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图书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翁路98号,始建于1912年,时称四川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总投资1.1亿多元。馆舍占地1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145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8995种,72991册,内有明清善本3662册;期刊1万种,10万册;报纸500种,3.5万册。2012年8月,成都图书馆荣膺全民阅读示範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成都市图书馆
- 外文名:Chengdu Library
- 位置:成都市青羊区文翁路98号
- 始建时间:1912年
- 总投资:1.1亿
- 开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
馆藏资源
馆藏中以文史哲类图书及工具书较为完备,并有一定数量的成都文献和革命文献。馆内设采编、期刊、图书借阅、参考谘询、地方文献、业务辅导、信息自动化管理、办公室、人事、财务、物管等部(室)。除开展传统阅览、谘询服务外,近年来,由政府投资900万元,建立了图书馆信息化系统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成都基层中心,另开设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大大丰富了读者服务内容和形式。
成都市图书馆

服务内容
馆内拥有一流硬体设施和良好的环境,已开设的服务视窗有:中文图书外借室、中文期刊外借室、中文图书阅览、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古籍查阅室、研究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外文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查阅室和自然科学图书查阅室等20余个服务视窗。馆内学术报告厅设座位280个,厅内有较先进的同声传译系统、会议系统、多媒体传输系统,可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展厅可举办各类型展览。
新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残疾读者的困难,在门厅设计有无障碍通道,在阅览场所修建了残疾读者专用厕所,人文关怀程度较高。
中文工具书查阅室 本室工具书共涉及22个大类,包括了哲学,社会学,法律,经济,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医学卫生,农业,基础科学,机械,电子通信,计算机,建筑科学,航空航天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及综合类的各类词典,字典,辞彙,年鉴,统计资料,手册等工具书。
成都图书馆报刊资料部 依託丰富馆藏文献,先进计算机网路技术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开拓文献服务的新领域,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文献服务。包括各种类型和载体的文献查找,广域检索,各类型指定报纸剪报及至最终传递。
报刊资料部依託成都图书馆海量的馆藏资料,广域强劲的检索引擎,广泛的馆际互借业务而形成了可为不同行业提供政策法规信息,市场动态资讯,分析预测报告,竞争情报收集与分析,媒体监测与分析。并以Web浏览,Email推送等现代方法相结合的载体形式,为广大企事业提供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的便捷的信息资讯服务。
中文期刊现採集有普通中文期刊4000余种,港台地区出版的中文期刊19种;普通中文报纸198种、外文报纸2种、港台地区报纸3种。典藏过期期刊自解放前至今有近10000种,典藏过期报纸自解放前至今有500余种。图片51年至今有1532种,画报77种。
外文读物阅览室 首批开放的外文读物共8000余种、近万册,语种以英语读物为主,另有少量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种图书。该室收藏有《大英百科全书》、《国际经济与管理》等景点与前沿学科书籍,还有大量原版销售、科普读物等,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开放外文读物阅览室,在本馆建馆92年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意味着成都图书馆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深入的服务回报社会。
