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雷达与电子战导论:第4版

(2020-08-13 09:58:48) 百科

雷达与电子战导论:第4版

《雷达与电子战导论:第4版》是2017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图书作者是(美)保罗?J. 汉尼。

基本介绍

  • 书名:雷达与电子战导论:第4版
  • 作者:(美)保罗?J. 汉尼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年 

基本信息

  • 书号978-7-118-11264-1
  • 作者(美)保罗?J. 汉尼(Paul J. Hannen)
  •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 译者李轲等
  • 版次1版1次
  • 开本16
  • 装帧精装
  • 出版基金装备科技译着出版基金
  • 页数281
  • 字数405
  • 中图分类TN95
  • 丛书名
  • 定价99.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有关雷达和电子战的专业书籍,以连贯的方式讲授了雷达和电子战方面的必要知识和使用原则。本书既不像工程手册那样只有设计方案而不解释原因,也不像研究生教材那样深奥难懂。当然,它也不会像流行杂誌里的美文那样华而不实。本书致力于将雷达和电子战的基本方法从繁複的理论中提取出来,在讲明简单物理基础的同时,向读者解释了一个现代複杂系统。

图书目录

第1章雷达和电子战简介1
1.1雷达系统1
1.2电子战3
第2章雷达系统5
2.1无线电波5
2.2基本的雷达系统6
2.3雷达方程9
2.3.1接收机热噪声12
2.3.2接收机噪声因数14
2.3.3目标信噪比14
2.3.4探测距离15
2.3.5其他形式雷达方程16
2.4基本雷达接收机16
2.5总结20
2.6习题20
2.7参考文献21
第3章目标探测23
3.1目标探测相关问题24
3.2检测理论24
3.2.1基本机率论25
3.2.2接收机噪声机率密度函式和虚警率25
3.2.3信号加噪声机率密度函式和发现机率29
3.2.4设计检测门限30
3.3多脉冲融合37
3.3.1非相干融合增益41
3.3.2检测门限、非相干融合增益和Swerling模型44
3.4其他探测技术44
3.4.1累积机率45
3.4.2连续探测46
3.4.3M-N检测47
3.4.4恆虚警率探测49
3.5检测门限和雷达探测距离50
3.6总结50
3.7练习51
3.8参考文献53
第4章雷达天线54
4.1天线增益模式55
4.1.1半功率和空对空波束宽度57
4.1.2旁瓣水平59
4.1.3天线增益模式内天线增益62
4.2反射器天线63
4.3阵列天线64
4.3.1电子控制阵列66
4.3.2用相位变化控制电子波束69
4.3.3基于元件间距和波束控制光栅叶73
4.3.4阵列变薄和旁瓣74
4.3.5阵列设计细节75
4.4总结76
4.5习题76
4.6参考文献77
第5章雷达测量与目标跟蹤79
5.1雷达波:时域与频域79
5.1.1简单脉冲的特性与匹配滤波理论80
5.1.2脉冲串波形特性82
5.1.3雷达波其他特性84
5.2距离测量84
5.2.1距离解析度85
5.2.2脉冲压缩87
5.2.3距离模糊90
5.2.4盲区92
5.2.5重叠92
5.2.6距离跟蹤92
5.3速度测量96
5.3.1速度解析度99
5.3.2速度模糊100
5.3.3其他测速方法102
5.3.4速度跟蹤103
5.4角度测量105
5.4.1角度解析度105
5.4.2横向解析度105
5.4.3角度跟蹤106
5.5其他测量问题109
5.5.1精度109
5.5.2目标高度和角度範围110
5.5.3雷达分辨单元111
5.5.4距离和都卜勒旁瓣112
5.5.5模糊函式112
5.6複杂目标跟蹤器113
5.6.1相关测量跟蹤器113
5.6.2目标状态跟蹤器114
5.7总结116
5.8习题116
5.9参考文献117
第6章目标特徵119
6.1球体的雷达散射截面积120
6.2简单几何模型RCS121
6.3目标谱124
6.4雷达目标散射截面积与雷达探测距离124
6.5雷达目标极化特性125
6.6箔条特性126
6.7杂波特性128
6.8雷达特徵130
6.9总结131
6.10习题131
6.11参考文献132
第7章雷达新概念技术134
7.1杂波抑制135
7.1.1动目标指示136
7.1.2脉冲-都卜勒处理139
7.1.3动目标检测141
7.1.4杂波图142
7.1.5杂波抑制度量142
7.2合成孔径雷达系统144
7.3双基地雷达系统155
7.4现代多功能、多模式、多任务雷达系统158
7.5天波超视距雷达161
7.6雷达高度计163
7.7电离层雷达系统166
7.8雷射雷达系统167
7.9总结170
7.10习题171
7.11参考文献173
第8章电子战概述175
8.1电子支援——电子对抗支援176
8.2电子攻击——电子对抗176
8.3电子防御——电子反干扰182
8.4总结184
8.5参考文献184
第9章电子战侦察接收机185
9.1电子战侦察接收机185
9.2电子战侦察接收机方程185
9.2.1电子战侦察接收机天线187
9.2.2电子战接收机热噪声188
9.2.3雷达信噪比189
9.2.4侦收雷达信号的检测190
9.2.5接收机灵敏度192
9.3电子战侦察接收机性能指标193
9.3.1电子战接收机探测距离193
9.3.2探测距离比194
9.4雷达信号参数提取、分选、识别和输出195
9.5总结196
9.6习题196
9.7参考文献197
第10章自卫干扰式电子攻击198
10.1自卫干扰原理198
10.2自卫干扰方程199
10.2.1常增益干扰机201
10.3自卫式噪声干扰203
10.3.1雷达接收机中的自卫式噪声干扰204
10.3.2自卫式噪声干扰效果度量指标206
10.4自卫式假目标干扰210
10.4.1雷达接收机中的自卫式假目标干扰211
10.4.2自卫式假目标干扰度量指标212
10.5消耗性自卫干扰216
10.5.1无源消耗性自卫干扰216
10.5.2无源消耗性干扰方程218
10.5.3无源消耗性干扰度量指标219
10.5.4有源消耗性自卫干扰220
10.5.5有源消耗性干扰方程220
10.5.6有源消耗性干扰度量指标221
10.6其他自卫干扰欺骗技术222
10.7总结224
10.8习题224
10.9参考文献226
第11章电子支援227
11.1干扰準则228
11.2干扰方程228
11.2.1常增益干扰机230
11.3噪声干扰232
11.3.1雷达接收噪声干扰233
11.3.2噪声干扰度量235
11.4假目标干扰240
11.4.1雷达接收机中的支援假目标干扰240
11.4.2假目标干扰衡量準则241
11.5消耗干扰244
11.6总结245
11.7习题245
11.8参考文献246
第12章电子防御247
12.1波形多样性和低截获机率247
12.2基于天线的信号处理248
12.2.1旁瓣对消248
12.2.2旁瓣匿影253
12.3複杂目标跟蹤254
12.4总结256
12.5习题256
12.6参考文献257
第13章其他雷达和电子战知识258
13.1雷达视线258
13.2传输媒介特性261
13.2.1对流层261
13.2.2电离层262
13.3天线或目标的远场264
13.4一些雷达和电子战经验準则265
13.5总结266
13.6习题266
13.7参考文献267
附录1分贝268
附录2雷达频谱270
附录3傅立叶级数与变换271
附录4习题答案276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