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霁,汉语词语,
拼音为:qíng jì,
释义:晴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晴霁
- 拼音:qíng jì
- 释义:晴朗
- 出处:《北史·孝行传·皇甫遐》
《北史·孝行传·皇甫遐》:“复于墓南作一禅窟,阴雨则穿窟,晴霁则营墓,晓夕勤力,未尝暂停。”
宋·陶佃《王君仪》诗:“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宋陆游《入蜀记》卷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宋 曹勛 《杏花天慢(杏花)》:坛边曾见数枝,算应是真仙,故留春色。顿觉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谁说。晴霁易雪。待对饮、清赏无歇。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
清 林则徐 《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倘从此即能晴霁,歉象尚不至更加,如其不然,臣惟有再行据实奏闻,仰求训示遵办。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是一夜透雨就要晴霁的 江 南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