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範学院(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素有滇、黔、桂“三省通衢”之称的西南商贸重地——贵州省兴义市,是“省州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类本科院校。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的前身是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1904年,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国小堂,并设立师範讲习所,1975年,贵州省委批准设立为兴义地区"五零七" 师範大学,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範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兴义民族师範学院,2016年12月,学校被批准为“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占地121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3.2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7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7.89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5万册,电子图书76.1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284.01万元。有在职教职工663人,专任教师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副高职称213人;引进和培养博士5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476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3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贵州省 兴义市
- 主管部门:贵州省
- 学校官网:http://www.xynun.edu.cn
- 中文名:兴义民族师範学院
- 英文名: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简称:兴义师院
- 创办时间:181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师範
- 属性:省州共建的普通高校
- 现任校长:刘照惠
- 知名校友:王伯群、王文华、姚华、雷廷珍、何应钦等
- 校训:勤学、尚美、求实、创新
- 校歌:《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校歌》
- 主要院系:信息技术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教育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等
- 学校地址: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兴义路1号
- 学校代码:10666
历史沿革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的第一座笔山书院,之后,据《兴义府志》记载,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兴义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议重建书院,重建后的书院是历史上第二座笔山书院,也是兴义民族师範学院的正式源头。

1904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国小堂,并设立师範讲习所。
1919年,师範讲习所改名为简易师範学校。
1952年,改称贵州省兴义师範学校。
1975年,经贵州省委批准,改为兴义地区"五零七"师範大学。
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範专科学校。
1993年,学校升格为黔西南民族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2005年,兴义师範学校、安龙师範学校整体併入黔西南师专。
2006年,学校中心校区在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建设。

2009年,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兴义民族师範学院。
2016年12月12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6年12月28日,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5月,学校设有政治与历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双语预科班;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类。
2017年4月,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新增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审批。新增的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舞蹈学、汽车服务工程和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2017年起安排招生。
院系 | 本科 | 专科 |
政治与历史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历史学 |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 | 语文教育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师範类)、翻译 | 英语教育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套用数学、统计学 | 数学教育 |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 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 | 物理教育(电子技术方向)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化学、套用化学、生科学 | —— |
信息技术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套用与技术 |
教育科学学院 | 学前教育、套用心理学、国小教育 | 学前教育 |
经济贸易学院 | 财务管理 | 旅游管理 |
公共管理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人力资源管理 |
艺术学院 | 音乐学、美术学 | 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
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体育教育 | 体育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 —— | ——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680人,师资队伍49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博士65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计画”入选者4人,校级教学团队4个;有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个;有教学管理人员49人、学生管理人员73人、就业管理人员5人、教学质量监控人员3人,另有教学督导人员13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韦馨石
序号 | 工作部门 | 项目负责人 | 团队名称 | 批准文号 |
