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潮汕龙头厝

(2020-08-14 22:20:41) 百科
潮汕龙头厝

潮汕龙头厝

潮汕龙头厝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建筑,他是在潮汕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加的。所谓龙头厝就是在屋脊是雕上龙头,他源于潮汕三杰之一的陈北科,这种建筑在潮汕已经存在五百余年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龙头厝
  • 时间:明嘉靖六年
  • 发源地:潮阳贵屿华美
  • 创始人:陈洸(陈国舅)

名字来源

龙头厝源于潮汕三杰之一的陈北科的府第,龙在古代封建王朝是皇家才能使用的,官员的家里要是用龙做装饰是以下犯上要诛九族的,龙头更是天子的象徵。为何在离京城那幺偏远的地方可以建京城的房子(四点金)在屋脊上雕龙头,原来这是陈北科向皇帝请求的,一个普通的人为何能让九五之尊的天子允许潮汕建京城的房子,这还要从陈北科这个人说起,陈北科原名陈洸、字世杰、号东石,人称陈国舅,据史料和陈氏族谱记载:陈洸者,江之从弟,世宗之舅,明正德六年中二甲进士,初授吏科给事中,后任大理寺少卿,曾予黄门侍郎,据陈氏后人介绍:陈洸当年进京赶考巧遇上京认姐的一陈姓举子,陈洸与这位陈姓举子相识,并结为兄弟,后在路上这位陈姓举子生病,陈洸用尽全部盘缠来医治他,最后还是不幸病逝,他临终前告诉陈洸,他姐姐在他小时候就卖给别人,他姐姐现在是当今正德皇帝的皇后,下旨让他进京去认姐,这位陈姓举子告诉陈洸说他也活不了多久了,也无以相报,你在我死后,就去皇宫里找我的姐姐,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并认她为姐,说完就断气,陈洸在料理完这位举子的后事后,就拿着信物上京认姐,并且在科举考试中二甲进士,正德皇帝也将他认为国舅,陈洸也藉此向皇帝请求让潮汕建起四点金等传统民居。后来正德皇帝去世后,嘉靖皇帝即位,仍然奉陈洸为国舅,后来陈洸告老还乡,嘉靖皇帝御赐国舅府给陈洸,并允许在屋脊上雕龙头,国舅府至今存在贵屿镇华美村,屋脊上有龙头,现在是潮汕地区最早的龙头厝,在贵屿镇华美村现在全村的祠堂有几十座,可是有龙头的祠堂只有三座,这就是龙头厝的来源,现在在潮汕地区要想看龙头厝也只有的贵屿华美村才能看到。

起源时间

明朝嘉靖六年,朝廷的御赐府第----国舅府,总建筑面积3829平方米,用琉璃瓦做成的龙头,是全潮汕最早的龙头厝,也是面积最大的龙头厝。
陈氏祖祠上的龙头陈氏祖祠上的龙头
华美乡陈氏祖祠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龙头厝,屋脊上的龙头已经保存了五百年了。

民居特点

龙头厝的建筑通常是有十几座四点金的传统潮汕民居组成的,屋顶是琉璃瓦,梁是红色的,屋内雕龙雕虎,还有潮汕地区传统的石雕和木雕,并且建筑这种龙头厝必须是皇亲国戚同时是朝廷大臣才能建,通常还不用自己出资,通常也是由国库出资建造。正宗的龙头厝是屋脊两端雕龙头,并且龙头是朝外边的,而且龙头一定是向上的,俗称双龙头,并不是屋顶、屋脊、屋外、屋内有龙头就是龙头厝的,正宗是在远处就看得到的,并且是嵌瓷在屋脊上的,这才是正宗的龙头厝。
龙头庴全景图龙头庴全景图

创始人简介

陈洸:字世杰、号东石、民间称陈国舅、陈北科,明正德六年中二甲进士,初授吏科给事中,后任大理寺少卿,赠黄门侍郎、封紫阁名臣,是潮汕三杰之一,也是潮汕民居、龙头厝的创始人。陈洸对于潮汕有非常大的贡献:为潮州(潮汕)免去三年税收、在家乡提倡文化教育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