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共有卫生机构396个,其中:医院12个,妇幼保健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所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2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86个,村级卫生室263个。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71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509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849人,注册护士1188人,药师127人,技师192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共有文物保护管理所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26个,乡镇文化站20个。全县图书总藏量45.8万册,其中古籍3.8万册。文物藏品684件(套)。全年参观人员达34千人次。全县档案馆1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9万多卷(件),库房楼面积1700平方米。
无为县烈士陵园无为县烈士陵园

民生保障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7.4万人和12.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67.6万人。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67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9939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6104人。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8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7782床。全年用于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的财政支出8.3亿元,增长1.1%。

交通

无为县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长江轴”之上、“芜湖核”之内,芜湖长江二桥、铜陵公铁长江大桥两座长江大桥横跨两翼。淮南铁路、合芜铁路经过县境东北端二坝镇,208、227、319省道纵横县境。距马鞍山市90千米、距南京市120千米、距杭州市300余千米、距上海市400余千米。
京福高铁无为站已建成,2015年6月28日通车运营,届时无为到北京、福州仅需3小时。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内公路里程4104.6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044.4千米。全县长江航道里程54千米,内河航道里程155.6千米。

历史文化

庐剧
历史上无为地区曾经流行过徽剧和庐剧。后来徽剧逐渐式微,庐剧占了主要地位。无为地区的庐剧属于庐剧中的东路(又称下路),唱腔接近民歌小调,对白使用土语方言。传统剧目有《蔡鸣凤辞店》、《王清明契约记》、《孙继高卖水》等连本台戏,还有《老先生讨学钱》、《蓝桥担水》等折子戏。
无为鱼灯
“鱼灯”又称“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北宋年间,包拯到陈州放粮得胜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中国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讚扬。就这样,无为民间舞蹈“鱼灯”就保留下来了。
剔墨纱灯
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有300余年历史,安徽省志列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相传北宋米芾就任无为知军时,运用绘画技艺在灯笼壁面绘上人物、山水、龙凤、花卉等图案,藉以与民同乐。无为纱灯在借鉴吸收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木工、雕刻、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项工艺製作而成。

名优特产

无为农林土特产品主要有:荸荠、田藕、席草、中华绒螯蟹、河蟹、甲鱼、鹅、鸭等,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珍珠、无为板鸭、无为纱灯等。
无为板鸭无为板鸭

风景名胜

无为县主要景点
景区
简介
图片
米公祠
米芾知无为军期间,书房因藏有晋人墨宝而取名“宝晋斋”。斋前有“墨池”,旁有石丈。后人在此基础上修建米公祠。原祠藏品多毁失,民国年间在旧址上建县图书馆。又建立县文物管理所,内藏曆代名家碑刻百余方,有宋徽宗楷书《题唐十八大学士》,米芾篆书《御製文宣王赞》等。
无为县米公祠
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座落在无为县红庙乡三水涧村,保留有石砖、土木结构茅草加小瓦平房七师司令部机要室,七师政委曾希同志住过的五间房,七师领导同志用过的桌、椅及当年曾希圣亲手嫁接的三棵梨树等,1995年省、县共投资80万元建造7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并筑围墙保护,定期对外开放,成为无为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司令部旧址司令部旧址
西九华寺
西九华寺在无为县六店乡境内,座落于无为、庐江交界处的都督山,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原名岩石寺,历经战火与文革毁建多次。占地十顷,有松柏环饶古寺,整个寺院在着名都督山顶,依悬崖峭壁九丈石而建。
西九华寺西九华寺
泊山洞风景区
泊山洞风景区位于无为西南蜀山镇境内的下泊山,距无为县城38千米,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交界处,军二公路横亘山下。泊山洞是形成于2亿4千万年前的古老的石灰溶洞。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500余米,共有三层,分18大景区,86个景点。
泊山洞泊山洞
天井山森林公园
天井山森林公园位于无为县城西南40千米,西接庐江,北临巢湖,总面积约1.8万亩,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古剎、天然洞穴甚多,天井山因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天井山天井山
万年颱风景区
万年台风景区位于无为县鹤毛乡万年台行政村,景区内具有奇山异石、苍松翠竹、蓝天绿水、鸟语花香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主要景点有:水帘洞、牛鼻洞、二郎神石、滴水岩、新月湖、鸳鸯谷、延寿寺等。
万年台景区万年台景区
竹丝湖
竹丝湖地处无为西南端的牛埠镇东南部,东临长江,西靠三公山,湖面1.6万余亩,水深平均约3米,是无为县境内唯一的天然淡水湖泊。竹丝湖原名横山湖,又叫黑沙湖。因湖周山多,每年汛期洪水暴发,将山上的竹丝沖入湖内,当地民众撒网打鱼时,网带上许多竹丝,故后改称为竹丝湖。
竹丝湖竹丝湖
黄金塔
黄金塔坐落于无为县无城镇凤河行政村东侧的西河之畔。黄金塔为历史上号称“十里三黄金,凤凰赶麒麟”的所在地。北宋早期,无为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内闢地建寺,名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最后只剩下孤塔一座。据《无为州志》记载,黄金塔建于北宋鹹平元年(998年)。
黄金塔黄金塔

着名人物

吴存荣
吴靖平
叶冬松
何忠友
王常松
汤黎路
吕向阳
王传福
米芾
王之道
杨杰
焦蹈
贾易
邢宽
王蔺
朱昂
薛远
吴廷斡
洪沛霖
戴安澜
安心儒
李辛白
卢仲农
徐庭瑶
吕惠生
张恺帆
刘麟生
卢强
刘先银
谢立惠
卞仲耘
张昌忠
田间
周光春
周彬
刘正昌
尤月林
奚小彭
金光祖
戴复东
侯家驹
赖竹岩
卞立强
-
-
参考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