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罗莎集团是俄罗斯最有效率的企业十强,钻石储量可能约占世界钻石资源三分之一,占俄罗斯整体钻石产量的94%,公司具有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使其保持和扩大其探明钻石储量。2012埃罗莎集团企业生产量达34500000克拉钻石。
其中,俄罗斯政府依然持有Alrosa 69%的股份,仍是绝对大股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埃罗莎
- 类型:企业十强
- 地区:俄罗斯
- 时间:1992年
简介
英文名Alrosa,成立于1992年,是仅次于戴比尔斯(De Beers)的全球第二大钻石生产商。总部位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钻石生产商,主要业务是参与、採矿钻石製造和销售,业务遍及全球。
企业经营
钻矿对比
DominionDiamond(原来的Harry Win ston,因为钻饰零售品牌卖给了Swatch集团,余下的钻矿业务不得不更名) 最新市值为预期盈利的18倍。但规模比Alrosa小得多。
世界第二大钻石开採公司De Beers 目2013年85%的股份为Anglo American集团所有,根据Bernstein 研究机构按现金流贴现的方法估值约70亿美元。
由于俄罗斯政府依然持有Alrosa 69%的股份,仍是绝对大股东,投资者对于小股东的利益是否有保障仍存有疑虑,另一家俄罗斯国有企业Gazprom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市值仅是预期盈利的3倍。
2009年埃罗莎公司达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年度毛坯钻石3,470万克拉的产量超越其对手德比尔斯(De Beers)。惠誉国际评级公司预测显示,埃罗莎2010的财务状况将获得新的提高,其EBITDA收益(即在不考虑利率、税收、贬值和摊销的因素)将上涨20个百分点。
企业实力
埃罗莎由俄罗斯联邦和地方政府控股,在超过20个国家拥有16000人以上的从业人员,钻石採矿範围涉及纳米比亚、加拿大、南非、波札那四国,是世界最大的勘探、开採、销售毛胚钻石的公司,提供世界市场60%的胚钻,40%的宝石级钻石。
与力拓合作
在全球钻石产业面临中国需求日趋增长和供应吃紧之际,力拓(Rio Tinto)正在计画进军俄罗斯钻石开採业,希望与俄罗斯国有矿商埃罗莎(Alrosa)结盟。
钻石市场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据信力拓是争取与埃罗莎结盟以开发俄罗斯北部港口阿尔汉格尔(Archangel)附近一处大型钻石矿藏的最终竞争者之一。
有广泛报导称,力拓执行长艾博年(Tom Albanese)过去一年频繁访问俄罗斯,而力拓在俄罗斯并无分公司。力拓拒绝对这些报导以及公司的意图置评。
力拓利润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铁矿石,不过该公司也是一个重要的钻石矿商,2011年产量为1380万克拉。与之相比,戴比尔斯(De Beers)产量为3300万克拉,埃罗莎为3430万克拉,这已是埃罗莎产量第二年超过戴比尔斯。
据信力拓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罗蒙诺索夫(Lomonosov)矿,该矿估计储量有1.28亿克拉。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达斯·克拉利尔(Des Kilalea)透露:“已有多家企业考虑过此矿。
“戴比尔斯和其它企业都有过考虑,因为埃罗莎已明确表示想在那里建立合资企业。(埃罗莎之所以想建立合资企业),是因为他们还需要在其它矿藏上花费数十亿资金。”
力拓对钻石产业的未来继续表现出信心。该公司正在印度开採新矿,扩建在澳大利亚的旗舰矿,并在刚果(金)勘探新钻石矿藏。
考虑上市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全球第二大钻石生产商俄罗斯埃罗莎(Alrosa)正在考虑上市。
埃罗莎由俄罗斯联邦和地方政府控股,长期以来一直是仅次于戴比尔斯的全球第二大钻石生产商。2009年,这两家公司生产的钻石按卡拉数计算占全球一半。这两家公司都是私有企业,这限制了投资者投资于这种预计会在未来几年面临供应紧缩的大宗商品的机会。
埃罗莎正在考虑于2012年上市,此举将向外部投资者打开传统上封闭的钻石行业。
埃罗莎执行长菲亚德·安德烈夫(Fyodor Andreev)表示,2012年这一切将发生变化。这家总部位于西伯利亚的矿商正将自己从一家封闭式股份公司转变为一家开放式股份公司。这将允许外部投资者购买新股,并放鬆对这家仅有少数股东的矿商的所有许可权制。安德烈夫表示,转变过程“是我们股东的决定。这将让埃罗莎有机会在未来需要的时候在市场上筹集投资。”
该公司对外联络主管安德雷·波利亚科夫(Andrey Polyakov)表示:“埃罗莎将成为第一家‘开放式’大型钻石矿商。我们股东的观点是,我们应让公司开放。”他补充称:“现在谈论首次公开发行(IPO)还为时尚早。”他表示,向开放式股份公司的过渡应在2011年第二季度完成。
埃罗莎成立于1992年,业务是参与、採矿钻石製造和销售。金融危机使钻石巨头受到重创,2009年埃罗莎也削减产量,并将大多数的毛坯钻石卖给莫斯科国家储存机构及钻石储存机构。