中文图书借阅部 中文图书借阅部是成都图书馆的一个业务部门,也是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视窗。它担负着本部门所藏文献的外借、阅览等流通服务;负责文献的宣传推荐;收集读者对本馆文献的採购,服务方式方法等各种意见并送交有关部门;开展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图书宣传活动和读者活动;负责建立馆外分馆和管理工作。其服务项目:
1、 中文图书外借;
2、 少儿图书外借、阅览;
3、 中文图书阅览。
4、音像资料外借。
5、一楼大厅谘询服务。
以上服务均为开架服务
服务指南
借阅规则
中文图书外借室
* 本室专供中文图书外借,读者凭证可在中文图书外借室借阅中文图书2册。
* 借期为30天,期满后读者需及时归还或办理续藉手续,续借仅一次。
* 超期将按每天0.1元收取滞纳金。出现丢失、毁坏等情况按规定赔偿。
中文图书阅览室阅览(暂行)
* 本室实行免证阅览,陈列图书供读者就地开架阅览,概不外借。
* 请使用代书板取书。
自修室规则(暂行)
本室专供读者自修使用,读者可带自备书刊入内学习,实行免证进入。
外文读物阅览室
* 本室入藏外语读物,实行免证阅览。
* 本室文献开架陈列,供读者就地阅读暂不外借。
* 读者进入本室阅览,请先在服务台办理手续。
* 取阅图书每次限一册,使用代书板。
* 如需複製文献,请与工作人员联繫。
阳光课堂
“少儿阳光课堂”——让图书馆成为未成年人的精神乐园。除开展少儿图书借阅、科普教育,建立“少儿绿色网上空间” 等服务外,成都图书馆于2006年3月专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做“少儿阳光课堂”。“少儿阳光课堂”集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互动性为一体,定期、免费开展各种活动,旨在倡导新型亲子关係,让家长与孩子在阅读和游艺中增进感情,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少儿阳光课堂”自开办以来共举办活动155期,参与人数近2万人,受到众多未成年人、家长及社会的欢迎和好评,成为成都市特色少儿活动的新品牌。
报刊室
期刊外借室
* 读者出示借刊证方可进入本室。
* 本室期刊实行分类开架外借,读者选刊时须保持期刊整齐,未选中期刊请按类放回原处。
* 读者应在完善上次外藉手续后方可借期刊四册,借期30天,还后再借,超期未还每天每本须交滞纳金0.10元。
* 读者借刊前请仔细检查期刊页码和刊页是否完整,如有污损缺页请当即向工作人员说明。
* 还刊时如有污损、缺页等现象,按原价1—5倍赔偿,遗失按2—5倍赔偿,合订本另加装订补偿费。
期刊阅览室
* 本室期刊实行免证阅览。
* 陈列期刊供读者就地阅览,概不外借。
* 读者如需複印资料,请在工作檯办理手续即可複印。
* 读者取阅期刊每次限一册,归还原处后方可换取其他期刊。
报纸阅览室
* 本室实行无证阅览,衣冠不整者请勿入内。
* 有包读者可将包置放在本室工作人员指定的地方,贵重物品请自行保管。
* 本室陈列近期报纸,任由取阅,恕不外借。每次取阅限取一种,看后放回原处方再另取。
* 保持室内安静整洁,阅览室内禁止吸菸、吃食物,并不得随地吐痰、口香糖,不得在室内打手机,乱放杂物。
* 爱护本室报纸设备,污损、撕剪报纸按月总价赔偿。私带报纸出室,除追回原报纸,还将按污损价处以赔偿金。情节严重者,本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读者需要複印报纸资料,可凭有效证件让工作人员开具複印通知单,在本馆複印室交费複印。
过期报纸查阅室
* 本室提供过期报纸(不含当前年度)专题查阅服务。
* 读者查阅过期报纸须先行填写报纸查阅记录,说明查阅目的和範围。
* 查阅报纸可先通过索引、目录等工具书,确定所查报纸的线索,也可使用本馆馆藏报纸目录(资料库)进行检索。
* 每次查阅报纸的时间跨度限定为一年之内;对查检範围广、时间跨度大、情况较複杂的专题,可由读者委託本室代查代检,并按物价标準收取一定费用。
* 读者如需複印、扫描、拍照本馆报纸应办理手续,获準后方可複製并照章支付资料损耗及複製成本费用。建国前报纸一律不複製,特殊需要的须经请示馆领导批准。
过期期刊查阅室
* 本室提供过期期刊(不含当前年度)专题查阅服务。
* 读者查阅过期期刊须先行填写期刊查阅记录,说明查阅目的和範围。
* 查阅期刊可先通过索引、目录等工具书,确定所查期刊的线索,也可使用本馆馆藏期刊目录(资料库)进行检索。
* 每次查阅期刊的时间跨度限定为一年之内;对查检範围广、时间跨度大、情况较複杂的专题,可由读者委託本室代查代检,并按物价标準收取一定费用。