1 | 教育科学学院 | 韦馨石 | 公共心理学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2 | 体育学院 | 张兴毅 | 民族传统体育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3 | 数学科学学院 | 彭光明 | 中学教学课程教学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4 | 信息技术学院 | 吴晓刚 | 计算机网路 | 兴师发[2013年]40号 |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1个省级实验室,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民汉双语教学服务基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
省级精品课程(1门):《数学分析》(本科)
省级实验室(1个):物理系基础物理实验室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个):富士康公司实习实训基地(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与富士康公司共建)
共建教育实习基地(2个):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兴义民族师範学院与遵义县第一中学共建)、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兴义民族师範学院与兴义市第五中学共建)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3个):套用心理学、化学(化学与合成方向)、套用化学(天然产物提取方向)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1 | 电子技术(高职) | 黄体音 | 2005年 |
2 | 电磁学及实验(高职) | 李川 | 2013年 |
- 教学成果
2015年3月,在贵阳体育馆举办了“幸福贵州健美女性”——2015年度“体育彩票杯”三八妇女健身操(舞)大赛中获两个一等奖。
2015年11月,“邮储银行杯”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路商务创新套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该校“追梦ing”团队的《“点到面”模式在农村市场推广邮储银行电子银行策划方案》荣获全国二等奖。
2015年12月,由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範大学承办的贵州省第一届高校师範生教学技能竞赛,该校邱田荣同学获得语文组三等奖,熊省同学获得物理组三等奖。卢芳、谭亚男、马永桥、熊春菊4位同学获得优秀奖。
2016年4月,在该校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选拔赛中,该校“万峰林梦之队”获得了第一名。“万峰林梦之队”、“创意追梦队”、“甘泉组合队”、“追梦ing”、“华龙甲团队”这五支队伍将代表该校参加省“三创”比赛。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共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支持培育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3个):无机化学(2012年)心理学(2014年)、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2015年)
校级重点学科(2014年度):古代文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有机化学、数学与套用数学、计算机套用技术、历史文献学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5月,学校与首都师範大学、宁波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15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协定,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与贞丰县、晴隆县人民政府等5个地方政府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定,与中国移动黔西南州分公司等5家企业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向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大叶大学、嘉南药理大学派出研修学生41人,向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精英大学派出交流学生23人。
2016年4月,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贵州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洽谈合作交流,双方就送教下乡、建立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整合北京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初步交流。
2016年4月,台湾静宜大学到该校考察交流,双方相互介绍了两校基本情况,并就师生交流互访、教师培训、产学研合作、研修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共识。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有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16个非编制常规研究机构,贵州省民委在该校建有“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2011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民族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1个):南北盘江流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省民委基地(1个):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序号 | 挂靠单位 | 机构名称 | 负责人 |
1 | 政治与历史学院 | 历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 龙凯 |
2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中国古代美学研习所 | 熊洪斌 |
3 | 外国语学院 | 黔西南州英语教育研究所 | 娄萌 |
4 | 数学科学学院 | 初等数学研究所 | 彭光明 |
5 |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 材料製备与性能检测研究所 | 张星 |
6 | 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 | 电子技术研究所 | 周家萍 |
7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绿色化学合成与技术研究所 | 郑玉国 |
8 | 生物与化学学院 | 黔西南生物多样性与药用资源研究所 | 詹孝慈 |
9 | 体育学院 | 黔西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所 | 张兴毅 |
10 | 信息技术学院 | 网路与智慧型化研究所 | 张胜礼 |
11 | 教育科学学院 | 贵州民族心理研究所 | 张翔 |
12 | 教育科学学院 | 黔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所 | 江露 |
13 | 艺术学院 | 黔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所 | 韦家燕 |
14 | 公共事业管理学院 | 盘江乡村治理与社区发展研究所 | 龚晓林 |
15 | 经济与贸易学院 | 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 彭芳 |
1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所 | 殷运岚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5月,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获省部级项目61项、地厅级科研项目239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项;教师共发表论文286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论文共398篇,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50篇;出版教材和着作25部。
