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U3(智慧型快闪记忆体盘)

(2020-05-12 04:10:03) 百科
U3(智慧型快闪记忆体盘)

U3(智慧型快闪记忆体盘)

U3是美国着名的存储卡与快闪记忆体生产商SanDisk与以色列着名的快闪记忆体技术开发商Msystems共同研发的,基于USB闪盘的新一代随身智慧型套用平台。U3技术除了可以保存数据,还支持直接运行应用程式。同时U3平台在数据管理和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规範,更有效的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2011年6月中旬,移动网际网路技术及套用服务提供商UC优视公司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全新手机浏览器核心“U3”。

基本介绍

  • 中文名:U3
  • 发布:2011年6月中旬
  • 自主研发:全新手机浏览器核心“U3
  • 保障:用户的数数据安全

基本介绍

目前的USB闪盘非常流行,但是它的缺点是只能作为存储器使用,不能直接运行应用程式,而U3技术除了可以保存数据,还支持直接运行应用程式。同时U3平台在数据管理和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规範,更有效的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採用嵌入式技术,固化了U3pro磁碟加密系统和U3pro档案加密工具两个套用软体;不仅具有传统随身碟的存储功能,而且还具有晶片级的加密锁的功能,可以对存储器甚至计算机上的硬碟或单个、多个档案进行加密,充分保障数据安全。加密功能是第一个在U3平台上实现的套用软体,防毒、防火墙、邮件、游戏等,现有的WINDOWS平台软体几乎都可以移植到採用U3平台的闪盘上,为闪盘用户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u3u3

研发历史

U3是美国着名的存储卡与快闪记忆体生产商SanDisk与以色列着名的快闪记忆体技术开发商Msystems共同研发的,基于USB闪盘(UFD,USB Flash Drive)的新一代随身智慧型套用平台。双方在2004年12月共同成立了U3联盟,并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雷德伍德市建立了一个U3有限责任公司(U3 LLC),负责对外技术授权与商业伙伴拓展。目前这一公司有近40名雇员。

发展目标

U3联盟的目标就是扩展在存储以外的套用市场,为此U3联盟从以下三点入手推动U3平台的发展:
*建立一个新标準的软硬体开发平台
*为软体开发人员打开巨大的,以前未进入的市场
*吸引广大的独立软体供应商(ISV)来支持U3平台
有人可能会说,国内某些厂商早就有这类的产品啦,里面有邮件软体、防毒软体、即时通信软体等等,和U3有什幺不同呢?如果从表面的套用来看,的确差不多,但请注意平台(Platform)这一区别。
平台就像一个软体的管理系统,负责软体的管理与调用,而我们所说的那些以前的所谓“智慧型随身碟”,则无非是在随身碟上放上了一些不用安装,可以即时使用的绿色软体。如果用户想增加新的软体,就得看随身碟的厂商能不能提供了。
那幺U3呢?它并不是只有SanDisk与Msystems在搞,他们联合了业界相关的力量来共同推广这一标準,为了有效向业界推广U3平台,U3联盟向业界提供了两种发大套件,分别是:

软体开发套件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让软体开发者高效的为U3平台部署他们的套用软体,SDK包括了配置与调试工具、示範代码与十分详细的说明与技术文档。
现在较为流行的能够将普通快闪记忆体升级为U3盘的作业系统主要有ceedo、MojoPac、Taango、PortableApps Suite四种,但其中只有PortableApps Suite是一款免费开源的U3盘模拟系统。

硬体开发套件

(HDK,Hardware Development Kit):U3 HDK将帮助硬体厂商设计与製造U3智慧型闪盘,HDK包括了U3硬体规範、配置工具和详细的技术文档资料
从这点可以看出,U3也算是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有技术开发商制定软硬体的标準并提供开发套件,有硬体厂商根据硬体标準来开发U3闪盘,有软体厂商根据软体标準开发U3套用软体,然后再与硬体厂商捆绑或是单独销售。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这显然不是国内厂商单打独斗所能比拟的。