* 读者如需複印、扫描、拍照本馆期刊应办理手续,获準后方可複製并照章支付资料损耗及複製成本费用。建国前期刊一律不複製,特殊需要的须经请示馆领导批准。
中文剪报资料自助阅览室
* 本处陈列中文剪报资料,实行读者自助阅览。
* 本处中文剪报资料选自《人民日报》、《成都日报》等百余种报纸,按专题集结成册,读者可自由取阅。
* 本处剪报陈列后仍要入藏,故请阅览者爱护剪报资料,勿损毁及携离。
* 如需複製本处剪报资料,请与报纸阅览室工作人员联繫。
音像资料外借室
1、本室专供读者借阅音像资料,读者须办理音像资料外借证,凭证方可入内。未满13周岁儿童须在成人陪同下进入。
2、读者的背包,手提袋等物品请在一楼电子寄包处办理暂存,不得携至本室。
3、本外借室採用闭架式服务,读者在选定音像资料外盒后,到服务台向工作人员换取碟片并办理借阅手续。
4、音像资料借出期限:⑴ 半年卡A类:押金50.00元,服务费60.00元,每次最多可借2盒,借阅期限为5天(含当日);⑵ 半年卡B类:押金100.00元, 服务费100.00元, 每次最多可借4盒或一整套HDVD连续剧,借阅期限为10天(含当日);⑶ 月卡:押金50.00元, 服务费20.00元,,每次最多可借2盒,借阅期限为5天(含当日)。
5、借阅证在有效期内,借阅次数不限。整套电视剧必须整借整还。
6.读者应在以上规定期限内归还音像资料,超期将按每天每碟片(包括DVD、VCD)收取0.5元滞纳金;HDVD连续剧的碟片按每天每集0.5元收取滞纳金。
7、读者在借出音像资料时,应对所借音像资料进行检查,查看有无损坏情况,如果碟片在离柜后出现任何损坏和遗失将按照《成都图书馆音像资料外借遗失或损坏赔偿制度》进行赔偿。
8、为加快音像资料的流通和周转,本室音像资料一律不办理续借。
9、本室音像资料仅供读者个人借出阅览,为了保护智慧财产权,读者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翻录複製或经营性放映。
10、本室开放时间:冬季:上午9时——晚上8时30分;
夏季:上午9时——晚上9时。
周日开放时间9:00-16:30
网上图书馆
继2005年成都图书馆免费向持证读者开放18万册APABI电子图书后,成都图书馆又陆续免费开放CNKI数字期刊库、万方资料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自建特色数字资源,免费开放的数字资源达50万册电子图书、2120余万篇电子期刊。同时,于2007年2月在国内公共图书馆界首推数字资源远程访问系统,使数字资源的使用更为方便、流畅,真正成为24小时开放的“网上图书馆”。
文化活动
成都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都支中心,截止2008年底前,共建设乡、镇、村及社区级基层点313个;通过支中心网站,免费为读者及广大社区、农村、基层文化站点提供大量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科技致富发挥积极作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对成都支中心服务农村的情况进行报导。
成都图书馆的公益讲座于2004年2月创办,经过精心打造,成为成都市的文化知名品牌和重要文化事件。该讲座已发展为50个系列数十个主题,被市民亲切誉为“现代城市的大教室”,提名为“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讲座中的“政务论坛”架起“同心桥”,搭建起市委、市政府和市民信息及情感交流沟通的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益举措,得到市领导高度评价;“周末音乐会”让高雅音乐和音乐知识走近普通百姓;“院士论坛”则让普通百姓享受到了来自高端的科普知识;“教子有方”、“名家读名着”等系列主题讲座,让不同阶层的市民都能在此获得有益启迪与乐趣。“周末到图书馆听讲座”已成为成都市民的主要文化休闲方式之一。截至2008年底,成都图书馆已成功举办公益讲座近300场,润泽听众近10万人次。公益讲座还催生“阳光读友会”,满足听众的精神碰撞和信息交流,也为其他读者提供了延伸服务。
所获荣誉
2012年8月,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刚公布的《关于命名全民阅读示範基地、表彰2011年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奖获奖单位的决定》中,成都图书馆荣获全民阅读示範基地称号,该称号是全国图书馆业的最高荣誉,成都图书馆也是此次获奖的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市级图书馆。此次获奖是成都图书馆继2008年、2010年被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