2016年,该校9个课题获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年度 | 竞赛名称 | 老师 | 结果 | 等级 |
2011 | 黔西南州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 | 陈明媚 | 一等奖 | 州级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奖项 | 获得者 | 等级 |
新杂环三氮烯试剂的合成及其光度分析中的套用 | 黔西南州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 龙巍然 | 州级 |
黔西南州珍稀兰科植物繁育技术研究、兜兰属植物引种驯化及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 黔西南州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 周丽 | 州级 |
资料来源: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1 | 重点项目 | 2016zd03 | 贵州山地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 吕国富 |
2 | 重点项目 | 2016zd10 | “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推行模式研究 | 鲁卫群 |
3 | 规划项目 | 2016gh20 | 小城镇建设背景下贵州西南部民族村寨建设模式调查研究 | 刘静 |
4 | 规划项目 | 2016gh27 | 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路径研究 | 邓万里 |
5 | 青年项目 | 2016qn56 | 西部地区职业女性生育二胎的社会支持研究 | 梁小丽 |
6 | 青年项目 | 2016qn57 | 贵州布依族武术中“物”的人类学研究 | 罗辑 |
7 | 青年项目 | 2016qn58 | 贵州民族地区中国小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 陈祖学 |
8 | 辅导员项目 | 2016fdy43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新媒体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创新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以贵州省为例 | 樊春俊 |
9 | 大学生项目 | 2016dxs12 | “二十四道拐”所见贵州抗战精神研究 | 丘小芳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图书馆前身为兴义师範专科学校图书室,始建于1979年。馆藏纸质图书64.8万册,其中中文图书59.9万册、外文图书7928册、中文期刊合订本4.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88.46册,近3年生均进书量年均8.29册。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图书馆

有电子图书74.1万种(册),生均电子图书101.23种(册)。购买了“读秀”学术搜寻、CNKI学术期刊全文资料库、CNKI硕士、博士论文全文资料库、超星学术视频、银符考试题库、环球英语多媒体学习库、软体通等9个资料库,文献信息资源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诸多学科门类。
- 学报期刊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5月,1999年6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公开出版刊物,为双月刊,2000起年被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资料库)收录,2001年荣获贵州省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2004年起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收录。2006年起被《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全文版)》收录。《学报》常设栏目有:理论探究、哲学研究、美学研究、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文化研究、民族学与民族文化研究、语言研究、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文化传统
校训
勤学、尚美、求实、创新
勤学:《论语》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重视“智育”,倡导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比学赶帮、锐意进取的风尚。
尚美:对美的追求和塑造,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统一,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旨在培养具有美的品德、美的情操和美的行为的人才。
求实:意指做学问不可弄虚作假,异想天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创新:敢于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努力求变,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事物。
校徽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校徽由学院艺术系教师王芳琳设计。标誌中“2009”表示学院于200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展现了学院所在云贵高原的地理环境;融入“笔”字,既表现了学院开拓进取、培养创新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时代精神,又表现了学院的前身,源于1813年以笔架山命名的笔山书院。突出了学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宏扬艰苦奋斗、自律图强、献身教育、报效祖国的学院精神。
校徽的整体外形上,由一座山峰的变型构成,上半部分是山峰层叠,下半部分为不息的江河、蜿蜒的山路,沟壑纵横、巍峨耸立,表现学院在高原喀斯特地区群峰环抱中。同时,也体现了学院所在地兴义市两个具有突出代表的风景点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

校徽释义:校徽左下方是“毛”字的变型,上下的结合酷似“笔”字,斜靠在山间,“笔架山”得以形象表现;右偏下为一根基稳固的基石,使标识整体稳固。蕴含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社会发展宗旨和开拓进取、培养创新人才、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标誌左为蓝色,象徵智慧的蓝色,是大海,是蓝天,宁静、深邃,代表学海的宽广、师生的胸怀;右为红色,象徵喜庆、兴旺、发达、忠诚,是革命、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色,象徵着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使命。
校歌
《兴义民族师範学院校歌》
南盘江水长,峡谷飞流壮;
笔山文脉润西南,满庭桃李芳。
树蒽兼风雨,饮露历苍桑;
几度坎坷情不改,育人哺家乡。
金州春意浓,万峰迎朝阳;
书院换新颜,扬帆启新航。
勤学尚美,求实创新,
意气风发,意志坚强,
风流百年长。
莲池舞竹影,桂圆盈暗香;
多少青春,在这里飞扬,
多少青春,在这里飞扬,
在这里飞扬,
飞扬。
兰台沐朝露,长阶披霞光;
化雨春风中,孕育着腾飞,
化雨春风中,孕育着腾飞,
孕育着腾飞的希望,
腾飞的希望,
希望。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吕国富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刘照惠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李晋文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邱国俊、丁湘梅、彭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