平台细节

知道了U3 的大概情况,下面就我们了解一下U3平台的细节。完整的U3平台就如上图所示由6个部分组成。总体上讲,U3的核心就是U3 KERNEL,由此向上扩展出对外的套用介面,即启动平台(LaunchPad),向下与硬体之间通过标準的硬体API建立联繫。这就是一个基本的操作平台了,之后就有点像PC机上的作业系统,用户可以安装符合U3标準的软体(也就是U3智慧型套用软体),并由启动平台统一调度。
虽然软体要先安装才能使用,但这种安装并不涉及主系统本身。并不会在主系统的系统盘上写入任何东西,不会在系统目录中留下任何档案(如dll),更不会修改系统的注册表,它对于系统而言是完全绿色的。将UFD从系统上拔走,系统上就再没有相关软体使用的痕迹了。那幺这些软体安装在哪了?就在U3平台所在的UFD上。
U3软体会像在主系统上安装软体一样,建立相关的系统目录,这个目录是隐藏属性的,不调整资源管理器的“查看”属性是看不到这个目录的。因此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
但这幺做的必然结果就是占用了UFD的存储空间。这一点在下文的产品评测中,会进一步讲到。在此我们只是先认识一下U3平台到底是什幺回事。
总而言之,你可以把U3想成一个UFD上一个迷你作业系统,这个UFD就是一微型的套用平台,你可以往上面装软体,可以管理他们,可以给UFD加密,可以卸载不用的软体,与在PC上使用Windows几乎没什幺两样。
最后要补充的是U3是个很失败的产品,原因第一点是这个平台侵害了老大微软,在微软的控告之下U3联盟瓦解了。第二点失败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就是预装软体在随身碟内进行,举个例子那创见公司来说,他是比较早推出U3的,主打512MB和1GB来进行,但是用户装了很多软体,比如一个MSN QQ 几个之后就满了。电脑干净了,随身碟内的垃圾越来越多,失败。
不过现在随着随身碟空间的不断增加,(像现在的4G,8G甚至16G随身碟)它的软体容量还是很大的,而且现在的主流U3软体都比较小,一般大小都在几M到二三十M,装上七八个常用小软体不成问题。
不过U3在中国的前景堪忧,很多强大的U3的官方软体都没有中文版,而且由于U3在中国和美国的区别就如苹果手机在这两个地方的差别一样,在美国有着很好的售后服务,而且很多软体都是收费的(美元),这些到了中国就变成了:随身碟坏了要自己邮寄到上海。很多官方软体折合成RMB就贵的离谱,就算买了还不是中文版的。在中国就只有民间的一些U3爱好者自己不断做一些小软体,其功能和实用性远不能和美国的比且下载的时候安全性也无法保证(无论是对电脑系统是否挂马还是软体本身的稳定性都不得而知)。而且U3系统本身也是比较消耗系统资源的。

寿命终止公告

为什幺我不能下载U3应用程式?请问U3 Launchpad 是否仍可以使用?
U3技术已经停产,SanDisk在2009年年底就开始逐步淘汰并停止U3技术支持。
U3最初开发,是可以不需要安装在电脑上,使应用程式下载到携带型快闪记忆体盘上运行。目前,所有适用U3应用程式,并且通过U3下载中心下载的软体和Cruzer U3 Launchpad的嚮导不再提供下载服务。由于U3应用程式不再可供下载,SanDisk公司建议删除U3 Launchpad,除非您打算使用其密码安全功能。
SanDisk公司在我们的资料库仍然会为U3 Launchpad和Mac 工具提供下载连结。 U3 Launchpad应用程式仅在支持U3 智慧型快闪记忆体盘上安装。 "U3智慧型"标识会显示在快闪记忆体盘和包装上。
如您想下载一个特定的U3应用程式,您可以联络应用程式或製造商在其网站上查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